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功率和功率变化等效性的锂离子电池工况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541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1106252.2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和功率变化等效性的锂离子电池工况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整理得到原始工况数据,假设输入的数据长度为T(s);步骤2:计算原始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和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步骤3:将总工况每(T/200)s划分为一个小区间,称为短时间工况;步骤4:假设输出的数据长度为t(s),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从200个短时间工况内随机选取(200t/T)个,并前后拼接在一起,称为假定目标工况;步骤5:分别计算各个假定目标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与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并计算各假定目标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功率变化值区间概率分布与原始工况的功率区间概率分布;步骤6:将得到的目标工况数据进行简化和规整,运用动态求平均方法,得到最终的工况结果。

    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80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1078237.7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衰退模型参数的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理论计算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推算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分布;最后计算得到待预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及其置信度。该方法优点在于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不存在路径依赖,可以用于估计任意衰退路径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预测置信度。该方法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快速估计,保障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8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78237.7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衰退模型参数的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理论计算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推算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分布;最后计算得到待预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及其置信度。该方法优点在于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不存在路径依赖,可以用于估计任意衰退路径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预测置信度。该方法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快速估计,保障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快速优化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3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73472.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快速优化充电方法。通过建立精准电池模型或设计三电极电池获取电池负极电位;充分考虑电池负极电位状态,以电池负极不析锂时的最大充电电流作为充电电流边界;仿真采用不同数量的恒流充电阶梯数对电池进行充电至一定程度时的充电总时长,根据充电阶梯数对充电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充电阶梯数;以电池能耗、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作为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分阶段优化得到避免电池发生析锂副反应的优化充电电流序列,对电池进行充电。采用该充电方法对电池充电,不仅提高了充电速度,保证了电池充电安全,并且与相同倍率的恒流充电制式相比能耗有所降低,为锂离子电池安全快速和优化充电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种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无损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9917.7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无损分离方法,该方法基于总阻抗和高频感抗和低频扩散模型重构了反映界面动力学的真实阻抗,使用弛豫时间反卷积技术和等效电路对界面的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通过50%与5%SOC的阻抗数据来实现电极界面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无损分离,并在三电极阻抗中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同时,根据电荷转移内阻的变换系数将可分离的SOC的电荷转移内阻转移到对比的SOC,实现了在同一SOC点的特征参数演变规律分析。该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且可靠性高,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极界面动力学无损诊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