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41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79170.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轧后在线内壁与外壁实现浸液冷却的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浸液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的两个端板和两个侧板,其中,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溢流口;辊道传输机构,沿浸液槽的纵向轴线布置且贯穿浸液槽,辊道传输机构包括多根平行的辊道,辊道的两端分别从两个侧板穿出;辊道传输机构用于驱动钢管自第一端板上的溢流口进入浸液槽,并自第二端板上的溢流口离开浸液槽;注水系统,用于向浸液槽中注入冷却水,并调节浸液槽内液面高度,当浸液槽内液面高度高于钢管高度时,浸液槽中冷却水自溢流口溢出。本发明解决了钢管在线冷却无法对外壁和内壁同时冷却的难题,能够显著降低设备造价和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97360.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价比高碳低合金马氏体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合金钢材领域,本发明高性价比高碳低合金马氏体钢板成分具体如下(质量分数,%):C:0.55~0.75,Si:1.0~4.5,Mn:1.0~2.0,Nb:0.02~0.06,剩余是铁。相对应的热处理工艺采用退火‑冷轧‑多道次快速加热‑室温水中冷却作为预处理,细化晶粒,提升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本发明通过设计高碳元素含量的马氏体钢,同时通过设计热处理温度参数调整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配比,以及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得到的高碳低合金的马氏体钢性价比明显优于目前常见的马氏体钢。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148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327206.0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定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工艺的方法,包括:第一步、根据合金钢件性能检测部位和具体的性能要求,预测获得要求性能部位的组织构成;第二步、结合材料的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或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得到获得该组织的达到某一温度的最长冷却时间或最小冷却速率;第三步、将合金钢件沿截面从表面到中心划分为控制冷却速度区域和缓速降温区域;第四步、确定控制冷却速度区域水-空交替的次数和每次水冷时间与空冷时间;第五步、确定缓速降温区域水-空交替的次数和每次水冷时间与空冷时间。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合金钢件在避免开裂的前提下获得要求的性能或组织,适用于各种成分合金钢件的淬火冷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14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90158.2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倾斜淬火冷却过程中介质的搅拌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是将钢板板面以与液面平行的方式放置在淬火槽上方的水平放置的料架上,料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料架长度方向一侧为转轴向下旋转一定角度,使钢板以一定倾斜角度浸没在液体之中,并通过上导流板系统、下导流板系统实现钢板上、下板面的介质搅拌;所述装置包括以倾斜方式实现浸液与出液过程的系统、上导流板系统、下导流板系统。本发明的搅拌方法及装置实现了钢板以一倾斜角度浸入介质之中后的介质沿上板面和下板面快速流动,解决了钢板倾斜浸液淬火中对上板面和下板面搅拌困难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41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53958.2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1/6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狭缝喷水实现快速冷却的穿水淬火冷却装置及方法,采用狭缝喷水方式实现快速冷却的穿水冷却,即沿淬火冷却对象的轴向设置喷水狭缝的开口,喷水狭缝的数量采取沿淬火冷却对象圆周设置,通过调节喷水量、喷水压力和开启喷水狭缝的数量实现淬火对象冷却强度和冷却均匀性的调节。本发明与传统装置相比可以提供较高的冷却强度,同时对水质和过滤粒度无特殊的要求,能达到钢筋、棒料、型钢、钢轨获得马氏体、贝氏体或其混合组织所要求的冷却强度。而且,本发明装置冷却强度可发挥的范围大,可以广泛应用在获得马氏体、贝氏体或其混合组织的钢筋、棒料、型钢、钢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62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35557.3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11/00
Abstract: 一种提高淬火介质搅动强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机械搅拌与喷射压缩空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介质的搅拌,机械搅拌和喷射压缩空气同时进行,或按照机械搅拌和喷射压缩空气顺序进行,其中:所述机械搅拌实现淬火介质在设定的速度下运动,强迫介质沿固定路线流动,给淬火区域提供新的介质;所述喷射压缩空气对已经流动的介质进行加速和增加其振动强度,从而实现金属表面形成的蒸汽膜提前消失或减薄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单纯机械搅拌介质流动速度和冲击力弱的问题,同时也减弱了单纯压缩空气搅拌存在导热不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936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47463.2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的钢轧后在线与离线组合的淬火冷却设备,包括:在线淬火冷却设备、离线淬火冷却设备和侧移料机构,在线淬火冷却设备和离线淬火冷却设备之间通过侧移料机构联接,其中:所述在线淬火冷却设备包括主输送辊道,主输送辊道分为一个或多个喷淬区间、以及一个或多个风冷区间,喷淬区间是由主输送辊道的某一段的辊道及其上部与下部设置喷液淬火冷却装置组成的,风冷区间是由主输送辊道的某一段的辊道及其上部与下部设置风机或通风管路组成的,喷淬区间与风冷区间是相邻设置的。本发明解决了较厚轧件的淬火冷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06610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10026435.9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3C8/34
Abstract: 一种预抽真空氮基气氛保护下无内氧化的渗碳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向设有炉内循环风机的热处理炉进行预抽真空至10-100Pa,通入高纯氮气,再将炉温升至900-1050℃,保温后再通入乙炔气进行渗碳,炉膛内氮气的压力为1×105-1.1×105Pa之间,充入的乙炔分压为5000-20000Pa之间。本发明在防止碳黑产生和环保的同时实现工件少无氧化均匀渗碳,又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具有安全性好、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44717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23290.2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保淬火油槽盖,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包括:盖板、轴套、空心轴、圈板、槽体、轴支撑板、金属软管、风机、风道管、齿轮、磁吸、喷氮管、滑动盖部件。圈板联接于盖板下面,盖板与轴套联接并装于空心轴上,2个空心轴通过轴上下支撑板固定于槽体上;半环状的风道管设于盖板下侧并与空心轴联通,空心轴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风机相联;左右两个齿轮分别装于两根空心轴上,并互相啮合;磁吸分别装于左右圈板上,当左右盖关闭时可吸合;左右两个滑动盖部件装于两侧盖板中心方形开孔的左右两侧;喷氮管位于槽体口部附件内侧。本发明可以很好的用于无升降装置的中小型淬火油槽,解决了实际生产中淬火油槽灭火和油烟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492061A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3150782.4
申请日:2003-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雾强制循环高压气体淬火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冷却介质流动均流体、冷却容器、高压气体喷嘴、水雾喷嘴、热交换器、排风机、强制对流风机、安全放气阀,在冷却容器的上部设置强制对流风机,在强制对流风机的下部设置热交换器,在强制对流风机与热交换器的下部设置冷却介质流动均流体,在冷却介质流动均流体与冷却容器之间设置高压气体喷嘴和水雾喷嘴,在冷却容器外壳上设置排风机和安全放气阀。本发明使淬火过程的冷却强度可根据要求在水至静止空气之间调节调节,解决了高压气淬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与高压气淬相比气体的使用成本和设备的造价均有明显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