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91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59893.2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社会网络D2D场景下基于拍卖理论的资源分配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终端用户之间的交互数据,物理条件生成社会-物理关系图;2、建立一种结合社会层和物理层的资源分配模型;3、利用网络交互数据和基于情感分类的语言模型学习计算出用户间的社会关系;4、考虑D2D用户复用不同频谱资源下的传输速率构建拍卖模型;5、蜂窝用户和D2D对之间通过协商形成买家—卖家匹配,并确定拍卖赢家和定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拍卖理论的资源分配方法,实现了蜂窝通信系统和D2D(Device-to-Device)短距离通信的融合,相对于传统的资源分配方法,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资源分配方法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96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075277.6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适合APSK(AmplitudePhaseShiftKeying,幅度相移键控)的非数据辅助频偏估计方法,涉及数字通信系统接收端处理技术,实现接收端对APSK信号频偏估计与补偿。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提高接收端对APSK信号作频偏估计与补偿的精确度,该方法为:接收信号经过根升余弦滤波器处理,对信号做同步处理,包括定时同步,频率同步及相位同步处理。本发明针对频率同步处理,根据APSK信号频率范围,利用M&M算法作频偏粗估计,缩小频偏范围,然后根据精度要求,选择性利用Fitz算法重复n次作频偏细估计,最终得出精确的频偏值。完成同步处理后,进而做判决及星座图解映射输出。本发明针对APSK信号频偏估计与补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997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329646.8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8G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口的V2P避免碰撞方法,其包括:一、确定博弈的参与者为车辆和行人,并将参与者分来,定义他们的通行策略集;二、分别求取路口车辆和行人的过街延误和风险支付建立V2P博弈模型;三、在延误、风险支付的基础上加入交通奖罚支付提高车辆的让行率;四、改进SEIR病毒传播模型,建立IEVRI模型分析交通参与者的心理,证明引入交通奖罚的必要性。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交通流中的人流量、车流量,人车从决策区到冲突区域的距离、速度,单位批次过街行人数量相对的势,再加入交通奖罚因素,建立V2P博弈模型,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保障了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76080.4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56 , H04L27/2663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IEEE802.11a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帧同步方法,涉及通信技术,实现接收端基带信号多突发帧的帧头和帧尾识别。包括:利用接收机基带信号静默期完成粗同步帧头估计;截取粗同步后最小帧长度,根据最小帧长度里存在短训练序列滑动自相关得到精同步帧头估计;根据帧尾符号到下一帧前的静默期功率突变性,获得帧尾估计;截取帧结尾后的数据重复检测,直到检测完接收信号含有的所有突发帧。本发明利用接收信号自身特性完成接收端多突发帧同步,降低了实现难度及运算复杂度,接收端基带信号多突发帧的帧同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53401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73120.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0014 , H04L27/2003 , H04L2027/00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OQPSK信号解调的相位偏差估计与补偿方法,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为了实现OQPSK调制信号准确载波相位同步,本发明方法包括:依据相位偏差估计方法,对频偏估计补偿后的信号进行四次方去调制,实现相位偏差初步估计;取相位偏差初步估计值进行实际相位区间变换;利用前一段实际相位值和本段实际相位值进行剩余频偏估算,消除剩余频偏影响;对消除剩余频偏影响的相位值进行段间相位跳变点检测,对产生相位跳变的段数进行 相位校正,实现相位偏差准确估计。本发明为突发时间较长的OQPSK信号,段与段之间相位跳变校正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6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244474.6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二维插值有限反馈方法,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端根据导频信息估计与当前数据帧相对应的信道矩阵,而对与后续数据帧相对应的信道矩阵则通过预测得到;根据信道矩阵,按子载波进行分块处理,从而形成反馈数据块;选出与每个反馈数据块四个顶点位置对应的最优码字,并根据最优码字进行时域和频域插值处理,计算与该反馈数据块对应的最优旋转向量;接收端将最优码字索引及最优旋转向量索引一并反馈给发射端,以确定与每个反馈数据块中所有子帧和子载波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实现发射端预编码;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有限反馈的反馈量,并且有效抑制了反馈时延对系统造成的性能损失,提高了系统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34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31168.8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21 , H04B7/0452 , H04B7/06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部分导频复用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属于通信领域。该导频污染减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配置给小区用户的导频序列分为复用导频序列组和正交导频序列组;二、根据用户到目标基站信道大尺度衰落系数的数值特征,将小区内的用户分为导频复用用户和导频正交用户,把复用导频序列组的导频随机分配给导频复用用户,该组导频序列在其它小区复用,把正交导频序列组的导频随机分配给导频正交用户,该组导频序列不在其它小区复用;三、在基站端对用户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接收,通过最大化上行目标小区的总频谱效率求得最优部分导频复用因子,进而以此为基础,实现导频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导频污染得到明显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03665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552039.5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施密特正交化的双码本MU-MIMO预编码方法,属于通信领域;该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根据格拉斯曼空间打包原理构造码本I,再根据施密特正交化原理并考虑矢量间弦距离构造码本Ⅱ,双码本共同存储在基站端和移动台;二:根据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之后遍历码本I中的预编码矢量,选出最佳匹配码字,将该码字的索引和对应的SINR值反馈给基站;三:基站根据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在码本Ⅱ中确定当前的预编码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调度;采用该方法能够使得码本张成的空间更大,并且保证了预编码矩阵的正交性质,保证了对CCI的抑制能力,同时,基站端的用户调度方案,使得用户匹配失败的情况不再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833194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307760.8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快速时变信道下基于对称基扩展模型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高速、中速、低速等复杂信道环境下现有的基于基扩展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不具有良好的鲁棒特性。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对称基扩展模型的信道估计。从频域接收信号Y(k)中提取导频符号Y(p);根据导频符号Y(p),通过基于对称基扩展信道模型估计信道多径时域冲击响应所对应的基系数向量;根据系数向量计算时域信道矩阵,获得信道冲击响应,完成信道估计。该方法复杂度低,是具有高精度的新型快速时变信道估计的方法。本发明能用于各类采用OFDM进行调制的通信系统中进行信道估计,也可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中进行信道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683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11378.3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MIMO系统有限反馈方法,在大规模MIMO有限反馈系统中,基站端采用Nh×Nv维均匀面阵(Uniform Planar Array,UPA),用户端采用线阵。首先,利用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寻找与大规模MIMO水平维信道与垂直维信道相匹配的稀疏基,进而根据Kronecker积得到与大规模MIMO信道相匹配的二维联合稀疏基,然后,利用与稀疏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把稀疏信道投影到低维空间,以得到观测信号,并将此信号经量化后反馈给基站,最后,通过正交追踪匹配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在基站端重建信道状态信息。该发明为大规模MIMO有限反馈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实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