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米孔炭中提高负载胺类化合物并保持纳米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203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52295.X

    申请日:2012-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C10/06

    Abstract: 在纳米孔炭中提高负载胺类化合物并保持纳米孔的方法,步骤如下:利用纳米粒子为模板,将纳米粒子球磨分散在溶有炭前驱体的溶液中,其中纳米粒子与炭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1-10:1,控制溶剂的用量使混合物为糊状;脱除溶剂后惰性气氛下500-1200℃炭化0.1-3h,经NaOH洗涤、烘干后得到大孔容纳米孔炭;然后将纳米孔炭分散于酒精中,加入胺类化合物,室温-100°C下搅拌,直至溶剂挥发完全,得到负载有胺类化合物的纳米孔炭,其中,胺类化合物与纳米孔炭的质量比为0.1-2:1;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孔炭能够在大量负载胺类化合物的情况下仍保持多孔特性,有效增加纳米孔炭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吸收能力。

    一步制备亲油性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973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76927.6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一步制备亲油性石墨烯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将氧化石墨烯溶解于水-酒精溶液中,超声分散直至分散完全;其中所述的酒精与水的比例为任意,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1-10mg/ml;(B)将油胺或油酸加入到所得溶液中,控制油胺或油酸用量,使氧化石墨烯与油胺或油酸的质量比为100:1-1:100,搅拌均匀,90-300°C下反应0.1-50小时;(C)将得到产物静置冷却,取出反应生成物,反复用环己烷或氯仿有机溶剂清洗,即可得到亲油性石墨烯。本发明一步制备亲油性石墨烯,工艺简单,制备方便,制备时间短;制得的石墨烯具有较好的亲油性,能溶于甲苯,环己烷等有机溶剂;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亲油性石墨烯的宏量制备。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5668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4155.9

    申请日:2012-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首先将聚丙烯腈和冰片的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作为鞘液,冰片的丙酮溶液作为芯液,通过同轴静电喷雾装置制备出膜状材料;再将膜状材料在升温通风条件下干燥,得到固体混合膜材;再将固体混合膜材进行预氧化、炭化和高温石墨化处理,即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碳泡沫材料泡孔均匀微小、可控性高、性能优良;制备工艺简单有效、工作环境可靠、安全性高、适应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发泡剂制备炭泡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7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6185.1

    申请日:2011-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发泡法制备炭泡沫的方法,首先将发泡剂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球磨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按比例加入具有自烧结能力的炭粉末,在无外加压力下搅拌起泡,得到稳定的湿态炭泡沫;然后在烘箱中脱除水分得到坯体炭泡沫;再升温至200~300℃,恒温进行氧化处理;升温到800~1500℃,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泡沫;最后将炭泡沫在氩气保护下升温到2300~3000℃,进行石墨化后,得到高度石墨化的炭泡沫材料。本发明应用对环境友好的发泡剂,并省去制备炭泡沫工艺中的加热加压工艺,不仅节约能耗与成本,而且产品的孔隙率、孔径调节可控,经过干燥脱模的坯体炭泡沫在氧化、碳化和石墨化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形,使炭泡沫密度均匀。

    氧化锌纳米线/聚合物纳米复合能量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648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195887.3

    申请日:2009-09-18

    Inventor: 王现英 杨俊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纳米线/聚合物纳米复合能量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氧化锌纳米线/聚合物纳米复合能量转换器件包括氧化锌纳米线、聚合物、衬底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其中聚合物感应环境信号的变化而产生收缩或膨胀带动所包覆的氧化锌纳米线产生变形,从而产生电信号,将环境中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氧化锌纳米线与聚合物复合结构来制备纳米发电机器件,借助于聚合物的作用使氧化锌纳米线能够将环境中的热能、化学能等转换为电能。

    一种以聚丙烯腈微纳米球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5007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051158.0

    申请日:200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聚丙烯腈微纳米球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纯丙烯腈或丙烯腈及其共聚物单体与去离子水以1∶20~1∶5的体积比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以300~800转/分的转速搅拌30分钟后升温至50~80℃,加入1~90mg/100ml的引发剂反应1-12小时,冷却至室温直接制得或加入添加剂混合后制得聚丙烯腈微纳米球乳液;聚丙烯腈微纳米球乳液经冷冻干燥、氧化和炭化处理后得到多壁碳纳米管。本发明采用聚合物微纳米球为原料制得的碳纳米管纯度达95~99%,管径及壁厚均匀。该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具有纯度高、无需纯化、分散性好和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一种生物玻璃/纤维素复合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141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376359.X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玻璃/纤维素复合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溶解木浆作为纤维素原料,木浆先用NMMO溶解,然后将生物玻璃粉末浸泡在纤维素溶液中进行分散处理,得到生物玻璃/纤维素/NMMO打印墨水;然后将此打印墨水在75℃下装载到三维打印墨盒中进行打印。打印在70℃下进行,将打印出的三维支架浸泡在蒸馏水中,得到生物玻璃/纤维素水凝胶支架;再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生物玻璃/纤维素支架。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玻璃纤维素支架内部结构以纤维素为主,具有高空隙率、高贯通率、优良的力学性能,非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细胞的负载和组织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

    一种MXene/含氮钛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54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47459.8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Xene/含氮钛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多层MXene与三聚氰胺制备含氮钛氧化物/碳材料,再将含氮钛氧化物/碳材料与多层MXene粉末复合制备MXene/含氮钛氧化物/碳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将MXene与MXene衍生物联系运用,在提高整体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具有环境友好、产品利用率高、制作方法简单、高电导率和优异的充放电性能等优点。将此复合材料运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超级电容器存在的充放电性能低、电容保持率低等缺点。

    一种生物玻璃/纤维素复合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14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76359.X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玻璃/纤维素复合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溶解木浆作为纤维素原料,木浆先用NMMO溶解,然后将生物玻璃粉末浸泡在纤维素溶液中进行分散处理,得到生物玻璃/纤维素/NMMO打印墨水;然后将此打印墨水在75℃下装载到三维打印墨盒中进行打印。打印在70℃下进行,将打印出的三维支架浸泡在蒸馏水中,得到生物玻璃/纤维素水凝胶支架;再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生物玻璃/纤维素支架。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玻璃纤维素支架内部结构以纤维素为主,具有高空隙率、高贯通率、优良的力学性能,非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细胞的负载和组织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

    一种制备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5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10707392.8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石墨粉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水中,得到石墨粉的水分散液;步骤2:对石墨粉的水分散液中的石墨粉进行磺化改性,得到表面结合了苯磺酸基团的磺化石墨分散液;步骤3:对磺化石墨分散液进行机械剥离,离心分级,获得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本发明所得的磺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导电性。可以以超高浓度(最高可达100mg/mL)的石墨烯水性浆料的形式储存,不会在储存中发生二次堆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