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56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1531.7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镇江纽科利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稀土含量的中子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由10%—35%碳化硼、40%—75%铝合金、5%—40%铝稀土中间合金组成;大幅度的提高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的中子吸收性能;采用了粉末冶金方法,用高能球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分布均匀性,和细小的晶粒尺寸,热压烧结工艺又保证了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具有高的致密度,并使部分稀土固溶到铝基体中形成铝稀土固溶体;利用碳化硼、弥散的铝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和铝稀土固溶体贡献中子吸收性能;本发明在保证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的中子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53258.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1D8/10 , C21D6/00 , C21D1/30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12 , C22C38/06 , C21D1/42 , C21D1/52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无磁高锰钢筒形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熔炼后采用模铸或连铸获得高锰钢铸坯;S2.高锰钢铸坯经热锻、穿孔或机加工获得旋压筒坯;S3.进行多道次强力旋压,获得超高强度无磁高锰筒形件;S4.对筒型件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变形温度协同调控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解决了强力旋压变形不均匀导致的开裂问题;采用纳米孪晶和纳米沉淀相协同强化,解决了较高温度下高锰奥氏体钢强化能力弱的问题,解决了纳米孪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9458.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无磁高锰钢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熔炼后采用模铸或连铸获得高锰钢铸坯;S2.高锰钢铸坯进行热锻获得热锻坯;S3.热锻坯进行精密锻造获得无磁高强度棒材;S4.对无磁超高强度棒材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保持心部到表层性能均匀分布,抗拉强度高达1.8GPa,同时相对磁导率低于1.002,且突破现有公开技术制备超高强度高锰钢的尺寸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365543.8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C38/52 , C22C38/50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6 , C21D1/74 , C21D8/00 , C21D8/06 , C21D8/10 , C21D1/18 , C21D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相强化超高强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锈钢组成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Co=1.0~5.0,Ni=6.0~10.0,Cr=11.0~17.0,Ti=0.3~2.0,Mo=3.0~7.0,Mn=0.08~1.0,Si=0.08~0.5,C≤0.02,P≤0.003,S≤0.003,余量为Fe。本发明不锈钢在C≤0.02%,Co不多于5%情况下,抗拉强度高达2700MPa,延伸率高达10%,点蚀电位高达0.17VSCE;可用于舰船、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等关键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65532.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C38/52 , C22C38/50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6 , C21D1/7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强高性能中厚板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锈钢的组成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Co=3.0~5.0,Ni=7.0~9.0,Cr=11.0~15.0,Ti=0.3~2.0,Mo=4.0~6.0,Mn=0.08~1.0,Si=0.08~0.3,C≤0.02,P≤0.003,S≤0.003,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调控纳米尺度沉淀相在基体和逆转变奥氏体中的分布、尺寸和体积分数,成功获得了性能优异的不锈钢,在C≤0.02%,Co不大于5%情况下,抗拉强度高达2100MPa,延伸率15%以上,点蚀电位高达0.22VSCE;可用于飞机的舱体材料、海洋平台用高强螺栓等关键紧固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102525.2
申请日:2021-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及制备方法,该成分为10.0at.%‑25.0at.%的Al、7.0at.%‑17.0%的Mn,其余为Cu;(1)选取Cu,Al和Mn为原料进行电弧熔炼得到铸锭;(2)将铸锭放入热处理炉中固溶处理;(3)将样品在拉伸机上做循环拉伸,每个循环加载1%后卸载,循环至残余应变为0.1‑5%;(4)将拉伸样时效处理后冷却,析出α相,然后固溶处理后水淬;(5)反复进行(3)和(4)步骤,通过变形结合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来获得高超弹性CuAlMn形状记忆合金。本发明通过反复变形结合热处理,实现高超弹性晶粒取向筛选,获得高超弹性的多晶CuAlMn形状记忆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815417.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晶FeNiCoAlNbV超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超弹性合金的表达式为FeaNibCocAldNbeVf,合金表达式中a,b,c,d,e,f分别表示对应各组元的原子百分比含量,且满足以下条件:a为35~60,b为25~50,c为8~35,d为1~20,e为1~5,f为1~5,a+b+c+d+e+f=100。本发明的超弹性合金在热处理方面进行了优化,均匀化之后直接进行冷轧,然后时效,工艺更加简化,过程更加可控。该超弹性合金通过调整每个组元的含量来调控纳米沉淀相的析出体积分数,以获得薄片状马氏体,促进热弹性马氏体转变,从而获得高塑性、高强度和大的可回复应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618583.4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活化难熔中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原子比表示为TiaVbHfcTad,其中2.5≤a≤5、0.5≤b≤2.5、2≤c≤3、2≤d≤3,并且满足a+b+c+d=10,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按照上述比例选取纯Ti、纯V、纯Hf和纯Ta原料,经熔炼浇注或吸铸成铸件或所需铸锭;(2)轧制;(3)铸件或轧制件热处理。本发明制备方的熵合金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韧性以及低活化的特性,通过适当调整合金的V含量来进行固溶强化,可以获得从900MPa到1500MPa不同等级的拉伸强度,以及优异的塑性等力学性能,同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BCC单相固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轧制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977555.4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Er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其成为按照原子百分比组成为:Er 0.2‑2.0%、Y 0.2‑2.0%、Zn 0.2‑2.0%,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如下步骤:熔炼、均匀化处理、变形、时效处理。本发明Er原子的加入可以调节长周期有序结构相的含量及其在镁合金中的分布,这种析出相可以阻止基面位错滑移,提高了合金的强度;LPSO相与镁基体相是共格关系,这会阻碍裂纹萌生,会提高合金的塑性;Er与镁有相近的原子半径,在Mg基体中加入Er能够起到很好的固溶强化效果;Er的加入也能够有效调整合金中W相及其分布,这些第二相均具有阻碍位错滑移的作用,因此Er的加入能够有效调控合金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5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7703.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CuAlMnCoNi形状记忆合金,该记忆合金的化学式为:CuxAlyMnzCojNik;其中,12≤y≤18,8≤z≤15,0.5<j≤5,0.5<k≤5,x+y+z+j+k=100,x、y、z、j、k表示摩尔百分比含量;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选取Cu、Al、Mn、Co、Ni按照合金成分比进行配比,然后熔炼得到合金锭;(2)将合金锭进行变形,得到待用的样品;(3)将待用的样品进行循环热处理或者定向退火;(4)随后对CuAlMnCoN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淬火处理;本发明使用的热处理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济环保,能够高效制备大尺寸单晶CuAlMnCoNi形状记忆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