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49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69239.7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电极的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过滤装置、进水池、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和第一自动监测器,其中进水池、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和第一自动监测器连成一个回路,第一自动监测器外接排水管道,废水通过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实现阴阳离子电吸附脱除,通过将集流体采用筒形中空多孔柱状、流动电极液流动方向和废水流动方向相反、电极液中不溶物回用的设计,提高电吸附速率和效率,富集的重金属离子实现资源化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效果稳定、高效,保证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33010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1958.1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底泥越冬蓝藻的原位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属于水环境研究技术领域。所述湖泊底泥越冬蓝藻的原位去除装置包括底部为敞口的反应器,反应器直接安装在湖泊底泥上形成一个封闭的反应器内部环境,反应器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上部放置有吸附材料,所述滤网下部设置有水体扰动装置;所述水体扰动装置包括扰动叶,扰动叶旋转带动水体运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湖泊底泥越冬蓝藻的原位去除装置进行蓝藻的原位去除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蓝藻、氮、磷以及藻毒素的控制与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1830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54636.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强化光催化装置和酸洗池,所述预处理装置与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连通,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分别与强化光催化装置、酸洗池相连通;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加药装置、混凝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搅拌装置设置于混凝沉淀装置上方;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与预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阀门与水泵,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内填充有粒子电极。本发明设计合理,净化效果稳定、高效,能连续运行处理废水,并且能对失效的导电颗粒电极材料进行清洗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49106.5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退水氮磷同步去除装置,属于农田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一两头贯通且上部开口的通水槽,通水槽两端各插接一用于过滤水体中草屑等杂物的粗格栅,通水槽中位于两粗格栅间的位置插接若干滤墙。滤墙前、后端为网状结构,其内部被隔板分隔为多个滤腔,多个滤腔间隔填充Phoslock和钠镁盐改性凹土滤料。通水槽顶部水平插接一上封板,上封板上开有若干透水孔。农田污水经一端粗格栅流入通水槽中,经多个滤墙中的滤料吸附氮和磷后,从另一端粗格栅处排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且投资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均较低。多层滤墙结构使水体与吸附滤料得以充分接触,氮磷去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031392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160553.8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河道排污口的全自动型油污拦截净化装置,包括拦截装置和净化装置,拦截装置包括拦截收集含油污水的曲型管,曲型管两侧固定在塑料板上,通过塑料板将收集装置固定在河岸上,曲型管中间均匀分布收集孔,曲型管里侧和底部分别设置塑料格栅和仿生植物,净化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外壳,外壳内分别设置污水预处理部、超声波处理部和深度净化部,污水预处理部设置塑料挡板,超声波处理部底部设置超声波转换装置,深度净化部包含由河道底泥净化制成的陶粒,外壳底部设置万向轮。该装置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油污拦截,通过拦截装置和净化装置的结合,具有全自动、拦截净化效果好和使用方便可移动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27160U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20963511.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强化光催化装置和酸洗池,所述预处理装置与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连通,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分别与强化光催化装置、酸洗池相连通;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加药装置、混凝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搅拌装置设置于混凝沉淀装置上方;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与预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阀门与水泵,所述三维电极催化氧化装置内填充有粒子电极。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净化效果稳定、高效,能连续运行处理废水,并且能对失效的导电颗粒电极材料进行清洗回收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15909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327271.6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耦合光催化同步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系统,包括沿废水流经方向依次连通的砂滤装置和生物耦合光催化装置;生物耦合光催化装置包括反应器、紫外光源、空心石英管护罩、微孔曝气装置、生物膜光催化载体和支架;反应器底部放置微孔曝气装置,微孔曝气装置上方安装支架,生物膜光催化载体下端固定在支架上,反应器中间固定空心石英管护罩,护罩内放置紫外光源;砂滤装置包括滤料和滤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耦合光催化同步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系统能够实现快速、高效地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整套系统能稳定运行,能耗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83772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206220.8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3/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曝气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黑臭河道治理系统,包括微孔曝气装置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微孔曝气装置用于将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分散到河道水层中,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分解河道水层以及河道底泥层中的有机质。微孔曝气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支架、空气压缩机、输气管以及纳米微孔曝气管网组成;微生物燃料电池由电极、铜导线、变阻器以及数据采集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人工成本低较低,并且有较好的产电能力,对黑臭污泥进行修复的同时进行了资源化利用,与传统沉积物和水质原位修复技术相比不需要额外投加电子供体,所述装置维修简便,运行成本较低,针对黑臭河道的治理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利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894133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22603596.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E02F5/28 , E02F3/88 , E02F3/90 , E02F3/92 , E02F7/04 , E02F7/10 , E02D15/10 , E02B3/02 , C02F3/32 , C02F3/34 , A01G24/46 , A01G24/22 , A01G24/25 , A01G24/12 , A01G24/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疏浚和生态修复一体化装置,包括运输车、船体、沉水植物毯铺装装置;船体设置底泥储存舱,舱底设置吸泥管和绞刀,舱顶设置有提升泵与底泥输送管相接;底泥储存舱后部设置沸石储存舱,舱顶设置有气源设备与沸石输送管相接,舱底设置有下料管;沸石储存舱后部设置沉水植物毯铺装装置,用于将沉水植物毯平稳铺装在河底;所述船体前部设置有综合控制系统、锂电池安装舱和GPS定位系统,船体前端设置有雷达系统。本发明将底泥疏浚和生态修复一体化,可以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加快生态修复进程。沸石和沉水植物毯的快速铺装可以有效解决疏浚过深引起的河道生态损坏和疏浚过程中的底泥扩散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2669314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0740269.4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黑臭水体透明度的进水过滤器,包括连接管和扩充罩,扩充罩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层,过滤层用于阻挡黑臭水体中的大块杂物,扩充罩内安装有滤料结构,滤料结构由若干个呈椎状的基体组成,基体的底部与扩充罩内表面固定连接,尖部伸向或伸过扩充罩的中心轴,基体交错地布置在扩充罩内,使扩充罩内形成有由基体形成的流道,基体上附着有用于去除水中杂质的生物膜,出水口上安装有切割网,切割网用于切割经过出水口的生物膜脱落物,使生物膜脱落物分割为小块,出水口与连接管的一端对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的复氧装置对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防止黑臭水体中的大块杂物进入复氧装置,又具有一定的净水功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