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37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385042.0

    申请日:2019-12-28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人工浮岛技术仅依靠植物吸收作用通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理效果,现有强化方法中生物菌剂活性维持时间短,生物填料接触面积有限,能耗高的问题。方法:在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构建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由浮体材料层、基质材料层、植物和电子传导材料组成;电子传导材料由电子受体材料、电子供体材料和导体材料组成,电子受体材料和电子供体材料通过导体材料连接电路装置形成闭合电路;浮体材料层上下各设置一层基质材料层,并设置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植物。

    一种强化型浮动生物生态系统及其在受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77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7813.8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一种强化型浮动生物生态系统及其在受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属于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强化型浮动生物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生态模块、电子受体模块、电子供体模块、电子传导模块和外电路模块;所述电子受体模块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生物生态模块上,所述电子供体模块固定于受污染水体下的沉积物中并通过电子传导模块与外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电路模块固定在生物生态模块上,所述外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与电子受体模块连接。本发明构建了模块化、组装方便的强化型浮动生态系统,实现对受污染天然水体和沉积物的同步强化治理,具有效率高、构型灵活、能量回收且易施工维护的优点。

    一种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062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11488100.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涉及一种电化学系统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结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间隔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多孔间隔结构主体为板状或筒状,结构主体至少由一层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构成;并且结构主体中的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中至少有一层为绝缘材质;所述大孔径多孔间隔材料的孔为开孔且孔径为0.1μm~5mm。本发明间隔结构用来分隔阴极室和阳极室,该结构具有渗流过水能力,维持两侧阴阳极之间的溶解氧、COD梯度和阴阳极离子的导通能力;结构相对于离子/质子交换膜可实现非常低的成本。本发明适用于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活性氧携带氧化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78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788946.4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性氧携带氧化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活性氧携带氧化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所述活性氧携带氧化剂中的活性氧质量含量为19~24%。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活性氧携带剂作为氧化剂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该氧化剂呈粉末状,储运安全性高。活性氧携带剂溶于水能够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氧化剂利用率高于同类型的过氧化物,修复效率基本不受环境酸碱度影响。同时仅通过添加氧化剂,便可实现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相对于过硫酸盐和高锰酸盐,活性氧携带剂不会产生氧化剂残留,副作用小,几乎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种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修复装置对水体和底泥同步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5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59587.1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修复装置对水体和底泥同步修复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提供的修复方法不同于传统强化传输氧气或硝酸盐等电子受体进入底泥的方法,而是能够在一个装置的纵断面依次形成好氧和厌氧两个反应区,厌氧区(底泥)中污染物的电子以泥水两相的氧化还原电位差为驱动力定向泵出至水体,因此,底泥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可分别进行污染物氧化降解和还原降解,从而实现水体和底泥的同步修复。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3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85042.0

    申请日:2019-12-28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人工浮岛技术仅依靠植物吸收作用通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理效果,现有强化方法中生物菌剂活性维持时间短,生物填料接触面积有限,能耗高的问题。方法:在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构建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由浮体材料层、基质材料层、植物和电子传导材料组成;电子传导材料由电子受体材料、电子供体材料和导体材料组成,电子受体材料和电子供体材料通过导体材料连接电路装置形成闭合电路;浮体材料层上下各设置一层基质材料层,并设置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植物。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碳基电极材料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7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86761.3

    申请日:2017-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91 H01M4/96 H01M8/16

    Abstract: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碳基电极材料的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碳基电极材料的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极材料预处理方法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碳基材料清洁;二、高温氮掺杂处理;三、电化学氧化氮掺杂处理;四、碳基电极材料的表面部分疏水处理;五、碳基电极材料的热相变处理。本发明碳基材料组合式预处理方法以低成本,易操作为基础,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预处理耗材和设备。本发明碳基材料组合式预处理方法可适用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生物阳极和生物阴极。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碳基电极材料的预处理领域。

    人工强化生态床水体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94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32772.0

    申请日:201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C02F3/325 C02F3/34

    Abstract: 人工强化生态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修复方法使用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差,系统内微生物附着量有限,处理污染物吸附效率低,占地大、植物收割难和堵塞的问题。方法:在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的缓流区构建强化型生态床,强化型生态床由基质材料、填充材料及植物构成;或将基质材料与填充材料均匀混合,然后将基质材料与填充材料的混合物投加至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的缓流区,或将基质材料与填充材料交替分层铺设于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的缓流区,然后种植植物。本发明用于人工强化生态床水体修复方法。

    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683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465661.1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燃料电池修复河道及湖泊污染水体和底泥繁琐,成本高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装置包括阴极、阳极、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充放电装置。方法:将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的阳极置于受污染底泥中,阴极置于受污染底泥上层污染水体中,使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将阴极和阳极分别与充放电装置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接,运行时间为18d,得到去除污染物的水体和去除污染物的底泥。本发明可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

    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68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65661.1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燃料电池修复河道及湖泊污染水体和底泥繁琐,成本高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装置包括阴极、阳极、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充放电装置。方法:将一种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的阳极置于受污染底泥中,阴极置于受污染底泥上层污染水体中,使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将阴极和阳极分别与充放电装置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接,运行时间为18d,得到去除污染物的水体和去除污染物的底泥。本发明可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和底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