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22635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035218.6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该抗承压水体系包括所述基坑的围护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坑底部的不透水层,所述不透水层与所述围护体下部接合以构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的不透水层具体由一定厚度的低渗透性水泥土构成;并通过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来判定不透水层厚度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人工不透水层的强度以及围护体与土体之间的接合形成有效的抗承压水体系,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突涌稳定性计算,可以免除或大大减少降水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48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29314.8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穿墙管止水结构。其包含:顶撑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顶管管节外圈,其另一端连接壁板预留洞口内圈,用于控制顶管管节与壁板预留洞口间的间隙;第一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内,用于填充顶撑组件内的渗水通道;第二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之间,用于填充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间的渗水通道。其优点是:顶撑组件的特殊结构使得顶管管节与顶撑组件的各法兰之间的间隙为一个固定值,可以让密封组件的安装更加容易,切实发挥防水的作用,起到最佳的止水效果;本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管道空隙,且各部件均可更换,确保永久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27531.6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的掘进拼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基坑第一端设置盾构后靠设备,第二端设置U型盾构机;在所述盾构后靠设备与U型盾构机之间设置的中间部件,包含:一个扩张后的千斤顶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段坑槽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本发明有效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的效率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94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70662.5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卫丹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抗坑底隆起体系的稳定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坑底隆起体系包括所述基坑的围护体、所述围护体之间的支撑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基坑底部的人工加固体,所述人工加固体两端与所述围护体底部接合以构成一体结构;并通过坑底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来判定抗坑底隆起体系的稳定性是否满足工程要求。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人工加固体的强度以及围护体与土体之间的接合形成有效的抗坑底隆起体系,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坑底隆起稳定性判定,可以减少围护体的插入深度,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48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429314.8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穿墙管止水结构。其包含:顶撑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顶管管节外圈,其另一端连接壁板预留洞口内圈,用于控制顶管管节与壁板预留洞口间的间隙;第一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内,用于填充顶撑组件内的渗水通道;第二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的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之间,用于填充顶撑组件与顶管管节间的渗水通道。其优点是:顶撑组件的特殊结构使得顶管管节与顶撑组件的各法兰之间的间隙为一个固定值,可以让密封组件的安装更加容易,切实发挥防水的作用,起到最佳的止水效果;本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管道空隙,且各部件均可更换,确保永久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10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327531.6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的掘进拼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基坑第一端设置盾构后靠设备,第二端设置U型盾构机;在所述盾构后靠设备与U型盾构机之间设置的中间部件,包含:一个扩张后的千斤顶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段坑槽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本发明有效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的效率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226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35218.6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该抗承压水体系包括所述基坑的围护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坑底部的不透水层,所述不透水层与所述围护体下部接合以构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的不透水层具体由一定厚度的低渗透性水泥土构成;并通过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来判定不透水层厚度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人工不透水层的强度以及围护体与土体之间的接合形成有效的抗承压水体系,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突涌稳定性计算,可以免除或大大减少降水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139189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30821.1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卫丹
IPC: E02D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的沉井结构,包括沉井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的外侧具有竖向隔离体,所述沉井的下方具有水平隔离体,所述水平隔离体外缘与所述竖向隔离体之间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能达到基坑工程的各种稳定指标,又能保留沉井自身施工快,造价低的特点,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3213278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24562.5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腋角构造,所述腋角设置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交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腋角的内侧面内凹,形成一折角。本实用新型采用同时改变相交构件厚度的方式形成转角处的腋角体系,利用双向变厚度的方法减小转角处厚度突变带来的应力传递不均匀以及结构体量较大的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78099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09907.3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的掘进拼装结构,在基坑第一端设置盾构后靠设备,第二端设置U型盾构机;在所述盾构后靠设备与U型盾构机之间设置的中间部件,包含:一个扩张后的千斤顶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段坑槽或其与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的组合,或者一节或多节管廊预制段。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的效率及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