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滤膜表面的亲水化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0533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62258.0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滤膜的表面的亲水改性方法属于臭氧接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滤膜的制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臭氧在微孔滤膜表面引发接枝,它选择乙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接枝后再进行皂化水解,形成聚乙烯醇(PVA)亲水基团,选择臭氧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滤膜的表面,所获得的微孔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稳定性也好。它不但克服了单纯臭氧处理时其亲水效果会随时间衰减的弱点,而且可通过控制接枝单体的皂化度得到具有不同亲水程度的亲水性微孔膜。

    二氮杂萘聚醚砜酮类新材料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51469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3124222.7

    申请日:2003-05-01

    Abstract: 二氮杂萘聚醚砜酮类新材料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用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PPES)、或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酮(PPEK)、或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作高聚物,它们的玻璃化温度比一般的商用聚砜高(63~115)℃,同时它们的化学稳定性也很好;它在制膜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纳米材料作为填充剂,以减少膜在高温下条件下的收缩变形。相应地,提出了二氮杂萘聚醚酮类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成型方法及其工艺条件。实验证明:该类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耐高温、耐溶剂、耐酸碱、耐氧化的性能。

    具有加热板的板框式渗透汽化膜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250C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99126356.1

    申请日:1999-12-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板的板框式渗透汽化膜分离器,由支撑板、膜、料液框、加热框、料液框、膜、支撑板依次叠合而成,支撑板包括支撑筛板,支撑板垫和丝网,料液框由框板和左、右二块框垫组成,左、右框垫的端部设有金属压紧片,加热框由加热板和加热板框组成,加热板框置于中间,加热板框中设有隔网。本发明的优点是:分离器内流动状况好,阻力小,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

    一种微孔分子筛填充耐溶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3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652268.3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分子筛填充耐溶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将氟硅油、微孔分子筛、交联剂、催化剂以及溶剂配置成铸膜液,以耐溶剂超滤膜为底膜,将铸膜液均匀的涂覆在底膜上;待溶剂挥发固化后再进一步加热使其深度交联,即得微孔分子筛填充耐溶剂复合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分子筛在分离层中分散均匀,同时分离层与支撑层结合紧密,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抗溶胀性能,用于从混合油中回收低分子量溶剂时,分离效果优异,稳定性强,在长时间运行中分离性能保持稳定。

    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464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23323.1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苯胺溶于盐酸溶液中,加入用去离子水溶解的氧化剂中,反应得到聚苯胺固体材料;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聚乙烯醇溶液,加入聚苯胺粉末,制备共混膜液;将所制膜液刮在预先准备好的底膜上;进行热处理得到所需制备的复合膜,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膜聚苯胺PANI质量百分含量为0.1-3%,聚乙烯醇PVA质量百分比为97-99.9%,在汽油脱硫中,它能高选择性将汽油中的有机硫脱除,克服了现有其他膜材料自身通量低的缺点,能在保持优秀分离性能的同时,渗透通量大幅度增加。

    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用互穿网络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203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282031.2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领域的一种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用互穿网络膜的制备方法。将分子量为200~2000的聚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丙烯酸羟丙脂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成均匀的溶液;将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和偶氮二异丁氰混合成均匀的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按比例混合,超声震荡脱气,搅拌,得到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溶液,然后将其均匀地流涎在聚偏氟乙烯底膜上,再放在烘箱中烘烤,固化后即得到互穿网络膜。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所制备的互穿网络膜对汽油中的硫化物具有较强的选择透过性、能够耐受高温、能够耐受汽油中的复杂组分,克服了现有其他膜材料自身通量低的缺点,能在保持优秀分离性能的同时,渗透通量大幅度增加。

    一种硅烷修饰沸石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811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810116507.8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硅烷修饰沸石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在聚酯无纺布支撑层上刮膜,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得到PVDF多孔底膜;MFI型沸石经各种烷氧基硅烷或氯硅烷修饰后,配制含有MFI型沸石、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剂、催化剂的膜液,在PVDF多孔底膜上刮膜,在室温下晾干以交联完全。现有的无沸石填充PDMS膜对乙醇水溶液的分离性能较差,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均较低。本发明得到的硅烷修饰沸石填充硅橡胶复合膜优先透醇性能优异,当硅烷修饰沸石填充质量与PDMS质量比例为50∶100时,其分离因子α=19.9,渗透通量为J=66.3g/m2h([EtOH]=5wt%,40℃)。

    用于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的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290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27911.7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领域和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的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再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用于酰亚胺化的胺反应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固体材料,将制备的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固体材料研细成粉末状,再配制制膜液,采用制膜液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膜。本发明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步骤简单,容易操作,对汽油中的主要硫化物具有较强的选择透过性。玻璃化温度高,能够耐受高温、能够耐受汽油中的复杂组分。在汽油脱硫中,本发明方法提供的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膜能高选择性将汽油中的有机硫脱除。

    一种液化气脱硫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2682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10023153.7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化气脱硫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偏氟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流涎在聚酯无纺布上,在水中凝胶制成聚偏氟乙烯多孔底膜;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氮二异丁腈AIBN和二(甲基丙烯酸)-缩二乙二醇酯DEGDMA混合均匀,得到的溶液流涎在制得的聚偏氟乙烯底膜上,烘烤固化后即得到所需制备的复合膜,其材料组分为: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占总质量的20%-40%,甲苯二异氰酸酯10%-30%,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偶氮二异丁腈0.1%-5%,二(甲基丙烯酸)-缩二乙二醇酯1%-5%;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具有较强的选择渗透性。

    一种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废水的吸附氧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0387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86981.2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废水的吸附氧化方法,首先向丙烯腈废水中投加絮凝剂水溶液,搅拌,静置,待絮体沉降至容器底部备用,再将废水经过微滤膜或超滤膜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絮体和丙烯腈低聚物,然后调节废水pH值,同时加入活性炭和Fenton试剂,搅拌进行吸附氧化,再采用活性炭滤布对废水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次加入活性炭和双氧水,搅拌进行二次吸附氧化,最后采用活性炭滤布废水进行过滤,滤液采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至中性,本发明提高处理效率,且不受废水COD高低的限制,无二次污染,能耗低,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具有高效、经济、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