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膜电极快速老化与性能评价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30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41458.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快速老化与性能评价试验系统,包括气体供应模块,将CO气体和氢气混合形成混合气,加湿模块和加热模块,分别用于控制气体的湿度和温度;背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膜电极的阴阳极流道的背压,同时排除尾气;膜电极装配模块,用于夹装膜电极,提供膜电极阴阳极气体流道和反应环境;控制分析模块,用于监控整个试验系统的各个电子部件,同时配有电子负载用于控制膜电极的端电位并接收膜电极的电流输出,进而分析膜电极的性能。本发明能够测试评价膜电极在各种环境中的性能,同时能够提供CO杂质气体,模拟各种特殊工况使膜电极快速老化,验证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影响老化程度,从而方便研究膜电极的老化机理。

    一种具有增程器控制功能的混合励磁电机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772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108222.8

    申请日:2019-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程器控制功能的混合励磁电机控制器,包括主控单元、不控整流器和辅助电路;不控整流器将混合励磁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主控单元具有总线通信、电机控制、模拟信号采样、数字信号输入输出、运算分析功能;辅助电路具有滤波、保护功能。本发明中的混合励磁电机控制成本和难度较低;混合励磁电机可根据励磁电流的大小改变气隙磁场,进而改变输出电流和输出扭矩,不仅可以降低增程器控制难度,而且可以为不同工况下最佳工作转速和扭矩的解耦和单独控制提供了支持;本发明混合励磁电机控制器,同时具备控制混合励磁电机和增程器功能,不仅减少了控制器的占用体积,也降低了硬件成本,还节省了增程器的通信资源。

    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71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694139.3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DOC载体、电热丝、绝缘筒、保温筒、车载电源、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排气管、温度控制模块、固态继电器。电热丝螺旋缠绕在DOC载体外表面,并嵌入在绝缘筒的内壁上。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均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连接。温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PWM波形的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而实时控制DOC载体的加热过程。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计算并进行逻辑判定与执行。本发明解决了柴油机排气温度控制中的瓶颈问题,扩大了排气温度控制的范围。

    一种永磁同步增程系统全工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1809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253632.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吴锋 侯珏 姚栋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增程系统全工况控制方法,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启动相比于使用发动机自带的小启动电机启动,发动机点火喷油的标定转速提高,避免了发动机低转速启动过程中油耗排放恶劣的情况;当增程器进入启动工况的第一阶段,永磁同步电机实际扭矩响应目标扭矩,随转速的上升单调递减至0Nm,并将电机切换为发电模式,该过程电机实际扭矩用于平衡发动机阻力扭矩。由于电机目标扭矩和实际扭矩在发动机产生燃烧扭矩之前已降至0,并且电机的控制模式已经从电动模式切换为发电模式,发动机开始发电之后电机实际扭矩作为发动机的负载逐渐增加,转速保持稳定,因此可以保证在发动机输出扭矩突然上升之时,启动到怠速工况的平顺切换。

    用于SCR催化剂动态反应测试的流动反应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832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812182.1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SCR催化剂动态反应测试的流动反应试验装置。现有柴油机SCR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评价通常基于发动机台架或整车测试进行,成本高、过程复杂、重复性差、周期长。本发明的配气系统和加湿系统用于产生模拟尾气流量和关键尾气成分;管道加热系统将模拟尾气进入流动反应器或尾气分析仪之前维持在一定温度,防止水蒸气冷凝和减少氨管道吸附;样件加热流动反应器将SCR催化剂样件加热到试验温度并提供反应场所;尾气分析系统用于采集分析SCR催化剂样件出入口尾气成分。本发明模拟尾气状态具有比实际柴油机更宽的调整范围,还原气体通道采用了基于四通换向电磁阀的高速切换机制,满足SCR催化剂氨存储动态特性等瞬态测试需求。

    一种多功能永磁同步增程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03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3562.5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永磁同步增程器控制方法,保留发动机自带的起动电机,兼容了起动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种起动模式,避免了动力电池出现故障或电量不足时,车辆没法用永磁同步电机倒拖起动的情况;根据增程器实际起停指令、增程器本身功率范围、增程器故障状态、发动机温度、电机输出电压、电机输出电流对外部请求功率进行限制,如此得到的增程器内部实际请求功率更加合理;兼容了发动机转速‑电机扭矩控制模式和电机转速‑发动机扭矩控制模式,应用场合更广;实现了对实际请求功率进行转速‑扭矩解耦控制,并对目标转速和目标扭矩进行限制。

    国六后处理冷却水循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005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200207.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六后处理冷却水循环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总入口接发动机冷却水口,冷却水管引出三个支路,三个支路分别以螺旋形状缠绕在三个冷却区域:DPF区、DPF与SCR之间尾气区、SCR区,且每个支路的入口处具有单独的子电磁阀控制流量,三个支路的冷却水管末端交汇到总管上,经过总电磁阀,作为冷却水管的总出口,与外部出水口连接。本发明可以避免国六后处理系统DPF温度再生时导致温度过高烧融载体,同时可以避免DPF出口温度过高使得后续SCR载体催化剂失效失活快速老化;本发明使得国六后处理系统热管理自由度更加高,温度控制范围更加广而精确。

    一种用于内燃发电增程式电动车的整车能量管理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7589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362483.X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发电增程式电动车的整车能量管理控制器。本发明中的微控制器MCU利用自身功能端口,通过ICE负荷调整电路检测和控制内燃机ICE,通过ISG整流与逆变电路检测和控制起动发电一体机ISG工作;通过蓄电池SOC、驱动需求功率检测电路读取当前蓄电池充放电状态、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放电状态;通过双向DC/DC电路调整增程器和蓄电池两端电压比,优化增程器内燃机运行工况;控制器电源调整电路为控制器中各模块提供所需工作电源。本发明可根据当前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水平和整车驱动需求功率起停增程器、调整增程器输出功率和运行工况、协调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在整车能量管理上实施最优控制。

    一种SCR催化剂粉末快速老化和评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92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13292.7

    申请日:2015-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CR催化剂粉末快速老化和评价装置。本发明包括与尾气管等大的钢管、小样反应装置、温度传感器、第一NOx传感器和第二NOx传感器;钢管的一端与尾气排气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装置;在所述的连接装置上开有主出气孔和围绕主出气孔呈均布的小样反应装置孔,所述的小样反应装置固定在小样反应装置孔内,且位于钢管中。本发明弥补了固定床反应器和模拟尾气试验系统的不足,能够利用模拟尾气试验系统提供的指定温度的尾气进行SCR催化剂的快速老化和初步评价,解决了模拟尾气试验系统只能对整个催化器进行老化的难题。

    一种消除COG组分不稳定性对发动机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51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56212.3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除COG组分不稳定性对发动机影响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一种组分固定的COG作为标准气,通过实验,对发动机各个控制参数进行标定,实现最优控制。外接小罐、与标准气,当COG组分改变时,通过安装在COG车用气罐内的温度、压力、气体密度传感器测量当前气体的温度、压力与密度,通过、与传感器检测实际COG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通过计算得到实际COG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通过与标准COG的各组分质量分数相对比,选择控制策略。根据发动机工况,分别控制实际COG、、与的喷射量。本发明通过COG组分修正算法,对各组分进行修正,提高了COG组分改变时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