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932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44491.1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四维切削力检测的电容式智能刀柄系统,主要由标准刀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锂电池、电容传感器检测电路、信号预处理及采集单元、信号无线发射模块、外封装环、密封盖、固定块组成。通过在标准刀柄下端圆柱体部分切槽形成变形筋结构,利用变形筋的变形来解算四维切削力,变形量由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得。本发明的用于四维切削力检测的智能刀柄系统对原刀柄结构更改较小,不影响刀具安装、使用和机械手的抓取,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等优点,利用高精度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检测变形筋变形要比应变式测力仪精度更高、动态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3740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77047.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五轴机床不能满足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响应速度快、一体化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装夹、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工作舱密闭性需求的问题。它的壳体罩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并联机构采用3-PRS型并联机构,并联机构的上端面都连接在壳体的上端内表面上,并联机构的下侧活动端分别与三角平台的三个角连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在三角平台的中部上,水平运动工作平台的下端面与底座上端面的中部连接,水平运动工作平台的上端面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本发明解决了普通五轴机床响应速度慢、一体化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装夹不便,不能满足大气等离子体加工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929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086892.7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9B9/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头低位卧床的空间站舱内导航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基于头低位卧床的生理效应失重模拟和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导航模拟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头低位卧床的虚拟空间站舱内导航模拟方法;其系统由图形工作站计算机(1),宽视域头盔式显示器(2),三维鼠标(3),头低位实验床(4),人体生理状态监护设备(5)组成。本发明具有失重模拟效果良好,多舱段空间站场景模拟逼真,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2889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01538.3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C02F1/1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29 , Y02A20/142 , Y02A20/212 ,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主动冷凝功能的晾晒式海水淡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太阳能蒸馏淡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透明密闭壳体、晾晒式蒸发体、内置冷凝器、供水与喷淋子系统、淡水回收子系统和余热回收子系统等主体部分构成,将降膜蒸发、冷凝、自然对流、潜热回收高度集成于装置内部,通过晾晒的方式实现高效产水,在辅助热源的作用下,可以全天候24小时产水。本发明简单易操作、运行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易于维护,适合于建造不同规模大小的海水淡化厂。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55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77068.2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大面积大气等离子体均匀放电电极,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大面积大气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交变电流在趋近电极边缘处有电流密度增大的趋肤效应,导致大面积电极放电不均匀,而严重影响了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的精度和效率的问题。它的形状为扁片形;其放电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形微电极,所有凸起形微电极的形状尺寸相同,所有凸起形微电极与相邻凸起形微电极的相互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所有凸起形微电极的放电表面都与其相对的被加工面的距离相等。本发明能实现大气等离子体大面积均匀放电,避免了大气环境下连续表面电极激发等离子体因趋肤效应和边缘放电效应导致放电不均匀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大气等离子体加工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5870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7052.1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37/32
Abstract: 大气等离子体成形电极加工微结构密封环类零件的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难加工问题。它的等离子体成形电极的上端面绝缘连接在五轴联动机床的竖直运动工作轴上,将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将五轴联动机床设置在密闭工作舱中,等离子体成形电极的下端面成形工作表面具有与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期望的微结构面型相补偿的微结构,对零件直接进行成形加工;使等离子体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待加工表面,并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本发明能对微结构类零件表面进行加工,如碳化硅类密封环,加工效率高,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37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61.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电晕放电模式的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它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光学元件的局部小范围面形误差修整问题。它的内电极的上端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上端中,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套接在内电极的中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上部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下端处,圆管形陶瓷喷嘴的上端套接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下部上,使圆管形陶瓷喷嘴的内圆面与内电极的外圆面下部之间有一圈均匀的间隙,中空圆环形外电极的上端与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下端连接,中空圆环形外电极的内孔套接在圆管形陶瓷喷嘴的外圆面上。本发明能以高分辨率去除函数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大气等离子体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23129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80.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3/00
Abstract: 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包括:步骤一:将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步骤二:将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步骤三: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并打开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用上述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了旋转电极与加工零件之间的放电间隙产生等离子体,是非接触式化学加工方法,避免了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损伤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093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7069.7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37/32
Abstract: 适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装置,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它的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旋转电极与射频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阳极;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在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接地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阴极;旋转电极与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之间设置有放电间隙。本发明能对大口径非球面光学表面进行非接触式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加工速度高,不存在边缘效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733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10507848.5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体润滑驱动二自由度狭缝节流球形陀螺仪。包括下半转子、上半转子、两个球缺、鼓形体供气轴、感应电机定子、位移传感器、上基座外壳、下基座外壳、上端盖、下端盖,其中鼓形体供气轴和两个对称球缺组成球形定子总成,下半转子和上半转子组成转子总成。沿转子总成外表面,在通过球腔中心的截面圆周上开有数个切向小孔,内装节流器,连通球面支承气膜区和外部环境。气体从供气轴进入,通过节流狭缝,流入球形支承区,产生支承和润滑作用;部分气体经转子总成切向的小孔节流后高速流出,利用气体的反冲作用驱动转子总成旋转。电机辅助转子总成启动和制动,基座喷孔的喷射气流起定中和限制转子总成摆动作用,通过检测转子总成端面法线方向确定偏转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