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推斥电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59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41899.1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推斥电源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主控模块和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显示控制模块、直流高压模块、脉冲开关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以输入设定的参数,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设定的参数输出TTL信号控制直流高压模块以及输出PWM信号控制脉冲开关模块;所述直流高压模块与所述脉冲开关模块相连以配合完成脉冲高压的输出;所述反馈模块与所述直流高压模块和脉冲开关模块相连以实现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反馈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实时参数调整或判断是否出现故障;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显示控制模块、所述直流高压模块、所述脉冲开关模块和所述反馈模块相连以供电。本发明能解决负反馈开关电源的滞后调整问题。

    基于增强视差图及多尺度不确定性感知的可行驶区域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24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79474.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视差图及多尺度不确定性感知的可行驶区域检测方法及装置,获取双目相机采集到道路的双目图像,对双目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视差图;采用表面法向量法对视差图进行特征增强,得到表面法向量图;构建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型,可行驶区域分割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器模块、多尺度不确定性感知模块和解码器模块,编码器模块用于对表面法向量图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向量,输入多尺度不确定性感知模块用于对第一特征向量中的各像素点对应的权重进行重新设置,得到第二特征向量,解码器模块用于对第二特征向量进行解码,得到可行驶区域的分割结果,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度。

    一种CPU组件自动化装配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310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55933.5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PU组件自动化装配设备,机械臂将背板上料机构的背板放置在装配区,再将PCB板上料机构的PCB板移动至装配区与背板进行装配形成半成品一,接着再将经过CPU插槽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合格的CPU插槽移动至装配区与半成品一进行装配形成半成品二,然后将CPU上料机构的CPU移动至装配区与半成品二进行装配形成半成品三,再接着将CPU支架上料机构的CPU支架移动至装配区与半成品三进行装配形成成品,最后将成品移动至成品下料机构进行下料。该装配设备可将CPU组件的装配实现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极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且在装配成成品前可筛选出不良的CPU插槽,以降低成品的不良率。

    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54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20080.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光波导结合的微型光谱器件及光谱分析方法,属于集成光子与硅基光电子学领域。器件包括基板、核心吸收单元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其中核心吸收单元包括光栅耦合器、光波导、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介质层及调谐电极。光栅耦合器与光波导连接,石墨烯吸收层、隔离层与光波导构成空间夹心结构,调谐电极与石墨烯及介质层电连接用于电学信号施加获取。本发明的微型光谱器件将石墨烯材料与光波导进行结合,以串联结构形式对入射光谱信号进行吸收并对光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设计结构在显著提升石墨烯光吸收的同时,实现了器件面向宽光谱信号的选择性吸收及相应光电信号分析重构,对于片上微型光谱芯片和微型光谱设备的开发提供思路。

    一种基于逆向工程的球压试验压痕尺寸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227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141031.2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的球压试验压痕尺寸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气安全标准中用于考核非金属材料耐热性的球压试验压痕尺寸测量方法,方法包括:1)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压痕样品表面,获取压痕样品表面三维点云坐标数据;2)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3)用基于三角网格参数化的B样条曲面拟合方法重建压痕曲面;4)剖切压痕曲面,获取压痕特征曲线;5)测量压痕直径。本发明方法可准确区分过渡压痕区与真实压痕区,精确测量压痕尺寸,测量精度高;采集得到待测压痕样品的点云数据后,通过算法自动完成后续的测量过程,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根据重建的压痕曲面形貌或压痕特征曲线的形态还可判断压痕形成过程中是否发生载荷偏压。

    一种带光学原位检测的石墨烯减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17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68001.5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光学原位检测的石墨烯减薄装置,该装置设有减薄光路单元、激发光路单元、原位检测光路单元、工作台以及计算机等。减薄光路单元发出的第一激光束用于石墨烯的减薄,激发光路单元发出的第二激光束用于激发被加工区域的石墨烯产生拉曼散射。原位检测光路单元收集石墨烯产生的拉曼散射信号,并根据拉曼散射信号2D峰与G峰强度的比值及拉曼峰位置的偏移大小得到被加工区域石墨烯的层数与温度信息。本发明装置可同时对局部不均匀的石墨烯样品进行局部厚度测量与减薄,装置根据实际测得的被加工区域的石墨烯层数,调节激光功率与减薄时间,精确控制石墨烯的减薄层数,从而得到层数均匀、可控的石墨烯薄膜。

    一种快速制备大面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006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98683.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大面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方法,包括1)在透明基底上制备光固化胶;2)将带有光固化胶的透明基底置于靶材上方,激光脉冲穿过透明基底和光固化胶后聚焦于靶材表面;靶材吸收激光脉冲后生成纳米颗粒沉积在光固化胶表面;3)曝光使光固化胶固化以使沉积的纳米颗粒固定在透明基底上;4)在纳米颗粒上沉积金属薄膜,形成金属纳米结构,得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本发明使用脉冲激光将靶材生成的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透明基底表面,并可通过调控靶材与透明基底之间的距离,对纳米颗粒的大小进行选择,可控性好,实现了低成本、高效、快速地制备大面积的SERS基底,且制得的SERS基底灵敏度高、一致性好、背景信号纯净。

    一种层数可控的石墨烯微纳结构快速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47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59904.2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数可控的石墨烯微纳结构快速制备装置,包括激光控制及聚焦单元、温度监控单元、激光光斑监测单元、真空及流量控制单元、六轴精密平移台和气浮隔振平台;所述装置采用激光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实现石墨烯微纳结构快速制备,制备过程可对制备参数: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大小,基底运动速度,气体流量,真空腔腔压,基底局部温度场进行精密调节与监控,从而制备出高质量石墨烯微纳结构。本发明装置通过改变制备参数,可改变所合成的石墨烯的层数,实现层数可控的石墨烯微纳结构的制备;本装置还可以通过改变聚焦光斑的大小制备出不同线宽的石墨烯微纳结构。

    一种双光束快速制备石墨烯图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68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9903.8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双光束制备石墨烯图形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连续激光束与短脉冲激光束同时聚焦到镍基底表面,短脉冲光束在激光脉宽时间内迅速将镍基底表面的光束聚焦区域加热至石墨烯生长温度,汇聚的连续激光束的持续加热使得该区域的温度稳定保持在石墨烯生长温度,进行石墨烯合成;所述装置设有脉冲激光单元、连续激光单元、二向色镜、光束整形与聚焦单元、真空腔、气体流量控制单元及三轴精密平移台,可实现任意石墨烯图形的快速制备。本发明使用较小的激光功率密度便可完成石墨烯图形的制备,有效降低了装置的成本,且由于脉冲激光加热速度快,热影响区小,有效提高了所制备的石墨烯图形的边缘质量及制备速度。

    应用于分布式并网发电前端的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78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13261.0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4 H02M2001/0058 H02M2003/1586

    Abstract: 应用于分布式并网发电前端的DC?DC变换器,涉及DC?DC变换器。设有电源、输出电容、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一箝位二极管、第一箝位电容、第二箝位二极管、第一反馈二极管、第一开关电容、第二反馈二极管、第二开关电容、第三反馈二极管、第三开关电容、第四反馈二极管、第四开关电容、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为三绕组耦合电感,三绕组耦合电感包括一个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采用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提升电压增益,主开关管电压应力降低。利用交错式操作方式使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出电压纹波减少。在耦合电感的漏感作用下,开关管实现零电流开通、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被削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