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光谱的共挤复合薄膜厚度测量及成分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55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1117.3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共挤复合薄膜厚度测量及成分识别方法,采用共挤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作为对象,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红外光谱信息量丰富。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首先建立共挤复合薄膜1D‑CNN定量模型,通过分析共挤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数据实现高精度厚度测量。接着,在此基础上,将共挤复合薄膜1D‑CNN定量模型进行迁移,构建共挤复合薄膜1D‑CNN分类模型。此方法通过迁移学习技术,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成分识别模型的构建效率。整个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还能优化模型训练速度,实现对共挤复合薄膜的厚度测量与成分识别的高效、准确的双重功能。

    一种火花通道等效电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58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4488.6

    申请日:202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花通道等效电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两支电极针调整为同轴,加载高压使两支电极针之间产生放电火花;选定充电电容C,改变电极间隙长度D,测量各个电极间隙长度所产生的放电火花电流波形;根据放电火花电流波形计算各个电极间隙长度D对应的放电回路总电阻;利用计算式拟合数据以获得充电电容C时的线路电阻;放电回路总电阻减去线路电阻可得到火花通道等效电阻;同时,还公开了对应的火花通道等效电阻的测量装置。本发明避免了在电极短接情况下测量线路电阻,利用多周期的峰值电流值和波谷电流值计算平均对数衰减率和回路电感,提高火花通道等效电阻的测量准确性,可有效提升火花能量的计算精度。

    一种热像仪相对测温性能评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5177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992407.7

    申请日:2021-08-27

    Inventor: 侯德鑫 叶树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像仪相对测温性能的评价装置。常规热像仪评价一般使用基于黑体的评价装置,其无法提供非稳态非均匀温度场,因此一般用于绝对测温性能评价、成像非均匀性评价等。本发明直接使用热电偶热结点作为热像仪观测目标,可以消除接触热阻引起的热电偶测温值和实际感兴趣区域之间的温度偏差,确保热电偶提供的参考温度和热像仪观测区域一致,从而可用于热像仪测温值评价;而热电偶自身热容很小,因此温度可以较快速率变化,从而获得非稳态温度的参考数据。使用多个热电偶结点组合后,可以同时提供热像仪多个像元位置的参考辐射温度数据用于评价。

    基于机理参数在线修正的反应量热系统模型预测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0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6901.6

    申请日:2022-03-22

    Inventor: 许启跃 叶树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参数在线修正的反应量热系统模型预测控温方法。本发明基于传热分析建立反应量热系统的等效机理参数模型,用于预测输出计算。并利用反应量热仪的通用参数标定流程同步更新模型参数初值,在模型预测控温过程中结合实时参数关系对比等逻辑在线调整模型参数。本发明温度控制的平稳性显著提高,有效抑制超调,等温控制收敛速度增加。在模型参数在线修正的作用下,对反应系统大范围工况变化的适应性提高,降低了预测模型严重失配的影响,并可在实验完成后给出机理参数的参考变化趋势。结合反应量热系统在线参数标定流程,无需复杂或耗时的系统参数辨识,可以自动更新初始模型参数。

    一种采用管式砝码针刺锂电池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09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517267.3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管式砝码针刺锂电池的试验系统,它包括防爆外壳、圆孔、活动块与空心砝码,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拉杆,拉杆带动活动块向上移动,所述活动块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所述活动夹下端固定设置有卡勾,所述活动夹内壁设置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卡勾卡主T型凸起进而带动空心砝码一起向上运动,所述圆孔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当活动夹向上运动至限位槽内时,移开挡板继续拉动拉杆,这时活动夹的上端受到限位槽的作用,两端向内压缩,此时弹簧处在压缩状态,在固定轴的作用下活动夹下端的卡勾向外扩张,从而松开T型凸起,即空心砝码下落撞击锂电池完成一次测试,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基于等温差式量热法的锂电池充放电产热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7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8796.7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温差式量热法的锂电池充放电产热测量方法。本发明由外部恒温油浴提供恒定的温度边界,采用两个一致的电池样品对称安装于恒温量热腔中,其中一个作为实验样品进行充放电,另外一个作为参比样品,不进行充放电。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实验样品与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信号,并结合等效传热模型,得到电池样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流信号。其中,模型参数由电池表面加热片产热的阶跃响应得出,由动态过程得到系统时间常数,由积分结果得到系统的等效热阻。本发明提出的等温差式量热法相比于功率补偿法,其基线噪声从10mW降低至0.2mW,大大提高了电池产热测量的信噪比,减小了外部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一种振荡式量热反应釜传热因子和系统热容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6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638154.6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式量热反应釜传热因子和系统热容测量方法。本发明在测量初始阶段通过夹套油温的控制引起样品温度振荡以估计基准状态下散热系数与传热因子的比例关系;在主要过程中夹套油温固定,控制校正加热器输出振荡功率使样品温度产生反向对称的两周期升降,并利用样品温度反向对称区间的等效平均测量值进行多次平均计算,获取传热因子和系统热容值。本发明不需要温度稳定的热平衡过程,通过振荡周期时间的控制,可以实现样品温度短时小幅波动,测量时间可大大缩短。

    一种基于补偿功率调制的绝热反应动态比热容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3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557328.3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偿功率调制的绝热反应动态比热容测定方法。本发明通过补偿绝热量热反应过程中的样品热散失功率,实现反应过程的完全绝热;并对该补偿功率进行调制,实现反应过程中的温升速率振荡;最后对调制状态下的样品绝热反应温度进行微分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开展调制温升信号与自加速反应温升信号的分离,实现动态比热容计算。本发明利用调制、微分、频谱分析等手段,求出了传统绝热量热方法无法求得的反应过程中样品比热容的动态变化。该动态比热容相较于传统的恒定比热容能更准确反映样品的热分解过程,从而求解出更加准确的样品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一种基于功率补偿法的电池等温量热仪及其基线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2674.2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补偿法的电池等温量热仪及其基线修正方法。本发明中的等温量热仪包括等温量热腔、热沉、匀热块、温度传感器和柔性加热器。本发明通过测量电池在不同SOC下基线功率,推出电池SOC与传热系数关系式。实时测量充放电过程中电池SOC及电池温度变化。将上述参数及关系式用于实时基线功率计算,修正实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和电池形变对量热计算的影响。本发明基于功率补偿原理,充放电量热过程中电池温度波动小,等温测量条件良好。本发明功率基线计算方法相对于现有线性插值法,修正了电池温度波动和形变导致的功率基线变化,求得基线功率更符合实际,进而求得电池吸放热功率更准确。

    一种基于补偿功率调制的绝热反应动态比热容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57328.3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偿功率调制的绝热反应动态比热容测定方法。本发明通过补偿绝热量热反应过程中的样品热散失功率,实现反应过程的完全绝热;并对该补偿功率进行调制,实现反应过程中的温升速率振荡;最后对调制状态下的样品绝热反应温度进行微分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开展调制温升信号与自加速反应温升信号的分离,实现动态比热容计算。本发明利用调制、微分、频谱分析等手段,求出了传统绝热量热方法无法求得的反应过程中样品比热容的动态变化。该动态比热容相较于传统的恒定比热容能更准确反映样品的热分解过程,从而求解出更加准确的样品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