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预处理提高污泥破解效果并强化后续厌氧消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526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52495.1

    申请日:2009-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预处理提高污泥破解效果并强化后续厌氧消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过重力沉降浓缩后,送入超声波反应器中进行超声波辐照,并投加NaOH。经超声波和NaOH的共同作用后,送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后续的中温厌氧消化;消化产生的沼气经过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和测定甲烷产量。本发明首次将超声波和NaOH联合用于污泥处理,经处理后污泥液相中的溶解性COD浓度提高了约52倍,产甲烷量提高了40.6%。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超声波能耗较高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针对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需在污水处理厂现有的处理设施上做相应改造即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9933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51854.1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池体,池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池体下部为活性污泥区,上部为轻质滤料区,进水管与池体下部的活性污泥区连通,出水管设在滤料区上方。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复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将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相结合,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复合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上层填充轻质滤料,起到良好过滤作用,可防止污泥流失,降低出水悬浮固体浓度;复合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无动力消耗,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47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364.8

    申请日:200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湿地微生物取样、培养、萃取、测定和计算的基本步骤,本发明采用碘硝基四氮唑作为电子受体,基于INT的强电子亲和性取消除氧步骤,培养时间为2h,以乙醇为萃取剂常温提取微生物细胞内的INTF。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INT的电子亲和力大,与氧竞争电子能力强,并可用于检测人工湿地系统中好氧、厌氧及反硝化脱氮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在常温条件下完成萃取过程,避免了高温产生的萃取不完全、萃取剂蒸发等问题;将微生物干重直接测定法与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检测过程相结合,避免了因基质和植物根际生物量不同和取样不均而导致的误差。

    一种集水槽抗浮器
    50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1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4483.1

    申请日:2008-03-11

    Inventor: 张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水槽抗浮器,其特征在于:一块两面均密闭的翻板拍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浮箱连接,浮箱呈锥形,锥形浮箱的顶端设有一根平衡螺杆,该平衡螺杆装有一个配重块;锥形浮箱的两面均为密闭状,锥形浮箱的其中一面与翻板拍门为同一平面。本抗浮器无外加动力,完全依靠重力和浮力实现自动启闭的集水槽抗浮装置,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水处理用圆弧型或指型集水槽的抗浮,可调节所需的抗浮力。空池进水时,当水位高于集水槽底时,抗浮器自动打开使水流入集水槽,防止集水槽上浮,随水位进一步上升到设定位置时抗浮器自动关闭;水池放空时,随着水位下降抗浮器自动打开,放空槽内积水。

    一种出租车候客排队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668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33236.X

    申请日:2008-01-29

    Inventor: 文雅 徐健 晏克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租车候客排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停车场分为排队区和非排队区,排队区设在停车场的出口处;停车场的入口处设有取号机,出租车从该取号机取号,并按照取号的顺序进入排队区;在停车场的出口处设有红绿灯,排队区的出租车按照红绿灯指示进入上客点泊位;上客点泊位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客点泊位的空泊位数;该出租车候客排队系统还包括调度中心,用于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泊位情况控制红绿灯并进行叫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减少废气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可以降低出租车停车场调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

    一种利用生物膜过滤的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8461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117611.X

    申请日:2006-10-26

    Inventor: 邹伟国 张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膜过滤的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方法,在曝气池内设置以不锈钢或滤布作为过滤网的生物膜过滤器替代传统的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其特征在于:生物膜过滤器不锈钢或滤布滤网平均孔径为10~200μm,在滤网上形成生物膜可截留活性污泥,单位滤网水通量可达到100l/h.m2以上,最高过滤阻力可控制在0.5m以下,曝气池污泥可达到常规的2~3倍以上,生物膜过滤器过滤后出水中的磷再经絮凝和沉淀进一步处理达到脱氮除磷要求,生物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阻力增大,水通量降低,此时采用反向冲空气和反冲洗水泵冲洗后,即可恢复生物膜过滤器的正常运行。

    一种直立堤
    50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2811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43403.4

    申请日:200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立堤,它主要包括护底护滩结构,护底护滩结构上设有抛石基床,其特征在于:抛石基床顶面上设置直立堤坝体,该直立堤坝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透空圆筒。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为,1.筒体为无盖无底的框架结构,可以减少筒体底部的浮托力;2.筒体迎水面设置成栅栏条状,消浪效果好;3.筒内空腔局部充填块石形成连续的直立堤,其坝体整体性好,有着较强的抗风浪能力;4.大型设备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施工风险也大为降低;5.造价经济,经济指标比常规潜堤节省10%~20%;6.后期大堤建设时与其衔接方便。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590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16921.X

    申请日:2006-10-08

    Inventor: 温学钧 杨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组合物,其特征为:所述的组合物由橡胶砂、高聚酯纤维、天然纤维、天然矿粉及沥青组成,呈颗粒状,它们的重量百分比为橡胶砂50~80%、高聚酯纤维0~10%、天然纤维0~10%、天然矿粉10~30%、沥青5-15%。本发明的添加粒料易添加,好控制。本发明使橡胶砂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好的附着强度、高密实度、适当的柔性、较低的渗透性和噪声;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久性,寿命长。

    一种浓缩质能转化池
    50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975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116070.9

    申请日:2006-09-14

    Inventor: 许嘉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浓缩质能转化池,其特征在于该污泥浓缩干化池与生物质能转化池连接,污泥浓缩干化池与生物质能转化池连接处设有清水出口,生物质能转化池内种有生物能源植物。本发明充分利用自来水厂或污水厂远期用地或天然河道附近低洼用地建成高效运行的浓缩质能转化池,实现污泥浓缩干化、渗滤液达标排放并将部分有机物转化成可供利用的清洁环保生物能源的目的。

    一种双排围堰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7511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25534.5

    申请日:2006-04-07

    Inventor: 王海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围堰,其特征在于在钢管桩围堰外侧设置一排钢板桩围堰,并在两排围堰之间进行土方回填,并进行加固,形成止水帷幕。本发明利用钢管桩的刚度比较大、钢板桩止水性良好的特点,两者组合使用克服了各自的不足,可以使围堰与深基坑支护结合起来,施工方便,造价合理,经济适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