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9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031618.9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萘酚两种同分异构体(α‑萘酚和β‑萘酚)的检测方法。方法以氧化石墨烯的高氯酸钠溶液为原料,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电迁移富集和π‑π共轭作用协同富集样品中萘酚异构体(α‑萘酚和β‑萘酚),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检测富集在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α‑萘酚和β‑萘酚。方法利用电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极强导电性、超大比表面积、共轭π体系等优点,利用电迁移和π‑π共轭作用协同富集,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3679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15904.4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31/125 , C12Q2521/345 , C12Q2563/143 , C12Q256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分离RCA合成DNA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 rDNA为一段特异性检测的目标DNA片段,使用特异性探针修饰的磁纳米粒子来结合和分离金葡菌的16S rDNA,不仅利用磁纳米粒子的磁性分离作用,还利用探针和金葡菌16S rDNA间特异性的互补配对作用,从而快速地从复杂组分中分离金葡菌16S rDNA,并有效结合滚环扩增技术合成的DNA酶催化H2O2‑鲁米诺反应系统来实现信号的双重放大和检测。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限达到4.2×101CFU/mL。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89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17001.X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磁纳米颗粒分离富集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线检测的方法。本方法以核酸适配体修饰磁纳米颗粒作为捕获探针,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另一条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为信号探针形成夹心结构。采用毛细管为分离通道、流体拖曳力为驱动力,通过恒定磁场实现分离富集,激光诱导荧光在线荧光检测,根据荧光峰面积变化对金黄色葡萄菌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和检测限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4437.5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辐照快速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颗粒的快速制备方法。发明以硝酸银作为前驱体,L-半胱氨酸作为保护剂,混合后进行微波辐照,生成呈球形或类球形的银纳米颗粒,且银纳米颗粒粒径小,分布均匀,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24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41676.9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食品包装荧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的便携式食品包装荧光物质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样品放在样品台检测窗口处(6),关闭机箱门(7),保持避光条件,激发光源发出波长为254nm或365nm的激发光,通过(2)或(3)旋钮调节光强,聚光后由光纤传输经探头窗口照射到样品上,激发样品中荧光物质产生荧光辐射。荧光被探头窗口中的接收光纤接收,经滤光后传送至检测单元,通过数据处理系统(17),利用USB接口(10)与计算机(18)相连接,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该装置由机箱、样品台、荧光激发光路、荧光接收光路、光纤束、光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059095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79924.3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吸附多环芳烃污染物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石墨烯分散在支撑体材料的前驱体溶液中,然后使支撑体材料的前驱体发生固化反应,即可制成石墨烯复合材料,具体制作步骤及吸附过程如下:(1)准备石墨烯分散溶液;(2)准备支撑体材料的前驱体溶液;(3)将石墨烯分散溶液与支撑体材料的前驱体溶液相混合;(4)引发支撑体材料的前驱体使之发生固化反应,同时加入石墨烯,得到石墨烯复合材料;(5)将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浸泡于含有多环芳烃的溶液中,由于石墨烯与多环芳烃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多环芳烃被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上;利用石墨烯的大π体系和超大比表面积特性,提高对多环芳烃的富集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9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429577.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徐州锡沂康成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纸电极的层叠式电化学传感装置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碳纸CPE作为工作电极替代传统的玻碳电极,并修饰AuNPs和Co‑MOF‑NH2,制备Co‑MOF‑NH2/AuNPs/CPE工作电极,构建具有微型电解池而形成简易微场的层叠式电化学传感装置。本发明层叠式电化学传感装置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时显著提高了Cd2+和Pb2+的响应电流值,在浓度0.75‑35μg/L范围内定量检测Cd2+,检出限达0.11μg/L;在浓度0.5‑20μg/L范围内定量检测Pb2+,检出限达0.07μg/L。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14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078866.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徐州锡沂康成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价有机骨架和银纳米粒子复合碳布电极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选用的碳布电极CC的电化学有效表面积显著大于传统玻碳电极GCE,基于电沉积AgNPs和滴涂COF‑LZU1改性CC电极制备得到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BPA和BPS的同时检测,并进一步应用于塑料包装饮料中BPA和BPS的同时定量检测,线性范围在0.5‑100μM,检出限均为0.15μM(S/N=3),通过比率处理的信号输出显示出比单一目标物响应信号更好的线性相关性。此外,抗干扰性试验显示100倍浓度的离子,等量有机化合物均无明显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5088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9708.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氧化降解固体谷物中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所述固体谷物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等。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对DON污染的以小麦为代表的固体谷物进行处理,将小麦中超过90%的DON氧化降解为其他物质,实现了高效降解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对产物的结构与毒性分析,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DON的产物毒性远低于DON,达到了无害级别。此外,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小麦的营养、色度、粉质等特性均没有显著变化,没有对小麦品质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272049.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膜保护固相微萃取装置及其在检测牛奶中雌二醇的应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Nafion通过溶胶‑凝胶法快速制备基于COF‑LZU1的固相微萃取纤维;然后将纤维放入充满去离子水的透析膜内,构建得到膜保护固相微萃取装置。将该膜保护固相微萃取装置放入萃取液中进行固相微萃取,达到对雌二醇的分离富集效果;萃取完成后,将萃取纤维从透析膜内取出进行顶空衍生化。最后在GC进样口热解吸,将目标物从纤维上解脱进行GC定量分析,可实现对牛奶中痕量雌二醇的高灵敏度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