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2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4787.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质化高温合金坯料成形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均质化高温合金坯料成形方法,包括金属表面处理,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板坯进行表面预处理后与电源正极连接,将导体板与电源负极连接;(2)将金属板坯和导体板浸入酸性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电解处理的电压为20~30V,电解处理的电流为200~350A,电解处理的温度为20~30℃,电解处理的时间为1.5~2.5h;(3)电解处理结束后,对金属板坯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8821.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3/04 , B21J5/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355NL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材料技术领域,以质量百分比计,S355NL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11‑0.15%、Si:0.15‑0.25%、Mn:1.27‑1.40%、P≤0.013%、S≤0.005%、Nb:0.03‑0.04%、V:0.02‑0.04%、Al:0.02‑0.05%、Ti≤0.009%、Cr≤0.06%、Ni≤0.3%、Mo:0.01‑0.03%、Cu≤0.2%、N≤0.015%、稀土RE:0.0011‑0.02%,O≤1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在传统S355NL钢中加入微量高纯稀土,将原有大尺寸、形状不规则的夹杂物改性为小尺寸、球状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硫化物夹杂,同时均匀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两者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变形应力集中,抑制裂纹源的产生,大幅提高了S355NL钢的低温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8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28237.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F16L9/02 , C23C10/48 , C23C10/60 , C22C19/05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02 , F16L58/08 , F16L5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耐烧蚀涂层的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管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复合管:以Ni‑Cr基合金为内衬、Cr‑Ni‑Mo‑V系钢为外层钢管制备复合管;渗铝处理:对复合管的内表面进行渗铝处理,得到具有耐烧蚀涂层的复合管。采用Ni‑Cr基合金管和Cr‑Ni‑Mo‑V系低合金高强钢管制得复合管,通过对复合管的内表面进行渗铝处理,在复合管的内表面形成耐烧蚀涂层,提高复合管内管的耐高温烧蚀能力,从而提高复合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5753.X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6/00 , B21J5/08 , B21J5/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1D8/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奥氏体不锈钢大锻件心部铁素体的方法及奥氏体不锈钢大锻件,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待加工坯体进行大变形;进行长时热处理;对坯体进行固溶处理;进行水冷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大型铸坯进行大变形来改变心部较为稳定的网状铁素体结构,增加均匀化扩散通道,然后通过高温等温保持使1.26≤Creq/Nieq<1.34锻件心部的铁素体得以消除,从而提高大锻件或大板坯心部位置的韧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966980.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C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Al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Al箔清除掉表面氧化膜;按照三元层状陶瓷/Al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1938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半固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研究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中部真空箱体、高频感应加热机、回转加压机构、底部调整组件、真空机组、水冷机组、电控柜及分离式操作面板。利用该装置将金属试样置于坩埚中,通过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控制温度,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上加压装置实现对金属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压缩,通过上、下同步回转装置,实现试样的360度旋转,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可实现对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的枝晶组织破碎、固液相迁移的原位观察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76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4443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贝氏体时效钢及其热处理工艺。贝氏体时效钢基体组织为贝氏体,贝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Ni:15~20,Co:10~14,Mo:4~7,Ti:0.5~1.5,余量为Fe。热处理工艺如下:(1)等温淬火处理,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0.5~2小时后,在220℃~330℃盐浴中保温5~8小时,保温结束空冷至室温;(2)时效处理,在450~550℃下保温2~4小时,以获得目标强度和韧性。时效处理后,贝氏体时效钢室温性能指标如下:屈服强度≥2.1GPa,抗拉强度≥2.2GPa,冲击功≥13J。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443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贝氏体时效钢及其热处理工艺。贝氏体时效钢基体组织为贝氏体,贝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Ni:15~20,Co:10~14,Mo:4~7,Ti:0.5~1.5,余量为Fe。热处理工艺如下:(1)等温淬火处理,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0.5~2小时后,在220℃~330℃盐浴中保温5~8小时,保温结束空冷至室温;(2)时效处理,在450~550℃下保温2~4小时,以获得目标强度和韧性。时效处理后,贝氏体时效钢室温性能指标如下:屈服强度≥2.1GPa,抗拉强度≥2.2GPa,冲击功≥13J。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66969.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Ni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Ni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Ni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5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126695.6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提出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案为:当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1/4时天车起吊装车,然后将钢锭带帽带模运送到锻造车间。当锭身全凝时即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一半时,将钢锭摘帽脱模,装入均热炉。以钢锭脱模时的温度场为初始温度场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加热计算,以钢锭内外温度差小于50℃作为判定钢锭加热均匀,可出炉锻造。本发明在不影响锭身质量的前提下,可将钢锭带模超高温热送,实现冒口带液芯钢锭脱模,提高钢锭的装炉温度,可以充分利用钢锭余热,提高炉周转率和减少钢锭烧损,有效降低燃料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