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65488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0969658.4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 E21F1/08 , E02D29/045 , E21F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结构由进风口、出风口、通风区间段构成。沿综合管廊纵向,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台射流风机。射流风机与综合管廊之间安装阻尼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通风口设计方案的前提下,明显增大通风区间长度,减少通风口数量,从而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其特点在于若干射流风机有效弥补了由于通风区间加长所造成的气流压头损失。此外,射流风机具有良好的抵抗自身振动和地震振动的能力。本实用新型适用条件广,在正常通风和应急状态下,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良好的通风和排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8604629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0999634.6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设有燃气舱室综合管廊的通风口,综合管廊包括燃气舱室和至少一个非燃气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内设置中板,在所述中板下方,各舱室通过隔墙隔开,位于所述通风口下部位置设置防火隔墙及常闭防火门,将各舱室分隔成两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在所述中板上方,在燃气舱室和非燃气舱室间设置混凝隔墙,将通风口分隔成两个通风空间,分别布置通风设备。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规范“燃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离不应小于10m”的要求,极大的减小了通风节点的数量;同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整个节点长度仅有21m,在控制裂缝、沉降以及预制拼装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879079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30003.6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穿墙管止水结构。其包含:顶撑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顶管管节外圈,其另一端连接壁板预留洞口内圈,用于控制顶管管节与壁板预留洞口间的间隙;第一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内,用于填充顶撑组件内的渗水通道;第二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之间,用于填充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间的渗水通道。其优点是:顶撑组件的特殊结构使得顶管管节与顶撑组件的各法兰之间的间隙为一个固定值,可以让密封组件的安装更加容易,切实发挥防水的作用,起到最佳的止水效果;本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管道空隙,且各部件均可更换,确保永久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04139203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27558.0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10 , E02D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在高水位液化地区发生变形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地下综合管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两侧具有基坑围护体,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下以及两侧壁板外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砂石排水通道和竖向砂石排水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地下综合管廊两侧打设的基坑围护体可以有效的减小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侧向扩展引起的管廊水平变形;抗剪连接键将地下综合管廊与基坑围护体连成整体抵抗地下水浮力,避免土体液化后管廊的竖向变形;在管廊四周包围的砂石垫层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液化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排出;管廊顶部和底部铺设的柔性土工合成材料层可以快速的排出地下水,减轻土体液化后管廊上浮产生的竖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2466577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73476.4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土体摩阻力消除装置,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内管外壁处形成密封圈限位部,密封圈限位部处套接有可滑动橡胶密封圈,本专利技术采用玻璃钢管结合橡胶密封圈形成可靠的双管构造,该构造能够阻止施工期间泥浆进入双管之间的夹层,内外双管实现无摩阻力滑动,从而使双管之间的摩阻力得到消除,消除摩阻力的性能以及耐久明显优于钢套管,经济,环保,节能,该套装置利用玻璃钢的材料特性,质量轻、强度高,表面光洁度高,摩阻力小,施工过程中吊装,定位便捷,同时玻璃钢管的耐腐蚀性能后,对于桩基的长期使用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74136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014432.7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拼接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明挖装配式地下通道环间拼接缝构造。预制构件角部开设缺口,拼装后形成凹口,凹口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表面设置网织增强结构,网织增强结构设置于预制件小凹槽内;预制纵向钢筋外伸,于混凝土内形成搭接结构,预制纵向钢筋外层设置环间受力钢筋;凹口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条;于预制构件接缝处设置橡胶板,于接缝靠近现浇混凝土一端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条,于橡胶板下方设置密封胶;预制构件内部设有预应力套筒,预应力套筒内设有预应力钢筋,预制构件设有钢套筒,钢套筒设有抗剪钢筋,抗剪钢筋兼用做拼装过程中的定位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拼接缝不均匀变形以及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367397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0618559.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1D19/00 ,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预制装配的构筑物,多层预制装配的构筑物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综合管廊、夹层隧道空间和桥梁;综合管廊包括沿着纵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件,夹层隧道空间包括沿着横向依次连接的第二预制件,且第二预制件叠设于第一预制件上方;桥梁包括桥梁柱和桥梁板,桥梁柱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预制件的上侧,桥梁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桥梁板。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大断面多层综合管廊及桥隧一体化构筑物分解为数量可控的标准构件或部件,减轻单个标准构件或部件的自重,便于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安装,在建设现场装配建造,实现大型地下构筑物的工业化生产、装配化的绿色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209340888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761765.7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 F17D5/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舱顶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挡气板,相邻两块挡气板之间构成了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泄漏气体探测区段内安装气体探测装置。当燃气舱安全运行时,挡气板不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通风要求。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沿着通风方向或管廊纵坡聚集在挡气板的一侧,便于气体探测器识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安装简易的挡气装置,可优化气体探测器布设策略,减少气体探测器数量,提高燃气舱的安全性。相比于一般综合管廊燃气舱,其设计方法简单,气体探测效果好,成本低。尤其是在燃气微漏的情况下,检测效果将更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163108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84637.5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体内张拉的拼装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内设有供现场拼装的装配孔,所述综合管廊由若干段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所述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边缘设有嵌固橡胶止水密封圈的沟槽,相邻预制构件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可在工厂进行综合管廊构件的制作,能够保证构件的制作质量。在构件上预留供供现场拼装的装配孔,便于在施工现场进行构件的拼装。构件与构件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密封圈,保证综合管廊的防水止水。
-
公开(公告)号:CN202419027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20003932.8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复合采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窗本体处设有采光板,采光板四周形成窗框,窗框处设有橡胶圈,采光板表面设有格栅。此项技术能有效节约能源,将自然照明引入地下管廊,实现自然照明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技术方案,其可直接设置在道路机动车车道、人行道或道路绿化带,具有施工安装方便、适应性强、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等优点,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