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8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1313.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音圈电机位置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音圈电机的工作原理,根据电平衡方程和力平衡方程对音圈电机建立数学模型,由音圈电机的各项参数得到其传递函数。根据此传递函数,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根据音圈电机控制系统的反馈差值误差和误差变化自适应调整PID参数增益,改进了模糊控制的隶属度函数,提高了音圈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的鲁棒性,同时采用RBF神经网络作为PID增益补偿器,通过在线学习和调整,通过设定权值来结合模糊控制和RBF神经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增量,克服了传统PID控制易受环境干扰的缺点,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1117.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B11/06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共挤复合薄膜厚度测量及成分识别方法,采用共挤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作为对象,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红外光谱信息量丰富。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首先建立共挤复合薄膜1D‑CNN定量模型,通过分析共挤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数据实现高精度厚度测量。接着,在此基础上,将共挤复合薄膜1D‑CNN定量模型进行迁移,构建共挤复合薄膜1D‑CNN分类模型。此方法通过迁移学习技术,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成分识别模型的构建效率。整个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还能优化模型训练速度,实现对共挤复合薄膜的厚度测量与成分识别的高效、准确的双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947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374372.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绝热加速量热的复杂动力学求解方法。本发明首先基于微分等转换率方法求解多组不同热惰性因子的绝热量热实验数据;其次结合微分等转换率方法求解结果和动力学补偿效应进行绝热量热反应模型辨识;然后基于辨识出的反应模型进行活化能建模,同时建立目标函数;最后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对目标函数智能寻优,获得复杂热动力学参数。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绝热数据处理中模型选择困难和多参数求解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可以准确求解复杂动力学参数,对于提高绝热加速量热作为热科学分析仪器在化工安全评估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3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64487.1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uJ级至J级火花放电能量的自动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放电电流波形中存在的直流偏置和高频噪声;获取放电电流波形的波峰值、波谷值以及波峰波谷所对应的时刻;计算阻尼比、放电周期、回路电感、放电起始电压;拟合放电电流波形,若拟合放电电流波形的拟合度低于设定阈值;计算回路电阻;计算放电能量;其中,放电能量处于10μJ级至mJ级时,除放电电流波形中存在的高频噪声采用带阻滤波、低通滤波和S‑G滤波组合的滤波方法。本发明有效扩充了放电能量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升了滤波器在截止频率附近的陡峭性,有效抑制强高频干扰,降低了偶然干扰导致电流波形波动带来的计算误差,有效提高放电能量的计算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31249.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准稳态的材料热物性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样品上表面完全覆盖加热片,样品侧面包裹绝热材料,样品上下表面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构成样品测量系统;通过加热片对样品上表面施加均匀的热流均匀加热,测量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升数据;根据测得的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升数据是否呈线性关系,判断是否进入准稳态;进入准稳态后,对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升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得到样品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容。本发明利用样品表面均匀加热、空气对流换热与样品四周绝热构建有热损失的一维热传输模型,通过测量样品两表面的温升曲线,结合表面热损下准稳态理论,可快速而准确计算样品导热系数和比热容,操作简单,效率高,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228215.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原位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由气体检测装置、加热‑制冷装置、电池升降台、液氮循环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相对于传统的气相色谱仪(G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该装置采用气体传感器组针对性检测热失控产气,提高了检测速度,降低了成本;该装置可以原位在线检测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电压和热失控产气,多参数综合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利用液氮循环和快速动作阀实现对电池热失控进程的控制;通过联系电池内部组分和电池产气,解决现有热失控产气时序不明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9096.1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热风险评价中待反应物累积率和失控温升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针对利用自动反应量热仪进行化学反应实验的数据后处理,在利用所获得的反应量热数据分析、评价反应工艺热风险时,逻辑考虑了化学计量比和过量投料物质对真实反应物累积计算的影响,定义了待反应总物质量和待反应累积率的概念;考虑了反应的激发和延续条件,结合反应工艺操作信息、确定用于预测失控温升的反应物质。本发明能够完全避免过量物质导致的物料累积计算值过大、进而引发的失控温升指标过高的结果,并自动筛选引发和延续反应进程的物质,避免手工选择,使热风险评估的结果更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964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7600.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差示扫描量热的立体型热流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中的传感器本体采用铂‑铂铑热电偶材料在陶瓷基底上下表面印刷形成表面电极,通过在传感器侧壁喷墨印刷轴向电极来连接表面电极,形成立体式热电堆结构。本发明中的传感器基座上印制有差示线,用于将样品端热流传感器和参比端热流传感器的电势差信号进行差示连接,还印制有测量传感器基座温度的薄膜铂电阻。所述的热流传感器利用侧壁喷墨印刷薄膜电极,可增加热流传感器上下表面的热电堆印刷密度,提升传感器的热流测量灵敏度。热流传感器本体和基座之间通过陶瓷细圆柱体的支撑,使两者分离出一个微小的间隙,并在间隙内均匀填充钎料膏,通过钎焊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74332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043147.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脉冲气体发生气路,气路总体分为常压区、低压区、高压区;测量室至相邻的第一两通电磁阀、第二两通电磁阀、第三两通电磁阀为常压区。气泵经气罐,止于第三两通电磁阀、第五两通电磁阀为低压区。气泵经空气干燥器、第一单向阀、三通电磁阀、第一压力控制阀、第二单向阀、第二压力控制阀、第三单向阀,止于第一两通电磁阀、第二两通电磁阀、第四两通电磁阀为高压区。本发明的气路精简合理,相比直接在测量室内使用干燥剂且单独安装脉冲气发生装置,显著提升了测量室的气氛干燥效果并且可以提供干燥的脉冲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297550.7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焦耳热效应的加速量热仪绝热性能评价方法。本发明以加速量热仪为评价对象,包括标准加热棒、外插式样品容器、样品热电偶、微控制器、温度和功率测量模块、数据采集软件等。本发明的核心是以阿伦尼乌斯反应速率方程为基础,通过加热棒中纯电阻的焦耳热效应产生热量,模拟样品反应放热;通过加速量热测试实验,获得实测样品功率和温升速率,在样品比热容已知的前提下,计算实时功率与温度速率、比热容乘积的比值,即为加速量热仪绝热性能因子,实现绝热性能评价。本发明评价的绝热性能为一随温度、时间及反应进程变化的量,相对于传统的热惯量定义,其更符合实验事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