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994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81433.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薄层金属内衬的柔性微型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该色谱柱包括柔性基底和柔性顶盖,封装在柔性基底和柔性顶盖之间的色谱微沟道,微型色谱柱的下表面设有薄膜加热器,在色谱微沟道内壁沉积有金属内衬,金属内衬上涂覆固定相薄膜。本发明利用金属的高导热性,为固定相薄膜提供一个温度高度均匀的内衬层,使得附着在该薄层金属材料上的固定相薄膜的温度即使在热源快速升温时也具有良好的瞬态温度均匀性,保证了该柔性色谱柱可工作在快速升温模式。同时,金属内衬层很薄,涂覆在聚合物结构的内腔,不会改变结构的整体柔软性,不影响其在可穿戴场景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4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28306.4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MEMS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其结构有三部分,包括:衬底,压力薄膜,固定下电极板,二氧化硅支撑层,悬臂上电级板,支撑柱、密封盖。其中衬底,感压薄膜,固定下电极板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二氧化硅支撑层;第三部分为悬臂上电极板,支撑柱、密封盖,完整传感器结构由这三部分通过键合而成。当感压薄膜受到外部压力时变形,通过支撑柱将悬臂梁向上顶,设悬臂上级板长度为L,支撑柱到支点距离为l,则薄膜受压后位移与悬臂上极板的位移之比为l/L,悬臂梁末端上电极板和固定下电极板之间间距放大,然后通过外部的软硬件测量出电容变化量,转化为压力值。本发明中通过支撑柱结构将悬臂梁末端的电极板将位移放大,增加了压力传感器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5009.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劳铃佳 , 吴杏平 , 闫龙川 , 冯志鹏 , 牛佳宁 , 郭永和 , 蒋从锋 , 刘俊明 , 陈彦琦 , 张攀 , 王洋 , 张宁 , 宋桂林 , 刘雯静 , 蔡心怡 , 赵溪青
IPC: G06F18/243 , G06F9/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任务对应的元数据;基于所述元数据,利用预设任务分类树对所述目标任务进行分类,并得到目标分类结果;所述预设任务分类树中存储有不同类型任务与不同资源预测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调用与所述目标分类结果对应的资源预测模型对所述目标任务进行资源预测,并得到预测目标数据;所述预测目标数据包括:CPU数量、GPU数量、内存大小以及磁盘空间。如此,基于预设任务分类树确定与目标任务对应的资源预测模型,进而进行资源的预测,提高了资源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47973.3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阻力微尺度间距可调软接触旋转式直流摩擦纳米发电机,属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摩擦纳米发电机中摩擦层之间间隙固定导致的因间隙距离不适宜而造成的摩擦阻力较大或者发电机输出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外壳、旋转圆筒结构、膨胀轴结构;旋转圆筒结构内壁、外壁分别设置有内壁功能层、外壁电极,膨胀轴结构包括底部固定体,底部固定体上部连接有上部活动体;还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部固定体、上部活动体铰接,连杆组件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均铰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上粘附有毛发。通过膨胀轴结构可调整动物毛发与电极之间的间隙,减小毛发与电极之间的间距,提高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39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70519.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界面层能级和陷阱调控降低OPD双向暗电流的方法,属于有机半导体薄膜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OPD的阳极界面层为有机‑金属阳极中间层,将15mg/ml的醋酸金属盐溶液与0.3wt%的PEIE溶液按照1:(0.3~20)的体积比混合,覆于导电阳极表面,经100~200℃的热退火处理后制得;醋酸金属盐溶液的金属离子为Fe、Cu、Ni或Co。本发明通过在PEIE中加入醋酸金属盐溶液制得能级可调和富有陷阱的有机‑金属阳极中间层,在改善导电阳极表面的界面接触特性,抑制PEIE与光活性层之间化学反应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载流子阻挡能力,显著降低OPD的双向偏置暗电流,实现双模OPD。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86562.3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快速诱导的纯PEDOT:PSS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以含PEDOT的疏水性核心和含PSS的亲水性外层胶束壳的PEDOT:PSS水溶液为基体,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匀,混匀后将其浇筑在模具中或基板上,干燥后进行退火重结晶,退火过程中利用前驱液和模具或基板之间的粘附性形成平面方向机械约束,得到退火后的干凝胶薄膜,之后重新膨胀成水凝胶,完全除去阳离子活性剂残余得到纯PEDOT:PSS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高导电率、高拉伸性和低杨氏模量,且在潮湿的生理环境中具有优异的机械,电气和电化学稳定性。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高、为生物电子设备制造提供了增强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20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9502.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物联网场景下的基于意图的分层服务匹配方法,针对传统服务描述模型用于物联网中所含匹配信息不足,基于OWL‑S服务匹配算法中匹配等级划分模糊、匹配成功率不高、缺乏非功能属性判断,因此不适用于物联网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物联网场景下的基于意图的分层服务匹配方法,在服务本体中拓展服务意图、服务上下文、服务QoS信息,并通过服务意图、服务上下文、服务QoS的三阶段匹配提高服务匹配精确度,通过QoS匹配为用户优选出最能满足用户当前需求的服务,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定制化、非功能需求,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服务数量下的服务匹配,在全阶段上获得了更高的服务查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7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76300.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7D513/04 , C07D519/00 , C07F7/08 , H01L51/4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吩并噻二唑结构的有机光电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噻吩并噻二唑为中心单元,噻吩类衍生物为连接单元,末端结构为2‑(2‑亚甲基‑3‑氧代‑2,3‑二氢‑1H‑茚‑1‑亚基)丙二腈或2‑亚甲基‑1H‑茚‑1,3(2H)‑二酮;因此具有良好的平面性,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共轭,有利于分子轨道的离域,提高分子消光系数,以及促进电荷的分离与传输。所制备的有机光电分子吸收光谱范围超过1.1μm,有利于光谱的进一步拓展,且保留了高结晶度与高近红外消光系数的优点,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可通过溶液法制备高质量的薄膜。对于开发宽光谱有机近红外光探测器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1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616925.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0L21/0272 , G10L25/03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疏正交网络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设混合语音信号由n个源语音信号混合而成,采集源语音信号,并将源语音信号、混合语音信号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混合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得到复频表示SR并提取其幅度谱矩阵M;构建稀疏正交网络ONN‑SCSS模型;对ONN‑SCSS模型的分离层参数W={W1,W2...Wn}进行正交性与稀疏性约束,使混合语音中不同的源语音在分离层中能映射到不同的子空间;训练ONN‑SCSS模型;利用已训练好的ONN‑SCSS模型实现语音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稀疏神经网络在广泛应用于语音分离的评价指标上,性能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57339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0346.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网关异常状态下的节能通信方法,先将网关异常分为北向接口异常和南向接口异常;然后传感器节点进行了分簇,由簇头来获得网关状态,并将网关状态广播给成员节点,通过减少节点在单位时间内的总无线电发送次数,达到了节约通信能耗的目的,同时通过簇头轮换,实现了各节点能量的均匀消耗;此外,方案能够应用于大规模的物联网场景,通过迪杰斯特拉算法为各簇提供路由方案,从而进一步的减少通信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