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筒式全自动化蓝藻快速处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53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59547.6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筒式全自动化蓝藻快速处置装置。该装置中,浮筒底部设有电动舵机和螺旋桨推进器,藻液收集仓内的水泵通过吸藻管将藻液吸入收集仓中,处理仓内设有多层处理层,每一处理层内均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处理仓中水泵将收集仓中的藻液吸入处理仓并经各处理层依次进行超声处理,使藻蓝蛋白丧失活性,同时分解藻毒素等藻细胞分泌物和代谢物。控制仓内设有蓄电池、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连接模块,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能,微处理器控制装置工作,定位模块和无线连接模块使工作人员能通过无线终端定位并知晓装置工作状态。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蓝藻爆发后的全自动快速处置,处置效率高。

    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磷的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35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59595.5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磷的吸附装置,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装置中,双层圆筒形成内腔和一圈外腔。装置侧壁、底部、内筒板等均开设渗水孔,外腔和圆锥形下本体中均填充铝改性凹土填料。拱形顶上设置插入内腔的轴杆,轴杆上方设半球体转子,轴杆底端沿周向设若干涡轮叶片。拱形顶位于内腔上方的位置开若干排水孔,且每一排水孔上均设有单向阀。河水经渗水孔进入装置中,水中的磷被填充料吸附,随后干净水汇入内腔。水流驱使半球体转子旋转,带动涡轮叶片旋转,形成内水压,将内腔的干净水通过排水孔排出。本发明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环保节能,能实现原位修复,并能保持长期且良好的磷吸附效果。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用高强轻质陶粒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930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2872.4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用高强轻质陶粒及其生产工艺,高强轻质陶粒是由干化污泥、钙长石、硅藻土以及活性炭按比例混合构成基料,并在基料造粒时根据造粒阶段喷淋I型喷淋液、II型喷淋液得到的高强轻质陶粒,I型喷淋液是以去离子水为基液,且基液中含有3~5wt%的α‑烯基磺酸钠、1.8~2.4wt%聚丙烯酰胺以及0.5~1.5wt%糊精的水溶液,II型喷淋液是以去离子水为基液,且基液中含有5~6wt%的α‑烯基磺酸钠、0.2~0.5wt%聚马来酸酐以及1.5~2.7wt%聚乙二醇的水溶液。本发明通过采用“母核成型阶段”、“母核长大阶段”对I型喷淋液和II型喷淋液的喷淋温度进行控制,使球形陶坯形成均匀的颗粒内部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孔隙度以及强度。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30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0270.7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设备,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除杂;S2、一级深度处理;S3、二级深度处理;S4、循环处理;S5、膜分离处理。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池,位于格栅池后侧的深度处理池,位于深度处理池左右两侧的厌氧池,两个厌氧池远离深度处理池的一侧依次并排设有好氧池和膜过滤池,深度处理池中部设有驱动组件。本发明通过弹性填料转盘、厌氧、好氧生物转盘以及MBR膜组成的多级处理模式,能够对生活污水中的TN、NH4‑‑N、COD等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设置合理的污水和污泥回流量从而提高了净水率,同时利用回流污泥能够将携带有微生物群落的活性污泥重复再利用,对于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均有较高的帮助。

    一种铬污染土壤去除与回收的电动修复装置及连续去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0001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61562.7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土壤去除与回收的电动修复装置及连续去除系统,涉及土壤电动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槽体,槽体内部通过间隔布置的第一镂空隔板将槽体分为土壤室、渗透性反应墙、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内部插设有第一电极棒;第一阴离子交换膜夹设在土壤室和渗透性反应墙之间的第一镂空隔板内,阻隔三价铬离子反向进入土壤室;阳离子交换膜夹设在渗透性反应墙和阳极室之间的第一镂空隔板内,用于在电场驱动下使三价铬离子定向迁移至第一阴极室,第一阴离子交换膜有效阻止了还原过程中生成的三价铬离子可能会因电迁移作用而迁移进入土壤,进而引发二次污染;阳离子交换膜确保了三价铬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至第一阴极室。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30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730270.7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设备,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除杂;S2、一级深度处理;S3、二级深度处理;S4、循环处理;S5、膜分离处理。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池,位于格栅池后侧的深度处理池,位于深度处理池左右两侧的厌氧池,两个厌氧池远离深度处理池的一侧依次并排设有好氧池和膜过滤池,深度处理池中部设有驱动组件。本发明通过弹性填料转盘、厌氧、好氧生物转盘以及MBR膜组成的多级处理模式,能够对生活污水中的TN、NH4‑‑N、COD等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设置合理的污水和污泥回流量从而提高了净水率,同时利用回流污泥能够将携带有微生物群落的活性污泥重复再利用,对于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均有较高的帮助。

    一种农田退水氮磷同步去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70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49106.5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退水氮磷同步去除装置,属于农田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一两头贯通且上部开口的通水槽,通水槽两端各插接一用于过滤水体中草屑等杂物的粗格栅,通水槽中位于两粗格栅间的位置插接若干滤墙。滤墙前、后端为网状结构,其内部被隔板分隔为多个滤腔,多个滤腔间隔填充Phoslock和钠镁盐改性凹土滤料。通水槽顶部水平插接一上封板,上封板上开有若干透水孔。农田污水经一端粗格栅流入通水槽中,经多个滤墙中的滤料吸附氮和磷后,从另一端粗格栅处排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且投资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均较低。多层滤墙结构使水体与吸附滤料得以充分接触,氮磷去除效率高。

    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磷的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778372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433464.X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磷的吸附装置,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装置中,双层圆筒形成内腔和一圈外腔。装置侧壁、底部、内筒板等均开设渗水孔,外腔和圆锥形下本体中均填充铝改性凹土填料。拱形顶上设置插入内腔的轴杆,轴杆上方设半球体转子,轴杆底端沿周向设若干涡轮叶片。拱形顶位于内腔上方的位置开若干排水孔,且每一排水孔上均设有单向阀。河水经渗水孔进入装置中,水中的磷被填充料吸附,随后干净水汇入内腔。水流驱使半球体转子旋转,带动涡轮叶片旋转,形成内水压,将内腔的干净水通过排水孔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环保节能,能实现原位修复,并能保持长期且良好的磷吸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农田退水氮磷同步去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22948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596184.0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退水氮磷同步去除装置,属于农田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一两头贯通且上部开口的通水槽,通水槽两端各插接一用于过滤水体中草屑等杂物的粗格栅,通水槽中位于两粗格栅间的位置插接若干滤墙。滤墙前、后端为网状结构,其内部被隔板分隔为多个滤腔,多个滤腔间隔填充Phoslock和钠镁盐改性凹土滤料。通水槽顶部水平插接一上封板,上封板上开有若干透水孔。农田污水经一端粗格栅流入通水槽中,经多个滤墙中的滤料吸附氮和磷后,从另一端粗格栅处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且投资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均较低。多层滤墙结构使水体与吸附滤料得以充分接触,氮磷去除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