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壁厚、焊缝余高及缺陷尺寸的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2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719760.2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不同管道壁厚、焊缝余高及缺陷尺寸的量化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检测装置参数,建立不同壁厚管道下的不同余高焊缝的焊缝缺陷模型;其次,采用仿真方法对建立的模型的磁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然后,提取不同管道壁厚下的不同焊缝余高、不同缺陷尺寸模型的磁场信号并绘制各自对应的信号曲线;然后,判断信号曲线的分布特征,提取各自对应的特征值;然后,根据编写的归一化函数对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归一化后的特征值数据进行反演训练;然后,根据编写的反归一化函数对训练完成的特征值进行反归一化处理;最后,选取随机样本的漏磁信号,验证相关参数的反演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不同管道壁厚、不同余高焊缝和不同缺陷尺寸叠加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量化三者参数的方法。

    一种GH4169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51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558921.X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H4169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包括将GH4169合金电渣锭进行锻造开棒坯、精整、940‑960℃预热、1120‑1150℃加热、润滑,得待挤压棒材坯料;挤压成型:将待挤压棒材坯料以80‑150mm/s的速度挤压得棒材;后处理:包括将棒材进行水冷处理。本发明提供的GH4169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采用锻造与挤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控制预热、加热和挤压速度等参数可减少形变过程中的降温及挤压过程中δ相的析出,显著减小棒材从中心到边缘的温度差,进而保证棒材从表面到中心的晶向均匀,使得棒材的高倍组织晶粒度级差及δ相级差均在1级以内。

    一种消除管道周向励磁漏磁检测时背影磁场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1684.2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除管道周向励磁漏磁检测时背影磁场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周向励磁漏磁检测方法对管道磁化后产生的漏磁场进行检测,确定无缺陷管道和含缺陷管道,采集无缺陷管道的背影磁场漏磁信号的第一径向分量和第一周向分量,以及采集含缺陷管道的第二径向分量和第二周向分量;分别对第一径向分量和第一周向分量进行拟合,得到第一函数关系式以及第二函数关系式;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式和第二函数关系式分别对含缺陷管道背影磁场漏磁信号的第二径向分量和第二周向分量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含缺陷管道的背影磁场漏磁信号的目标径向分量和目标周向分量。由此,实现了消除背影磁场对管道缺陷漏磁信号的影响的目的。

    一种高阻片的电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5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6350.4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片的电阻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阻片进行快速热处理;(2)将经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高阻片进行钝化前预处理;(3)将经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高阻片清洗;(4)将经步骤(3)处理后得到的高阻片进行钝化处理;(5)利用四探针法测量步骤(4)得到的高阻片的电阻值。本发明通过向高阻片氧化层中注入带电离子,中和氧化层中产生的电子,由此避免自然氧化层中带电悬挂键对高阻片电阻测量的影响,从而较为准确的测量出高阻片电阻。

    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721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96709.4

    申请日:2019-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将合金管套在工件上,覆盖整个工件;镶熔:对合金管进行挤压,使合金管与工件贴合,进行缩径、熔合,直至合金管和工件之间产生熔合结界,完成镶熔;裁剪:去掉两端多余的合金管;封焊:对合金管两端进行封焊。本发明提供的包覆焊方法以合金管替代电镀液和合金粉末作为立柱表面耐磨耐蚀材料,通过冷挤压产生塑性变形使合金管与基层碳钢有机融合成一体。在生产全过程中由于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完全无害,对环境也十分友好,且能耗极低,生产流程短,效率高,符合绿色生产的社会发展主题。

    一种减少铝合金焊接气孔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568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75130.4

    申请日:2016-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48 B23K26/60 B23K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铝合金焊接气孔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属于激光复合焊接领域。所述方法通过选用绞股焊丝代替普通的铝合金焊丝,使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对铝合金进行焊接。采用绞股焊丝主要是应用绞股焊丝所特有的旋转焊接电弧形态,使熔池液态金属呈涡流型流动;对熔池内流体产生强烈的搅动作用,有助于熔融金属中气体溢出和有益元素在熔池内的均匀分布,从而减小焊缝缺陷,提高焊接质量。采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接气孔的产生,本发明操作简单便捷,没有额外复杂的设备。

    一种Al-4.5Cu-xSc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80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208338.X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4.5Cu‑xSc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按质量份计,称取4.5份纯铜颗粒、94.5‑95.5份纯铝颗粒和0‑1份纯钪小块,置于耐高温石英管中,将石英管放入真空高频感应熔炼炉内;抽真空至6×10‑3MPa,炉内通入氩气,重复该过程2次,加热至800℃,保温1min,降温冷却至300℃,反复熔炼3次;炉内冷却2min,放气,取出样品进行空冷,待合金试样彻底凝固后得到铸态Al‑4.5Cu‑xSc合金;将Al‑4.5Cu‑xSc铸态合金进行分级均匀化处理及非等温‑等温时效处理得到Al‑4.5Cu‑xSc合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元素Sc改变Al‑4.5Cu耐热铝合金硬度的制备与热处理方法,获得了组织结构稳定且硬度明显提升的含Al3Sc及Al2Cu两种强化相的Al‑4.5Cu‑xSc合金,可适应现在特种行业对于耐热铝合金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