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4594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083188.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漂基准电压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单元,第二电压单元和K倍放大单元;第一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其第一端接地;K倍放大单元,用于将第一电压放大K倍,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其中,K为大于零的常数;第二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二电压,其第一端接入电流源电路,第二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三端连接后作为基准电压的输出端。其使输出的基准电压与温度相关性极低,且其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所需的器件类型极少,极大地减小了设计难度和风险,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4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83188.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漂基准电压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单元,第二电压单元和K倍放大单元;第一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其第一端接地;K倍放大单元,用于将第一电压放大K倍,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其中,K为大于零的常数;第二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二电压,其第一端接入电流源电路,第二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三端连接后作为基准电压的输出端。其使输出的基准电压与温度相关性极低,且其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所需的器件类型极少,极大地减小了设计难度和风险,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64024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1741801.8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7/02 , H01L23/535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结构、功率芯片及供电模块,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输入线靠近输出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输出线靠近输入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子段,每一第一子段在第二方向上的平均宽度,沿第一方向依次减小;第二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二子段,每一第二子段在第二方向上的平均宽度,沿第一方向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线结构在工作时,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置为整体宽度逐渐减小,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整体宽度逐渐增大,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线结构,具有更好的电迁移特性和更均匀的电流下降和上升梯度,最终使得电源线结构具有更佳的电流承载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200730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177761.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结构,包括内核区,所述内核区每一侧排列设置有多个条形的I/O单元,所述I/O单元设置有焊盘区及I/O器件互连区;所述内核区为长方形时,所述内核区每一侧所述I/O单元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内核区长边方向垂直;所述内核区为正方形时,所述内核区每一侧所述I/O单元长度方向均朝向所述内核区,相邻两个所述I/O单元的焊盘区以所述相邻两个I/O单元的中心连线对称设置,其通过改变内核区周侧的I/O单元形状及I/O器件互连区与焊盘区之间的位置关系,解决焊盘限制及内核区域限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89308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674036.8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G3/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驱动电路通过传输线与外部设备连接,其中驱动电路包括M个驱动通道,M为大于0的整数。每一个驱动通道包括:选通电路、滤波电路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滤波电路的一端与选通电路连接,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IO接口连接。滤波电路用于对从IO接口输入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进行滤波。由于在驱动电路中设置滤波电路,故在驱动电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输线受EFT干扰,EFT干扰沿着传输线输入驱动电路时,滤波电路能对EFT干扰进行滤波,防止EFT影响驱动电路的性能。其次,在驱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路能使驱动电路通过EFT干扰测试,提高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200711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138190.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48 , H01L23/488 , H01L23/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片、输入输出结构和垫层,所述垫层包括沿靠近芯片器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组和第三金属层组;所述第二金属层组包括相互独立的导通区、输入输出电源区和输入输出地区,所述导通区分别通过通孔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封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层组、所述输入输出电源区和所述输入输出地区分别与芯片内的防静电MOS场效应管连通。输入输出电源区和输入输出地区被释放出来,分别形成电源和地的走线,减小电源和地的电阻,增强了防静电MOS场效应管的泄放通路,提升输入输出结构的防静电能力;减化了垫层设计,减小了输入输出结构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封装便捷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79868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143413.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漂基准电压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单元,第二电压单元和K倍放大单元;第一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其第一端接地;K倍放大单元,用于将第一电压放大K倍,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其中,K为大于零的常数;第二电压单元,用于产生第二电压,其第一端接入电流源电路,第二端与第一电压单元的第三端连接后作为基准电压的输出端。其使输出的基准电压与温度相关性极低,且其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所需的器件类型极少,极大地减小了设计难度和风险,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444243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722789.6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IPC: H03K1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路及芯片,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开关电路包括隔离开关以及二级开关,所述二级开关的输入端用于与低压模块连接,所述二级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用于与芯片的IO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与所述二级开关串联,使得隔离开关两端的电压以及所述二级开关两端的电压能够保证晶体管的源漏结耐压,以防止电路被高压信号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10201713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049568.7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限可控的开关电源,通过供能电路的输出端与检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流电路用于检测供能电路的输出电流;检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逻辑控制电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检流电路的输出信号,根据检流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MOS管的开启或关断;MOS管的源极接地;MOS管的漏极与供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路设计简洁,无需采用镜像MOS管代替检测电阻,达到精准检测电感电流的目的,通过检流电路直接检测电感电流的方式代替传统电阻检测法,能够降低系统功率损耗高,所以能够适用检测范围更宽,并且通过逻辑控制器控制MOS管开启或关断,实现开关电源恒流恒压的效果,使开关电源工作状态更加稳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01515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633115.4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78 , F24F13/00 , F21V33/00 , F21V23/0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与空调。所述空调出风装置,设置于空调的出风口,包括外层风叶盘、内层风叶盘、调节机构,所述外层风叶盘、内层风叶盘上设有叶片,所述外层风叶盘与内层风叶盘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所述调节机构与外层风叶盘和/或内层风叶盘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调节外层风叶盘与内层风叶盘相对旋转和/或固定动作,使得风叶控制更加灵活,吹出来的风更加柔和,有效解决已有中央空调产品出风量和角度不可控导致的室内制冷不均匀,制冷体验差的问题,避免了冷风直接吹向用户,减少空调病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