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84968.3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用波形钢板双层衬砌结构,适用于采用钻爆法及类似工法施工的隧道工程,该双层衬砌结构包括波形钢板初衬以及通过波形钢板间连接件与波形钢板初衬连接的波形钢板二衬,两层波形钢板之间采用混凝土填充密实,共同承受围岩压力,所述的波形钢板初衬与波形钢板二衬均由多片预制的波形钢板在环向和纵向分别通过纵向接头和环向接头进行拼装成型。波形钢板初衬采用防水接头,基于波形钢板初衬与初衬和二衬间填充混凝土构成隧道结构的防水体系,波形钢板二衬不考虑防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层波形钢板衬砌结构具有便于模块化预制与机械化拼装、结构刚度大、自防水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599102.2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轴流变仪实现可视化的真三轴水力耦合试验装置,用以对前后两面中心处开设前后贯通预制裂隙的大理石试样进行水力耦合试验,该装置包括由相互对接形成方形密封内空间的两块改性聚碳酸酯板以及用以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向大理石试样加压的双轴流变仪加载组件,所述的大理石试样设置在密封内空间内,双轴流变仪加载组件穿过改性聚碳酸酯板向大理石试样加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真三轴加载、可视化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4501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928588.X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正负弯矩作用下刚度不同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试验模型,该模型包括管片本体以及开设在管片本体内、外表面的多条消减槽,所述的消减槽包括环缝消减槽和纵缝消减槽,每条环缝消减槽和纵缝消减槽内均设有填充体,所述的填充体仅承受压力,在承受拉力时与消减槽侧壁脱开,用以描述管片本体在正负弯矩作用下刚度不同的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拟不同刚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933535.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前预加固‑初衬‑二衬的隧道全断面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隧道掌子面前方进行超前预加固,确保隧道全断面开挖过程中掌子面稳定性,避免分区施工多次扰动围岩;2)采用初期支护智能拼装、智能壁后注浆台车,进行波纹钢初期支护的拼装以及波纹钢与围岩间空隙的壁后注浆填充;3)进行仰拱防水板的铺设、现浇仰拱和仰拱回填,采用二衬智能拼装、智能壁后注浆台车进行隧道其余位置的防水板铺设,实现全包防水;4)采用二衬智能拼装、智能壁后注浆台车,进行二衬预制管片的拼装和壁后注浆,完成隧道衬砌环的施工,实现隧道的全断面建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稳定性高、自动化建造、全断面施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2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594596.5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颗粒多点接触试验装置,用以检测球形颗粒接触点力,该装置包括单球约束夹具以及设置在单球约束夹具下方的多球体约束夹具以及设置在多球体约束夹具上的测量组件,试验用球形颗粒设置在单球约束夹具与多球体约束夹具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粗粒土颗粒多点接触操作、可通过测量计算的到接触点的力、仪器的伸缩性可实现不同粒径的球体试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1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209130.4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的室内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试验组件和注浆组件,其中注浆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可维压储浆罐等,试验组件包括界面剪切仪和由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组成的可注浆的剪切盒体,在储浆罐的顶部设置调压阀、压力表和进浆口,储浆罐的底部侧面通过注浆阀和进浆管连接上剪切盒的注浆管路,通过上剪切盒注浆管路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与结构物接触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模拟研究现场桩基础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对基桩承载机制的影响,并能通过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综合研究二者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桩端后注浆浆液上返机制,为实际桩基工程后注浆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7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861303.1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上下两个剪切盒叠放,下部安置结构物,上部填试验砂土;(2)在试验砂土上均匀开设多排定位孔;(3)再往定位孔内灌满上色砂土;(4)按设计要求对剪切盒施加特定荷载;(5)拆下上部剪切盒的一端,从外到内除去试验砂土,并完全暴露每一排的上色砂土条的形状,采集每一个上色砂土条的剪切变形临界点的空间位置;(6)对获得的所有上色砂土条的剪切变形临界点进行拟合得到空间曲面,即得到所述特定荷载下剪切带的空间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观测结构物表面土颗粒的变形形态,揭示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时剪切带的空间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8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10197.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桩侧后注浆的室内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浆罐和界面剪切仪,推入界面剪切仪的上剪切盒底部设有注浆孔,储浆罐的底部通过注浆阀和进浆管连接上剪切盒注浆孔,通过注浆管将水泥浆液注入设计注浆位置处的试验土体与混凝土接触面,然后通过直剪试验和后续土体开挖观测分析桩侧后注浆桩土接触面理化性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模拟研究现场桩身不同位置处桩侧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机制的影响,并能通过控制不同注浆工况和卸荷工况综合研究其对桩侧注浆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桩侧后注浆的注浆机制,为实际桩基工程后注浆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6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431808.4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竖向抗拉拔作用的混凝土模型桩,该模型桩可以进行室内竖向抗拔加卸载试验及桩侧摩阻力试验,试验数据可靠,采集方便简便,结果能反映桩基实际工作性状。模型桩包括桩头、桩身以及设置在模型桩内部的桩芯,桩头的中部开设出线口,该出线口与桩芯的顶部连通,桩芯包括铝管以及均匀贴在铝管内壁的应变片,应变片连接数据线,所述数据线通过所述铝管的顶端以及出线口引出并连接数据分析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原有该类型模型桩对材料、尺寸等因素的限制,采用混凝土作为桩身材料,能更好反映桩基实际工作性状,为探讨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431799.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桩组合式荷载的室内试验装置,模型桩插设在模型槽内,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模型桩两侧的L形反力梁、位于模型桩顶部的主梁、通过滑轮和钢索与模型桩或主梁连接的加载装置,L形反力梁固定在模型槽的顶部,滑轮固定在L形反力梁上;当加载装置通过滑轮和钢索与主梁连接时,该加载装置对所述模型桩施加竖向载荷;当加载装置通过滑轮和钢索与模型桩连接时,该加载装置对所述模型桩施加水平载荷和弯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多层土中大尺寸多类型桩基模型进行组合荷载试验测试,能够控制水平荷载的施加高度以及调整竖向荷载的对于桩体的偏心,以控制桩身不同位置的弯矩,更好地分析桩基在组合荷载下的承载性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