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539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587321.5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杜红宾 孙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氯硅烷在活化剂作用下,室温至200℃下在无水有机溶剂中与硅化镁反应后,制备得到具有介孔和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硅纳米材料。本发明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量高,易于放大合成,成本低廉。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多孔硅纳米材料经过包碳处理后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非常优异的循环性能。

    用于制造和对准纳米线的方法和这种方法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280051913.5

    申请日:2012-08-20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描述一种用于制造导体结构的方法,所述导体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硅纳米线(4),所述硅纳米线具有小于50nm的直径并且经由电极(11,13,30)经由至少两个部位接触,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纳米线(4)和电极(11,13,30)设置在衬底(1,5)上的一个平面中,其特征在于,a)将直径在0.5nm至50nm的范围中的催化活性的金属纳米颗粒放置在绝缘衬底(1)的表面(2)上,b)当温度在300℃至1100℃的范围中、同时持续时间在10min至200min的范围中时,表面和放置在其上的金属纳米颗粒经受包含至少一种气态的硅组分的气流,其中形成至少一个长度在5μm至200μm的范围中的从衬底(1)伸出的纳米线(4);c)将所述至少一个从衬底(1)的表面伸出的纳米线(4)通过安放具有与绝缘衬底(1)的表面(2)相配合的接触面(6)的次级衬底(5)而放置到一个平面中;d)放置在绝缘衬底(1)上的至少一个纳米线(4)在两个不同的部位上与电极(11,13,30)接触,或者至少一个附着在次级衬底(5)上的纳米线在两个不同的部位上与电极(11,13,30)接触。

    硅烷热解的多晶硅生产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7622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70632.7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热解的多晶硅生产方法与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钟罩和圆盘状的底板,钟罩和底板形成反应区,硅棒采用六边形排布,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导流筒,导流筒侧壁上开设喷口,原料气从喷口进入反应区直接喷向硅棒表面,反应尾气从钟罩反应器顶部排出或进入出口导流筒排出。通过该装置生产时,低温反应气体直接喷向沉积反应发生的硅棒表面,冷却了高温硅棒周围,对于热质传递具有强烈的协同效应,导流筒在硅棒之间具有低温隔离作用,利用辐射热量预热原料气,提高了热效率,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

    一种利用机械化学法制备硅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3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97202.8

    申请日:2015-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械化学法制备硅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往球磨罐中加入卤化硅、金属氢化物和磨球,其中卤化硅和金属氢化物的摩尔比为1:2~1:6,然后将球磨罐密封;(2)在密封球磨罐中,使卤化硅和金属氢化物在室温、球磨转速为100~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球磨反应,球磨时间为1~24h;(3)球磨反应结束后,先收集球磨罐内的氢气,然后取出球磨罐内的粉体;(4)粉体先酸洗,接着水洗至洗涤液为中性;(5)洗后的粉体经干燥、冷却即得到单质硅粉体。本发明所述的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高效无毒、易于工业化实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