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冲混合供液电铸系统及高深宽比金属微结构电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1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35399.5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冲混合供液电铸系统及高深宽比金属微结构电铸方法,属精密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电铸过程中施加喷‑冲混合流搅拌模式,解决高深宽比结构微电铸过程中的传质不良问题。其中喷‑冲混合供液的进液口由具有特定倾斜角度的喷液口和水平冲液口组成。特定倾斜角度的喷液口有利于提高电铸过程中高深宽比微结构内部的溶液更新速度,提高微结构内部的离子浓度,从而改善电铸过程中的传质不良问题。水平冲液口有利于平衡高深宽比微结构内部的流速,改善电铸过程中不同微结构内部的传质不平衡。

    一种黄金的做旧处理方法及做旧黄金

    公开(公告)号:CN1124107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205683.6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金的做旧处理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铸金工序、后处理工序和做旧工序,所述做旧工序包括:纯净水中加入三氯化铁搅拌均匀并加热溶解,形成三氯化铁溶液;纯净水中加入二氧化氯A剂并溶解,形成二氧化氯A剂溶液;纯净水中加入二氧化氯B剂并溶解,形成二氧化氯B剂溶液;二氧化氯A剂溶液和二氧化氯B剂溶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倒入三氯化铁溶液里内并加入醋酸,形成做旧溶液,将黄金放入做旧溶液中浸泡。本发明的做旧溶液以三氯化铁为主,将二氧化氯A剂、B剂、醋酸作为增加剂以调节产品做旧出来的颜色浓淡,在黄金表面附着并呈现褐红色。采用本申请做旧方法得到的黄金具有色泽温润、华而不炫、显而不贵的哑光效果。

    多孔固体材料和制备方法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979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80047852.2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提供了包括形成有序网络的多根互连的线(101、102)的多孔固体材料。多孔固体材料(100)的预定体积表面积为2m2/cm3至90m2/cm3,预定孔隙率为3%至90%,且电导率高于100S/cm。多孔固体材料(100)的预定体积表面积为3m2/cm3至72m3/cm3,预定孔隙率为80%>至95%,且电导率高于100S/cm。多孔固体材料(100)的预定体积表面积为3m2/cm3至85m3/cm3,预定孔隙率为65%至90%,且电导率高于2000S/cm。提供制备该多孔固体材料(100)的方法。公开了包括该多孔固体材料(100)的装置。

    基于电场的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995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325294.0

    申请日:2020-04-23

    Inventor: 季鹏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场的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装置包括可沿中轴线转动且可导电的成型转鼓、至少一个光电层、电源和箱体,光电层呈转鼓状且内、外层相互结合的透明导电层和光控导电层,箱体中装有离子液,光电层可转动且部分浸没地设置于离子液中,成型转鼓与所述光电层相对应平行匹配设置,光电层突出于离子液的外侧面上通过光电层的转动附着有离子液层且所述离子液层与成型转鼓的成型表面保持电连接,电源的一极与成型转鼓电连接、另一极与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光束自光电层内部透过所述透明导电层可选择性地照射光控导电层。本发明能够实现形状可控的电沉积和电蚀刻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有利于实现复杂结构模型的加工。

    低温约束电沉积微增材制造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3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48556.9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微增材制造领域,涉及了一种低温约束电沉积微增材制造系统及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微区金属沉积定域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电沉积微槽(7)设置冷却管(9),使冷却管内冷却液的设定温度为‑2℃~5℃,该设定温度高于金属离子水溶液(2)和水基导电溶液(5)的冰点温度。通过低温减缓金属离子运动速率,约束电解液微区在水基导电溶液中的扩张范围,有效减小杂散沉积,提高电解液微区电沉积定域性。同时,低温溶液环境下的电沉积可以改变金属离子沉积形核机制和生长特性,细化沉积金属晶粒,提升微结构的表面质量。

    制备金属叠层材料的电铸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10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55525.6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金属叠层材料的电铸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摩擦辅助电沉积工艺,通过施加矩形脉冲状电流(阴极电流密度在不同值之间周期性切换)的方式制备具有交替粗晶(尺寸为1μm)和细晶(尺寸为100nm)层的铜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07MPa,延伸率为21.7%。由于摩擦辅助工艺能够抑制沉积金属外延生长,促进晶体形核生长,使得仅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和脉宽就可以精确控制各层晶粒尺寸和厚度,展示了摩擦辅助电沉积工艺在制备晶粒尺寸和厚度可控的金属叠层结构方面的潜力,并可拓展到设计和制造更复杂、性能要求更高的金属叠层结构。

    一种摩擦辅助电化学沉积技术的优化装置及其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7601.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辅助电化学沉积技术的优化装置及其优化方法,优化装置包括:环形压力板、阴极、电铸槽、阳极、游离粒子,环形压力板放置于游离粒子区域上方,阴极沉积工作面与游离粒子紧贴,阳极与游离粒子紧贴,整个电沉积部分置于电铸槽内并浸没于电铸液中,本发明涉及电铸领域,通过对游离粒子加压实现对摩擦辅助电化学沉积技术的优化,另外还公开了一种对摩擦辅助加压作用的质量预测和评估的优化方法,改善了摩擦辅助电化学沉积技术的现有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摩擦辅助技术的电铸质量。

    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金属3D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13737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057389.X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金属3D打印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杆、螺纹、套板、圆板、槽板和厚板,所述竖杆的外侧与外壳的内壁上下两侧转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等距加工有螺纹。保证打印机使用时的散热,实现了散热口大小调节,满足散热效果,保证使用寿命,完成挡板的拆卸,操作简单,便于对挡板进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使用,增加打印机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打印机位置固定,省去了与插口对准的麻烦,降低了使用难度,使插杆与玻璃罩外壁的槽口进行插接,完成玻璃罩的位置固定,省去了人为固定的麻烦,便于使用,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

    一种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3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88669.1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仿生纤毛研发的MEMS流量传感器大多采用传统的微加工技术,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其包括电阻应变片、金属基板、金属仿生纤毛;金属基板呈金属箔片状,金属基板的一端固定并形成悬臂梁结构;金属基板上固定的一端为金属基板的固定端,金属基板的另一端为金属基板的自由端。结合本申请提出的MCED制备大规模,高长径比金属纤毛(铜线)的独特优势,发明人提出一种采用电阻应变式悬臂梁结构的仿生纤毛阵列微流量传感器。本申请提出使用MCED方法制作大规模与高长径比的纤毛阵列,纤毛阵列与基底一体化成型,并基于电阻应变原理和悬臂梁结构,制备了仿生纤毛式微流量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