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970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19416.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中的出口接管,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吊篮筒体和吊篮筒体出口接管,还包括出口接管内套管,出口接管内套管设置于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内,并且出口接管内套管的侧壁外径与压力容器出口接管的侧壁内径相同,出口接管内套管包括设置有法兰端面的法兰端和与吊篮筒体出口接管相连接密封的连接端,法兰端面上设置通孔,通孔内穿过紧固装置连接法兰端面和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在压水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中,通过上述出口接管连接方式的安装,保证了吊篮筒体出口接管和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处旁通流道的密封,确保该处不存在旁流,达到了整体水力试验要求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632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12297.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12 , G21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可视化窗口,高速摄像仪,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可靠性高,具有测量范围全面、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强、实时响应快、分析和处理能力强等特点,为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及相关系统的科研和过程试验提供了高质量的测量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8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05584.7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包容在反应堆压力容器(1)内部,包括堆芯支承下板(2)、流量分配装置(3)、支承柱(4)、能量吸收装置(5)、防断底板(6)和涡流抑制板(7)。本发明通过流量分配装置上设置合适大小、数量、形状和位置的圆孔,实现了冷却剂进入堆芯前很好的分配效果,减少了沿程阻力损失,满足了邻近组件的入口流量分配偏差允许值、最大平均流量等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2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00.7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4 , G21C5/02 , G21C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包括上部支承法兰、吊篮筒体法兰、以及位于上部支承法兰与吊篮筒体法兰之间的压紧弹性环,压紧弹性环的轴向截面为C型,C型包括彼此平行对称设置的上臂和下臂,以及衔接上臂下臂的弯部;上臂下臂的自由端指向压紧弹性环的中心轴;上臂自由端的上表面与上部支承法兰紧密接触,下臂自由端的下表面与吊篮筒体法兰紧密接触。本发明既能满足安全功能又不受摩擦系数(或接触面情况)影响的新型压紧弹性环,将对反应堆寿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12331.2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其在内壁筒体和外壁筒体之间设有几字型结构的管束套筒,传热管束布置在管束套筒和内壁筒体之间;管束套筒包括管束套筒的外筒和管束套筒的内筒,管束套筒的外筒和管束套筒的内筒在顶端封闭连接;在外壁筒体的下段开设蒸汽接管,在外壁筒体的上段开设给水接管,并且给水接管延伸至管束套筒的外筒;管束套筒的外筒在底部与外壁筒体连接形成连接段,并且连接段位于蒸汽接管以下。本发明结构一方面平衡了管束与外壁筒体之间的热膨胀,另一方面使给水接管位于较高位置,从而在接管破裂时具有较高的蓄水和事故缓解能力。管束套筒结构实现给水和蒸汽的实体隔离,提供给水分配空间和蒸汽缓冲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374521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64895.1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22B3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初级分离器。通过设计两级分离,即内套筒内设有带有导向的旋叶片,外套筒内设有导向锥和带钩波形板,使使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水混合物离开管束后,先进入第一级分离,然后进入第二级分离,使汽水混合物首先经过带有导向的曲叶片后,汽水混合物得到离心加速度使部分水甩到筒壁,被分离出来,然后使汽水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进入带钩波形板,带钩波形板将对汽水混合物再次进行分离;通过设计旋叶片和带钩波形板,使离开初级分离器的蒸汽湿度在20%左右,汽水分离效率较高,从而能够保证汽轮机长期正常工作的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分离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990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14280.8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干燥器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中使用的蒸汽干燥器。它包括疏水管、疏水槽、顶板、封板、流水床、推板、盖板、波形板、安装螺栓和压紧螺栓;所述的顶板、封板和流水床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容腔,在所述的容腔的下部连接有疏水槽,在所述的疏水槽的下部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的波形板的尾部有尾钩,在波形板上还焊接有挡水沟,所述的挡水沟为折板状,所述的波形板为六个波峰形式的波形板。使20%湿度的蒸汽进入干燥器分离后能得到湿度≤0.25%的蒸汽,干燥器采用分离性能更高的分离元件,带尾钩和挡水沟的波形板。本干燥器体积较小,汽水分离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9C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94115554.4
申请日:1994-09-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工学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测温热电偶插装机械手,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能水平转动和径向移动的立式机架、设在机架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架和设在升降架上的导引管、导引轮和由气缸驱动的辅夹爪、导管夹爪及可升降的滑架,滑架上设有由气缸驱动的主夹爪。利用本机械手可方便准确地插装任意位置上导管中的热电偶,插装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是核电站反应堆测温装置良好的安装和检修专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107611.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反应堆的测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棒位测量装置和方法,采用旋转变压器监测电机转子转动角度的闭环伺服控制,根据螺旋传动副螺距将电机转子角度折算螺杆上升/下降的距离,得到控制棒的棒位。同时采用一个棒位探测器实现棒位控制系统的零位标定,并在运行中识别芯杆上的多个棒位触发元件,可以直接得到控制棒组件实际位置,每个实际位置都可以校准通过电机转角测量的棒位。棒位控制精确度≤1mm,结构简单紧凑,引出线少,在高温、高辐照的堆内环境下,可实现反应堆各种工况下对棒位的精确测量也是反应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