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39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663244.6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突变菌株和突变体,包括以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基因为模板,进行易错PCR,获得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文库;将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反应底物添加入含有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将反应液与2,4‑二硝基苯肼进行显色反应,并加入碱溶液及有机溶剂反应,测定吸光度。本发明通过易错PCR构建突变库,并建立以2,4‑二硝基苯肼为显色剂,酶标仪测定OD470为基础的高通量筛选方式,筛选合成洋茉莉醛重组菌株的突变菌株,该方式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的优势,突变株LSQ‑3对于合成洋茉莉醛、对茴香醛以及香兰素的催化效率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436308.0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9/58 , C12N9/64 , C12N15/62 , C12N15/81 , C12N1/19 , C12G1/022 , C12R1/84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蛋白酶高效表达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pPIC9K‑en‑αSP‑acidprotea表达酶活达到5395U/mL,较含有原始α‑信号肽的对照菌株产酶酶活提高了109%,本发明的酸性蛋白在pH 1‑5范围内,该酶能够维持其60%以上的酶活力、20~40℃处理30min剩余酶活在80%以上,可适用于食品、饲料或酿造等行业。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适合工业应用的酸性蛋白酶。
-
公开(公告)号:CN112553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87026.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将编码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GS115中获得表达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本发明构建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在3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发酵产酶活性达到1145U/mL,实现了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高效表达,展现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42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496158.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阿莫西林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包括,混合:将阿莫西林、聚谷氨酸与水混合;滴加:混合后,将阿莫西林、聚谷氨酸水溶液滴加到壳聚糖水溶液中;透析:滴加后置于透析袋中透析。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带负电荷,可以通过表面吸附及其内部氢键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结合药物,且克服了传统化学载药的复杂操作和释放困难的问题,通过静电络合药物实现药物pH响应型释放,实现了药物在胃部释放量低而在肠道释放量高的理想状态。本发明实现负载阿莫西林的纳米颗粒在胃酸条件下释放量低而在肠道生理条件下完全释放,减少了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增加了药物在肠道的缓释时间,提高了药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662130.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及其突变株,其中,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与野生型反式茴香脑加氧酶氨基酸序列相比,319位氨基酸脯氨酸变为丝氨酸,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本发明通过易错PCR的方式,随机突变了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并导入到E.Coli BL21(DE3)中,经过筛选后获得突变重组菌4C7,其合成对茴香醛、藜芦醛的转化速率分别为原始野生型菌株的2.05、2.38倍,更适合用工业生产应用,能够降低成本,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5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866595.2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胡椒醛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在大肠杆菌中导入源于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氧化酶基因。该重组菌能催化丙烯基苯类化合物合成胡椒醛,所生成的胡椒醛浓度可达到9.15g/L。这种重组氧化酶合成胡椒醛的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提取简单的特点,工业生产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7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63210.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和突变株。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与野生型反式茴香脑加氧酶氨基酸序列相比,其75位氨基酸Thr变为Met,331位氨基酸Phe变为Leu,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其合成对茴香醛、藜芦醛、洋茉莉醛、香兰素的转化速率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17、1.39、1.34、1.51倍,在生物法合成芳香醛香料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96158.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阿莫西林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包括,混合:将阿莫西林、聚谷氨酸与水混合;滴加:混合后,将阿莫西林、聚谷氨酸水溶液滴加到壳聚糖水溶液中;透析:滴加后置于透析袋中透析。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带负电荷,可以通过表面吸附及其内部氢键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结合药物,且克服了传统化学载药的复杂操作和释放困难的问题,通过静电络合药物实现药物pH响应型释放,实现了药物在胃部释放量低而在肠道释放量高的理想状态。本发明实现负载阿莫西林的纳米颗粒在胃酸条件下释放量低而在肠道生理条件下完全释放,减少了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增加了药物在肠道的缓释时间,提高了药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17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387997.5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46 , C07D307/5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甘蔗渣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以榨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甘蔗渣为原料,经过粉碎,稀碱预处理,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共同水解,得到水解糖液;利用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水解糖液生产丁二酸,同时在发酵液中添加甘蔗渣水解的残渣,使得发酵可以反复运行,节省种子培养,而且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稀碱预处理后的残液中的糠醛。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甘蔗渣水解残渣的合理使用,减少常规发酵的种子培养环节,节约了发酵成本、提高了发酵效率,同时对发酵设备要求低,不需要对已有的发酵罐做出额外改进,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2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16357.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siodiplodia iranensis菌及其发酵产茉莉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株可以产茉莉酸的菌株DWH‑2,经ITS鉴定为Lasiodiplodia iranensis,该菌已于2017年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288。DWH‑2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5天,转接发酵培养基中静止发酵6~10天,可以产生1500mg/L以上的茉莉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微生物发酵法产茉莉酸的方法,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