自动打磨装置及方法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151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59948.9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一种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刀具系统、实时测厚系统以及分别与之相连的控制系统,打磨刀具系统与实时测厚系统相邻且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打磨刀具系统包括:气动马达和设置于气动马达内的铣磨复合刀具;实时测厚系统包括:电涡流传感器和若干激光位移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打磨刀具系统的第一直线模组和用于控制实时测厚系统的第二直线模组。本发明通过实时测厚系统的精准在线测量,采用直线模组和气动马达对刀具分别进行位置实时控制和转速控制,在获得实时测厚系统所述的厚度测量值后到达对应的位置对材料进行实时切削,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能够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CFRP单向层合板加工缺陷分析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23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111212.6

    申请日:2016-02-29

    Abstract: 一种用于CFRP单向层合板加工缺陷分析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碳纤维预浸布料制成的具有不同纤维方向角的多个试件进行正交飞切试验,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切削后的试件的材料断口进行摄影观察并获得影像资料,为CFRP的切削去除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基础。本发明采用单点飞切的方式研究CFRP在切断过程中的材料表面形貌变化规律,主要关注不同纤维方向角条件下碳纤维的切断规律,从宏观、微观形貌两方面解释碳纤维切削加工的断口形成机理,并基于此得到不同纤维方向条件下CFRP单向层合板进出口缺陷的形成机理,从而为在CFRP材料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减少加工缺陷的产生,避免加工缺陷导致的构件加工质量事故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叶片叶根加工用柔性装置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231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67562.3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一种叶片叶根加工用柔性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用于对叶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定位机构两侧的静止夹紧机构和活动夹紧机构,其中:定位机构与设置于静止夹紧机构上的定位销构成对毛坯叶片的六点定位,毛坯叶片的两侧型面分别与设置于静止夹紧机构和活动夹紧机构上的顶紧柱销阵列相接触。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形态叶片进行柔性、精密、高效、可靠装夹,以解决现有夹具装夹叶片时缺乏灵活性、夹具使用量大、占地面积大、成本高昂、附加工序多的技术问题。

    全范围纤维方向角的CFRP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24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111281.7

    申请日:2016-02-29

    Abstract: 种全范围纤维方向角的CFRP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评价方法,通过环形铣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圆盘工件,获得全范围纤维方向角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表面,并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同纤维方向角下的切削加工表面进行表面质量评价;铣削加工时刀具路径为以圆盘工件中心为圆心的圆形轨迹,获得切削加工表面后测量其表面粗糙度,通过拍摄光学显微镜照片拼接形成0~180°全范围内纤维方向角的切削加工表面图像,并且测量不同纤维方向角下的切削加工表面毛刺高度,最后获得全范围纤维方向角的表面毛刺高度因子并据以评价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表面的质量。本发明只需通过次铣削加工试验,即可获得0~180°全范围纤维方向角的CFRP切削加工表面并进行质量评价。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缺陷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4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1310.X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14 G01N29/4418 G01N229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缺陷的预测方法,其首先通过实验方式建立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中的能量计数、振铃计数和撞击计数与切削加工中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出现的撕裂缺陷之间关系的线性模型,然后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实时采集并分析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根据所述线性模型实现对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缺陷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可靠地预测撕裂缺陷深度,准确性高。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制孔的分层缺陷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3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1299.7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95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制孔的分层缺陷评价方法,通过引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制孔的分层缺陷所形成的三维分层体积,建立三维体积分层因子FV作为更准确地描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制孔过程中分层缺陷的评价指标,并利用高频超声扫描显微镜逐层扫描被检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的制孔周围的分层缺陷,计算获得采用所述三维体积分层因子FV进行评价的所述被检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制孔的分层缺陷评价值。本发明解决了对CFRP单向层合板制孔分层缺陷难以全面检测和评价的技术问题,使得到的三维体积分层因子评价值能够更贴近CFRP单向层合板分层缺陷的实际情况,为CFRP单向层合板制孔加工质量的检测、质量控制和参数优化提供了更准确的测量评价手段。

    伺服阀阀芯工作边微小毛刺在线去除工艺系统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685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83297.7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一种伺服阀阀芯工作边微小毛刺在线去除工艺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1)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阀芯端面磨削仿真,测量生成的毛刺的高度和宽度,对实际加工参数进行优化;(2)进行阀芯端面磨削试验,测量生成毛刺的高度和宽度,并与仿真结果比对,得到毛刺尺寸与实际加工参数之间的相关变化规律;(3)采用车削方式进行工作边微小毛刺去除试验,并测量过程中的切削力;(4)根据步骤(1)和(2)测量所得到的毛刺尺寸以及步骤(4)获得的切削力大小,构建优化的工艺系统及其具体工艺参数;(5)在优化工艺系统上实现工作边微小毛刺的在线去除。本发明优化了毛刺在线去除工艺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废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装夹力反馈的工件微变形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115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12749.7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夹力反馈的工件微变形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夹具基座,所述夹具基座上连接有夹具定位板,所述夹具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夹具定位板上设置有切割槽。本发明通过增设切割槽能自适应补偿过盈形变和过定位误差;相比于其他因素,斜槽上表面顶点到夹具定位板上表面的距离对最大应力值的影响最大,而切割槽长度对最大位移值的影响最大,在相同端部线载荷的作用下,最大位移值随切割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应力值随斜槽上表面顶点到夹具定位板上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定位槽中增设切割槽,适当降低系统刚性,巧妙利用过定位来确保定位精度。

    一种基于气液混合动力的柔性零点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7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00237.9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点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气液混合动力的柔性零点定位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基板上对称设置有卡盘,所述卡盘顶部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顶部设置有夹具,所述托盘底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拉钉,所述卡盘内部对称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混合动力的柔性零点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卡盘便于对夹具进行更换,更换不同的夹具夹持工件进行加工时,将支撑夹具托盘上的拉钉插入到限位槽内部后,介质流动进入到连接头内部后,会推动钢珠移动,通过凹槽配合会对拉钉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快速对托盘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快速对不同的夹具进行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