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19C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99127179.3
申请日:1999-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包括虚拟轴的大八面体框架式结构,该八面体上部固定有主动式视觉信息获取系统,底部固定有平动工作台,该工作台的侧面固定有在线刀具库,六根驱动伸缩轴的一端分别与位于顶部的3个铰链相连,另一端与加工动平台相连,还包括与储存有顺应工件实际位置的自动生成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单元。本发明可在简单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大范围的顺序工件现实的精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261693A
公开(公告)日:2000-08-02
申请号:CN00100550.2
申请日:2000-0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周凯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机械制造自动化及数控技术领域,由中央集中控制层加外围分散执行层的两层结构组成,该中央集中控制层包括PC系统平台和集成化数控系统软件;外围分散执行层包括通过系统总线与该PC系统平台连接的多个执行接口和由所说的执行接口连接的执行装置;本发明具有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生产部门。
-
公开(公告)号:CN115156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810825.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组件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刀柄组件的工作信息以及结构信息;根据工作信息以及结构信息得到第一减振组件;测试第一减振组件的带隙频率范围,第一减振组件包括第一组元以及第二组元,第一组元包围第二组元设置,第二组元至少在刀柄组件的径向方向上以第一周期数阵列排布于第一组元内部,第一周期数为第二组元能够在第一组元内阵列排布的最大周期数;将第二组元以第二周期数阵列排布于第一组元内部以得到第二减振组件;测试第二减振组件的带隙传输特性;以及将第二减振组件安装于内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刀柄组件实现良好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030228.5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电阻片侧面釉配方,包括氧化铋、氧化锌、氧化锑、氧化钴、松油醇、乙基纤维素,所述氧化铋的含量比例为30%至40%,所述氧化锌的含量为5%至25%,所述氧化锑的含量为8%至23%,所述氧化钴的含量为5%至35%,所述松油醇的含量为15%至35%,所述乙基纤维素的含量为10%至35%。本发明所制得的避雷器电阻片侧面釉,能够很好的使线路避雷器运行过程中的沿面闪络降低,从而提高避雷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23982.0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共面特征点的相机位姿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共面特征点的归一化坐标和共面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的目标平面上的第一坐标;根据归一化坐标和第一坐标计算单应性矩阵;利用单应性矩阵计算相机的第一初始位姿数据;根据第一初始位姿数据确定第一局部位姿数据和第二局部位姿数据;根据第一局部位姿数据和第二局部位姿数据确定相机位姿测量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特征点共面情况下位姿测量的歧义性问题,通过生成第一局部位姿数据和第二局部位姿数据,再基于第一局部位姿数据和第二局部位姿数据优选出相机位姿测量结果的过程,使最终的相机位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34609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909851.7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微细单晶硅工具电极,其包括电极夹持部和电极加工部,该电极加工部设置于所述电极夹持部,该电极夹持部和电极加工部的材料是高浓度掺杂的单晶硅,且电极夹持部和电极加工部的表面设置有侧壁绝缘层,该电极加工部用于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微细单晶硅工具电极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66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093566.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轴向复合非接触式加载器和运用所述非接触式加载器的一种机床主轴刚度测试系统,所述非接触式加载器包括径向加载部分和轴向加载部分,所述径向加载部分包括固定于径向铁芯的径向线圈,所述轴向加载部分包括固定于轴向铁芯的轴向线圈,所述测试系统中的测试棒与所述径向线圈和所述轴向线圈以非接触方式设置,所述径向线圈与所述测试棒形成闭合磁路,所述轴向线圈与所述测试棒形成闭合磁路,所述测试系统中的三向测力仪对所述测试棒的径向力与轴向力进行测试;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用于研究轴向切削力对机床运转主轴弯曲刚度影响的实验装置,为改善机床主轴的动态性能提供了实验手段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6428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150349.9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独立加工单元的龙门移动式机床,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和床身,床身布置在工作台两侧,床身上安装有导轨,立柱安装在导轨上,左右立柱中央处开设有通框,立柱下滑动座嵌套在通框内,立柱上滑动座嵌套在立柱下滑动座内腔中,立柱滑枕嵌套在立柱上滑动座内腔中,立柱滑枕一端安装有立柱加工头。本发明机床可以利用龙门框架实现宏观运动的迅速找正,锁死后利用横梁加工单元和左右立柱各自的独立全自由度运动,从不同方位对工件不同部位进行异步加工,既避免了龙门框架频繁移动对机床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和效率,加工单元采用了箱中箱结构提高了加工刚度,保证了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8506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49177.7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Q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龙门机床,其具有设置有开口及子机床的中央工作台。子机床包括:下滑枕,设置于中央工作台上且与中央工作台形成X方向移动副,设置有内腔;X轴直线电机,连接于下滑枕,驱动下滑枕在X方向上滑动平移;上滑枕,设置于下滑枕的上方且与下滑枕形成Y方向移动副,设置有内腔;Y轴直线电机,连接于上滑枕,驱动上滑枕在Y方向滑动平移;立滑枕,穿设于上滑枕的内腔、下滑枕的内腔和中央工作台的开口,与上滑枕的内腔形成Z方向移动副;Z轴直线电机,连接于立滑枕,驱动立滑枕在Z方向滑动平移;刀具;摆头;第一力矩电机,设置在立滑枕和摆头之间,驱动摆头在C轴上旋转;第二力矩电机,设置于摆头上,驱动摆头在A轴上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26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8691.7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5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产品前段部件开放式装配定位系统,其包括中央工作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固定式定位装置、移动式定位装置。所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所述固定式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邻近所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的三个侧边。所述移动式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央工作台,该移动式定位装置包括移动式定位单元,该移动式定位单元邻近所述底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另一个侧边,相对于所述中央工作台可以移动。所述固定式定位装置、移动式定位装置以及底部支撑定位装置可以将待定位飞行器产品前段部件定位和固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