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黑涂层的制备方法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6186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37460.8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一种超黑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超黑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黑色涂层或存在反射率无法满足光学领域,或存在对基底类型、尺寸有着严格的限制,施工步骤复杂的问题。方法:一、二氧化硅单分散微球的制备;二、碳包覆的二氧化硅单分散微球的制备;三、超黑漆的制备;四、刷涂或喷涂,即完成一种超黑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一种超黑涂层的制备方法。

    一种二维有序快速响应电致变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2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00506.6

    申请日:2015-07-09

    Abstract: 一种二维有序快速响应电致变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电致变色薄膜响应时间长,变色缓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复合薄膜的结构是以ITO导电玻璃为基底,二维有序氧化锌为中间层,电致变色薄膜氧化钨材料为顶层的结构;方法:一、超声清洗ITO导电玻璃基板,烘干;二、制备胶体溶液;三、制备膜状胶体晶体模板;四、制备二维有序氧化锌;五、制备薄膜。本发明中,氧化锌优秀的电子传导性质和二维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来提升电致变色薄膜的性质,使电致变色的响应时间从几分钟减少的1秒以内。本发明用于制备二维有序快速响应电致变色复合薄膜。

    一种激光辅助等离子体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768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89387.9

    申请日:2015-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0 B23K26/0093 B23K26/354

    Abstract: 一种激光辅助等离子体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精密光学零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它的步骤一:将等离子体炬的等离子体炬加工区设置在牺牲工件的上端面上,使激光扫描区一直处在等离子体炬加工区的运动方向前侧;步骤二:将被加工件设置在牺牲工件的上端面上,保证激光扫描区的面积大于等离子体炬加工区,开始对被加工件加工,以保证等离子体炬加工区均为进行了激光修复处理;步骤三:加工完毕后,激光扫描区和等离子体炬加工区移动到牺牲工件上,防止烧伤机床。本发明在对光学镜片加工时,使用激光预处理,不会产生波纹度误差条件下部分修复微裂纹,进而使用大气等离子体加工,避免了等离子体加工损伤打开的效果,实现了高质量的光学加工。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88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8270.1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了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片状纳米银薄膜的制备:一、清洗ITO玻璃;二、ITO玻璃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以铂片作为对电极,在恒电压-2.5~-1.0v的条件下沉积,得到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电压下呈着色态,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呈褪色态。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自由曲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1277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77071.4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自由曲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的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绝缘工作架上安装有大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中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小口径的等离子体炬;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大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中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小口径的等离子体炬分别对待加工光学零件待加工表面进行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本发明能采用不同类型的等离子体炬进行大气等离子体加工。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1011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48511.2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一、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再加入硼氢化钠至溶液成黄色,收集纳米银晶种;二、纳米银晶种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然后涂覆于导电玻璃ITO表面。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恒电压时实现着色过程,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褪色。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314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77039.6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方法,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步骤一:将成形电极连接在工作架上;步骤二:在待加工光学零件的下方的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接地;步骤三:使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和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使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喷射到待加工光学零件的下端面上,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使所有喷头进行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直线式排列的水射流作为电极来进行等离子体加工,水射流可以保证在每条直线上的放电特性相同。

    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4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250993.9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等离子体抛光装置成本高以及抛光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两个外电极与两个隔离板两两相对形成封闭结构,内电极位于两个外电极,两个外电极、两个隔离板和内电极之间形成两个等离子体产生腔室,所述氦气瓶、四氟化碳瓶和氧气瓶通过流量控制器与两个第一通孔连通;方法:向电极加冷却水;对流量控制器预热;通过流量控制器调节氦气和四氟化碳的气体流量;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作台面的电极之上,使待加工工件逆时针旋转;对射频电源逐步增加功率;控制稳定的等离子体放电;关闭射频电源和阀门,取出待加工工件。本发明用于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1317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77066.3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成形电极的上端面连接在工作架上;在待加工零件的下方设置的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喷射到待加工光学零件的下端面上,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接地;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放电间隙附近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口与混合等离子体气源的出气端口导气连通。本发明采用直线式排列的水射流作为电极来进行等离子体加工,多条水射流可以保证在每条直线上的放电特性相同,避免放电不均匀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