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附加阴极辉光放电冶炼高氮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7760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30763.1

    申请日:2005-10-27

    Abstract: 一种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的用附加阴极辉光放电冶炼高氮钢的方法,在真空冶炼设备内熔池液面的上方设置阳极,在阳极与熔池液面之间设置一个带孔的附加阴极,用真空熔炼方法进行炉料的加热、熔化、精炼及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然后通入含有氮的气体,对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压,使气体中氮原子电离成氮离子,调节电源电压使极间电压达到能维持在异常辉光放电区稳定工作的电压,并使阴极周围形成稳定的覆盖整个阴极表面的阴极辉光区。空间中的氮离子、活性氮原子以及从附加阴极中溅射出来的氮化物微粒沉积在熔池的液面上,并通过液相中的扩散和对流使熔池内金属合金的含氮量提高,从而实现高氮钢的冶炼。

    周期式分级淬火冷却设备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0750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2137614.X

    申请日:2002-10-24

    Abstract: 一种周期式分级淬火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槽体、流体导向筒、螺旋桨搅拌器、升降平台驱动系统、盖板、升降平台、喷嘴(一)、喷嘴(二),其连接方式为:在槽体的一侧设置螺旋桨搅拌器,螺旋桨搅拌器的螺旋桨伸入液面以下,流体导向筒为U型,螺旋桨搅拌器的螺旋桨插入流体导向筒的一个开口,其另一个开口设在淬火件浸入液体后的下方,升降平台驱动系统设在槽体一侧的上方,并与升降平台和盖板连接,槽体设有盖板,在盖板下面设有喷嘴(一),在槽体中的液面上方设有喷嘴(二)。本发明使淬火过程的冷却强度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降低了淬火成本,解决了硝盐和油对大气的污染和生产安全问题。

    工业淬火槽中介质流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0855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2137057.5

    申请日:2002-09-19

    Abstract: 工业淬火槽中介质流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装置对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的具体改进如下:将二个探头固定在架子上,架子的结构为∏形,其开口距离50~200mm。方法具体如下:选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测量仪器;按本发明装置对其进行改进后,在架子与探头的接触面之间涂抹避免产生气穴的介质或粘结剂,将探头与架子的接触面进行防水处理;将改进后的测量探头直接放入淬火槽被测量区域,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探头随流体运动而摆动,待仪表测量数据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就进行介质流速的数据读取。本发明对容器内介质容量和透明度无特殊的要求,适用于测量实际工业淬火槽的介质流速,对淬火油槽设备的均流结构设计等有指导意义。

    气雾强制循环高压气体淬火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0854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3150783.2

    申请日:2003-09-04

    Abstract: 一种气雾强制循环高压气体淬火冷却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向设有强力搅拌风机和热交换器的容器内通入气体和水雾,气体和水雾的混合体在强力搅拌风机的驱动下与热工件进行换热,气体和水雾从工件吸收的热量又通过设置在其中的热交换器带走或通过排风机排出容器,从而实现淬火件快速冷却的目的。本发明气体和水雾相结合明显提高了介质与工件之间的换热系数,可以达到水至静止空气之间的冷却能力,并且冷却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浸液与喷淬组合淬火的控制冷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239717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310123799.5

    申请日:2003-12-30

    Abstract: 一种实现浸液与喷淬组合淬火的控制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淬火槽体的上部一侧的外部设置介质快速注入系统,在上部的另一侧外部设置介质快速回流系统,淬火槽体内部一侧或两侧的设置介质搅拌及均流系统,淬火槽体外部的一侧或两侧设置风机冷却系统,淬火槽体的上部设置能左右移动的上盖板,上盖板上设置喷嘴向下的上冷却喷嘴,载料台固定在淬火槽的上液面与下液面之间,载料台的下部设置喷嘴向上的下冷却喷嘴,淬火槽体与介质快速注入系统、介质快速回流系统和风机冷却系统是联通的。本发明使淬火槽的浸液淬火不再需要结构复杂、成本高和故障率高的淬火升降台,同时也使大尺寸、大重量淬火件的控制浸液淬火成为可能。

    连续式分级或等温淬火冷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232659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2137258.6

    申请日:2002-09-29

    Abstract: 连续式分级或等温淬火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主要包括:浸液淬火槽、热工件落入筒、红外测温仪、喷冷传输带、喷嘴、等温炉传输带及等温炉,热工件落入筒插入浸液淬火槽溶液中,热工件落入筒上口对准加热炉下料口,下口对准快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的初始端位置,喷嘴设置在喷冷传输带四周,喷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的初始端设在浸液淬火槽快速提升传输带上运动平面末端的下方,末端设在等温炉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初始端的上方,等温炉传输带的大部分设置在等温炉加热室内,红外测温仪设在快速提升传输带上运动平面末端上方和喷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区间的上方。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生产安全和淬火件尺寸不受限制的特点。

    钢铁零件表面氧化方法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5093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2151285.X

    申请日:2002-12-12

    Abstract: 一种钢铁零件表面氧化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和环保领域。方法如下:为了在空气加热条件下能自动对零件进行氧化发蓝处理,氧化发蓝处理的同时完成工件的回火处理,采用的设备为空气炉;处理批量零件要获得均匀氧化膜,零件表面应事先经过清理,从220℃-420℃范围内的相应温度获得浅黄色、金黄色、暗红色、蓝色、浅褐色和黑色等氧化膜。本发明替代硝酸盐、碱、酸和亚硒酸等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物品,能自动化进行操作,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排放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同时能大量节约清洗用水。

    控制气氛炉用可装卸的取样和取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42427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310108452.3

    申请日:2003-11-06

    Abstract: 一种控制气氛炉用可装卸的取样和取气装置,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出水管、取气样管、取试样管、水冷套、耐火纤维制品块和长方形垫板,长方形垫板焊于水冷套上,水冷套前端与耐火纤维制品块粘合,取试样管和取气样管贯穿于水冷套和耐火纤维制品块中,并在两端伸出,取试样管、取气样管、进出水管与水冷套密焊。本发明装置可在炉子上合理安置一个或多个取试样和取气样口使用,及时了解炉内或炉子各区段的碳势或氮势,为调节和控制提供依据,确保加工件的质量,同时给操作带来极大方便,也能减少炉体散热损失。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1668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2157723.4

    申请日:2002-12-25

    Abstract: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属于热处理设备领域。本发明在贯通式炉膛中设置双重隔离墙,双重隔离墙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排气口或抽气口,外接排气管或抽气装置,管路上设置调节阀门,在工件淬火下落口淬火管道壁上设置抽/排气管道,并设置调节阀门和抽气泵,抽气泵连接在管道上,在双重隔离墙前后工艺区段和双重隔离墙间空腔分别设置水柱压力计三支。本发明能分区段按工艺要求控制碳势,实现可控渗碳,达到各工艺区段炉气互不串通干扰;亦可通入NH3或预先分解氨气氛等控制氮势完成渗碳、碳氮共渗与奥氏体渗氮或奥氏体氮碳共渗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工艺的优点,大大简化工序和提高生产效率。

    气体渗碳炉废气循环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0110A

    公开(公告)日:2000-04-12

    申请号:CN99116824.0

    申请日:1999-08-31

    Inventor: 张伟民 潘健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工艺流程为气体渗碳炉设有的排气孔,排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CO、H2和N,由除尘与冷凝干燥或CO2吸收干燥装置对H2O和CO2进行吸收、干燥,除掉CO2和H2O,经过阀门和气泵,流量计将气体通入储气罐,用压力表监测储气罐P1的压力,用气泵将储气罐P1中的气体抽出通入储气罐P2,用气压计监测储气罐P2的压力,控制气泵,以保持P1≤P2,P2>P,再将P2的气体经阀门、流量计通入炉内,完成废气的循环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