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5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92852.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16H20/30 , G06F3/01 , G06F18/10 , G06F18/2132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写笔画多任务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记录保存用户信息,选择训练方式以及设置手写笔画运动想象任务的训练范式;脑电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手写笔画运动想象任务和训练范式,采集运动想象时的脑电信号;多任务训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建模,获得离线个性化模型,并采用所述离线个性化模型解码所述脑电信号并进行在线分类识别,获得想象的对应手写笔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为使用者提供单侧运动想象任务、促进运动区神经可塑性诱导康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6967.8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一种多角度同时照明的全息近眼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模块、空间光调制器、分束器、目镜和总控制器;光源模块,用于发射不同角度的平行光,并同时照明且覆盖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的有效工作区域;空间光调制器,加载有全息图,用于对入射的不同角度的平行光进行调制后形成不同角度的衍射平行光,即不同视角的虚拟图像。本发明通过不同角度的平行光照明空间光调制器,经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计算全息图调制并衍射,衍射的图像光经过第二透镜会聚形成不同的视点供人眼观看。这种多角度同时照明的情况,不需要对照明单元进行额外的分时控制,并且当人眼瞳孔大小和位置变化时,始终可以看到清晰的虚拟图像,从而达到扩展眼瞳箱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985594.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与SSVEP的注意力训练系统及方法,包括相机、脑电帽、电脑、机械臂。相机用于采集发送给目标检测模块进行目标检测的视频流;脑电帽用于采集和传输SSVEP脑电信号;电脑包含注意力训练界面、目标检测单元和SSVEP解码单元,注意力训练界面绘制目标框并实时生成对应物品的闪烁块,SSVEP解码单元通过预处理和FBCCA算法对脑电信号进行解码出使用者所注视的闪烁块,将解码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发送给机械臂,机械臂根据指令抓取相应物品。本发明通过自然的人机交互,可进行注意力训练,有效提高选择性注意力和持续性注意力水平,同时也为注意力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借鉴,并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儿童发展等领域的美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53222.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模态疲劳监测与调控的RSVP目标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信号采集帽、脑电信号放大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眼动仪、耳机、电脑、训练系统界面、P300解码单元、NIRS解析单元、眼动数据分析单元和反应时间分析单元。训练人员戴好信号采集帽并打开训练系统界面;显示界面随机显示目标图片与非目标图片,训练人员注视显示界面,信号采集帽采集训练人员的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后进行解码,计算目标识别率,进而评估识别能力;联合评估训练人员的大脑疲劳程度,调节显示界面中图片呈现的频率。本发明能实现多阶段渐进式训练、能够联合多模态数据评估训练人员脑疲劳程度并自适应调节图像呈现频率,能分析目标识别率并评估训练人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48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33971.1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刺激结合脑信号采集同步的一体装置,包括支撑架、近红外采集模块、近红外发射接收探头、紧固绑带、弹性针织脑电帽和经颅磁刺激探头,所述支撑架的左端前额外侧设置有近红外采集模块,且支撑架的左端前额内侧设置有近红外发射接收探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近红外发射接收探头下方的AR眼镜,所述弹性针织脑电帽上开设有圆孔;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右端表面,所述导轨的边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内部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开设有通孔;螺纹管,安装在所述衔接块的上端。该磁刺激结合脑信号采集同步的一体装置,能够保证在晃动头部的时候仍能准确刺激靶区,且可以观察在诱导实验下的大脑活动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332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33972.6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B5/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注射脑电帽导电膏的装置,包括电极固定器,所述电极固定器的外侧安装有贴合于通用脑电帽表面的脑电帽固定环;电极本体,其安装于所述电极固定器的外侧,且电极本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电极固定器的内部;还包括有:橡胶碗,其安装于所述电极固定器的下端,且橡胶碗的内部设置有舌片,并且舌片的上端安装在电极固定器的下端内部;导电膏注射器,其套设于所述电极固定器的一端内部,且导电膏注射器的外表面印制有刻度,以便控制用量;注射器活塞,其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导电膏注射器的内部。该快速注射脑电帽导电膏的装置,可以保证导电膏不会流出扩散,避免电极本体之间出现导通短路,缩短导电膏浸润、降低阻抗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3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26527.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2B27/01 , G02F1/1335 , G02F1/137 , G02F1/139 , G03H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控偏振调制器的全息近眼显示系统及眼瞳箱扩展方法。该系统包括点光源扩束准直系统、光线偏折系统、空间光调制器、目镜、眼动追踪系统、控制器。点光源扩束准直系统发出的平行光经过光线偏折系统控制发生偏折后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空间光调制器加载计算全息图对入射光束衍射调制,调制后的图像光通过目镜会聚到人眼。采用眼动追踪装置追踪人眼瞳孔的位置,通过控制器计算观看焦点位置坐标,计算振幅、相位,编码后生成计算全息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同时控制偏折器件驱动对偏折器件加载相应电压改变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平行光的方向,使全息图衍射光精确地聚焦于人眼瞳孔所在的位置,进而实现二维眼瞳箱扩展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3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93391.7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光源的全息近眼显示系统及眼瞳箱扩展方法。该全息显示设备包括点光源阵列、透镜、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目镜、眼动追踪系统、计算机等。点光源发出的光被透镜准直以后照射到分束器上面,平行光被分束器反射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被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计算全息图调制并衍射,衍射的图像光通过目镜会聚到人眼。采用眼动追踪装置追踪人眼的位置,通过计算机计算点光源阵列中相应位置和相应颜色点光源的发光状态以及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的相应全息图,通过控制点光源改变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平行光的方向,使全息图精确地会聚到人眼所在的位置,进而实现彩色全息近眼显示并有效地扩展了眼瞳箱。
-
公开(公告)号:CN113349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17437.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可扩展的导电膏快速自动注射装置,它包括注射端子、空心软管、电磁泵和控制箱。注射端子一端与脑电帽上的电极孔位连接,另一端通过空心软管与电磁泵的一端连接;电磁泵的另一端与控制箱的储液池连接。本发明通过注射端子的振动实现导电膏的高效、可靠、自动注射;还通过控制箱控制电磁泵实现出液通道数的调整,从而兼容不同导联数的脑电帽。本发明采用机器自动注射导电膏的方法,相比于人工注射,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基于湿电极的脑电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发明采用分布式柔性注射方式,通过软管连接注射端子,在注射导电膏时,受试者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头部,提高受试者的舒适度,属于人性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6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91516.5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EG‑NIRS的目标识别训练系统及方法,包括信号采集帽、脑电信号放大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电脑、训练系统界面、P300解码单元和NIRS解析单元。训练人员戴好信号采集帽并打开训练系统界面;训练开始后,显示界面随机显示目标图片与非目标图片,训练人员注视显示界面,信号采集帽采集训练人员的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给P300解码单元进行解码,计算目标识别率,进而评估识别能力;电脑中的NIRS解析单元用于量化训练人员的大脑疲劳程度,调节显示界面中图片呈现的频率。本发明能够实现多阶段渐进式训练、能够根据训练人员脑疲劳程度自适应调节图像呈现频率、能够根据P300脑电分析目标识别率并评估训练人员能力的目标识别训练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