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快速微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1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6703.8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快速微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生物炭表面进行酸/碱滴定,获取数据;S2、建立质子消耗模型;S3、编译计算模型;S4、对数据进行拟合计算。通过使用自滴定仪自动滴定,同时记录加入每滴酸/碱变化后的溶液pH,减小了个人误差、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确性。将Boehm滴定法所需的5种标准溶液缩减为两种,将Boehm滴定法测定一次(以两组平行实验记)所需的10次滴定缩短至2次滴定,将测试用时24~30h缩减至1~2h,从而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测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所用测定仪器的成本较低,实验步骤均为称量、溶液配制、pH测量等基本操作,免除大型仪器的使用,试剂仅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可操作性强。

    一种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062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11488100.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涉及一种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间隔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多孔间隔结构主体为板状或筒状,结构主体至少由一层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构成;并且结构主体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中至少有一层为绝缘材质;所述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的孔为开孔且孔径为0.1μm~5mm。本发明间隔结构用来分隔阴极室和阳极室,该结构具有渗流过水能力,维持两侧阴阳极之间的溶解氧、COD梯度和阴阳极离子的导通能力;结构相对于离子/质子交换膜可实现非常低的成本。本发明适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一种异位电子补偿的氢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0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73186.5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一种异位电子补偿的氢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涉及一种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目的是解决电子供体匮乏的硝酸盐污染水体脱氮效率低及速率低的问题。装置由产氢室、脱氮室、阳极、阴极、气体扩散膜和直流电源构成,产氢室和脱氮室之间通过气体扩散膜间隔;或包括气体扩散装置;气体扩散装置设置在氢气输送管道的出气端。本发明装置异位地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产生的氢气进行氢自养反硝化,打破了反硝化时对电极间距的固有限制,总氮去除率可提高,阳极回收的电子的利用率提高,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

    一种Bi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380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040789.6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一种Bi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高效的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i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微纳级单质金属铋催化剂存在产甲酸法拉第效率低的问题。Bi催化剂为Bi单质,且Bi催化剂的形貌为纳米树枝状。制备方法:一、配置硝酸铋溶液;二、电沉积;三、清洗、干燥,得到纳米树枝状的Bi催化剂。优点:一、树枝状结构的Bi催化剂。二、具有高稳定性、长寿命、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树枝状结构的Bi催化剂。

    一种薄层多孔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93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64729.6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一种薄层多孔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易于复合,导致氮化碳光催化活性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降解的问题。制备方法的:一、干燥;二、研磨混合;三、密封;四、烧结,得到薄层多孔氮化碳光催化剂优点:提高了氮化碳的光催化活性,对磺胺甲恶唑抗生素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薄层多孔氮化碳光催化剂。

    基于生物电化学的反向电渗析系统原位还原二氧化碳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0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15639.7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基于生物电化学的反向电渗析系统原位还原二氧化碳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在阴极还原二氧化碳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污水中的化学能和浓淡水的盐差能原位还原二氧化碳的设备。设备包括阴极室、反向电渗析装置、阳极室、二氧化碳出气管、阴极参比电极、二氧化碳进气管、阴极工作电极、外接电阻、阳极工作电极和阳极参比电极;二氧化碳出气管、阴极参比电极、二氧化碳进气管和阴极工作电极设置在阴极室,阳极工作电极和阳极参比电极设置在阳极室,连接外接电阻的导线将阳极工作电极与阴极工作电极连接;反向电渗析装置设置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使用方法:一、阳极微生物的培养;二、准备阶段;三、正常运行。

    利用发酵酵素快速制备寒区烟草废弃物有机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509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726846.8

    申请日:2015-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酵素快速制备寒区烟草废弃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果蔬垃圾切碎后,按红糖、果蔬垃圾、烟草废弃物、水的质量比为1:3:0.1~0.3:10的比例混合;密封发酵3个月以上,发酵第一个月内需要每天排气并把浮在液面上的果蔬摇晃进发酵液内,使其浸泡在发酵液中充分发酵,制成发酵酵素;将烟草废弃物堆肥物料进行预热处理,温度为20?30℃;将得到的发酵酵素加入到预热后的烟草废弃物堆肥物料后进行发酵;堆肥过程中每3?5天翻堆一次,堆肥时间3?4周,得到有机肥。本发明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量大、腐熟快、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原位利用的硫酸盐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927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142689.7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E70/20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原位利用的硫酸盐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含硫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中生成的单质硫附着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极板上,影响阳极的生物电化学性能、且单质硫难于回收的问题。本发明系统由硫酸盐还原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电池升压模块系统和电化学硫氧化系统构成,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电能,输送至电池升压模块系统进行贮存和转化,利用来自升压模块储存的电能驱动电化学硫氧化系统,将S2-转化为单质硫。本发明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条件方便等优势,并可有效的回收单质硫资源,是集污水处理、能量、资源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处理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复合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65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60686.4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复合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产能的有效回收效能低以及出水不达标的问题。该复合系统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储水箱和高位水槽,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水管与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相连,其中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U形隔板与固定框之间夹有辊压阴极,碳纤维刷阳极穿过阳极孔插入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在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产能的原位利用,废水中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以电能的形式得到释放,并经过曝气生物滤池的好氧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一种以玉米秸秆和废弃烟叶为原料共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9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30414.7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C12P7/10

    Abstract: 一种以玉米秸秆和废弃烟叶为原料共发酵制备乙醇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乙醇的方法。本发明的发方法为:首先将废弃烟叶进行糖提取及纤维素水解,过滤收集滤液;玉米秸秆经水热预处理,过滤收集固相物,将二者收集的物质进行同步糖化发酵,即完成。本发明选用水热预处理法作为预处理手段,移除玉米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减小半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阻碍并在玉米秸秆中富集纤维素;通过含有纤维素酶的缓冲液提取废弃烟叶中的可发酵单糖并水解废弃烟叶中的纤维素,固液分离后获得含糖滤液;最后以存在可见自由水的固液比(15:85,w/w)混合水热预处理后玉米秸秆和废弃烟叶提取液进行同步糖化共发酵获得高浓度(≥45g/L)的乙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