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1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138882.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Cr(Ⅵ)的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检测Cr(Ⅵ)的检测材料,包括氮掺杂碳点以及附着于氮掺杂碳点上的CTAC。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柠檬酸钠和尿素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得到含有氮掺杂碳点的生成物;(2)将生成物分散于水中,得到含有氮掺杂碳点的料液;(3)将料液与CTAC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到检测材料。经验证,本发明的通过在碳点上掺杂氮元素,并且采用CTAC进一步对氮掺杂碳点进行改性,使得所得检测材料应用于荧光检测Cr(Ⅵ)时的荧光猝灭程度显著提升,并且能够对Cr(Ⅵ)浓度在0.5~1000μM内的待测液进行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123208.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纳米团簇的荧光变化程度低、检出限高以及特异性和抗干扰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包括铜纳米团簇和附着于铜纳米团簇上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铜纳米团簇以支化的聚乙烯亚胺为模板制备得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包括Cu2+、支化的聚乙烯亚胺和抗坏血酸的第一混合液;(2)第一混合液反应一段时间即得到铜纳米团簇分散液;(4)将铜纳米团簇分散液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即得到检测材料。经验证,本发明的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实用性强,非常适合于在实际样品的四环素检测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82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927970.0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的组合物和水体抗生素的净化方法。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具有三维孔隙结构;所述活性组分包括聚吡咯和硫化锰;第二组分,所述第二组分包括过氧单硫酸根。水体抗生素的净化方法包括步骤:将所述的组合物加入到水体中与抗生素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第一组分与过氧单硫酸根协同作用,可以提升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催化降解效率。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对实际水体中的抗生素进行催化降解,且能够获得较高去除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非常适合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138401.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功能化的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氨基功能化的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包括Zr‑MOF基体以及附着于Zr‑MOF上的氨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包括Zr‑MOF、对氨基苯甲酸和DMF的混合溶液;对混合溶液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到发光金属有机骨架。硝基芳烃爆炸物和pH值的荧光检测方法采用氨基功能化的发光金属有机骨架。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成功在LMOFs上引入了氨基(‑NH2)进行修饰调节,氨基作为电子供体基团,成为Zr‑MOF上的功能化官能团时,能够显著提升荧光性能。当用于NEs和pH值的荧光检测时,展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有效解决了NEs和pH值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非常适合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131592.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四环素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uNCs的荧光变化程度低以及特异性和抗干扰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四环素检测材料包括铜纳米团簇和附着于铜纳米团簇上的Eu3+;所述铜纳米团簇以L‑组氨酸为模板制备得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包括Cu2+、L‑组氨酸和抗坏血酸的第一混合液;(2)对第一混合液进行热处理;(3)对热处理产物进行透析处理,即得到铜纳米团簇分散液;(4)将铜纳米团簇分散液和Eu3+溶液混合,即得到检测材料。四环素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检测材料,或采用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检测材料。本发明实用性强,非常适合于在实际样品的四环素检测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926755.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荧光检测材料、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方法和Pb(Ⅱ)的检测方法。荧光检测材料包括碳点以及附着于碳点上的聚乙烯亚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含有碳点的第一分散液;(2)将所述第一分散液与聚乙烯亚胺溶液混合,得到第二分散液;(3)使所述第二分散液均质化,即得到荧光检测材料。本发明的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控制,生成成本低,经验证,通过在碳点上掺杂聚乙烯亚胺,使得荧光检测材料检测Pb(Ⅱ)时的荧光猝灭强度相较于单纯的碳点检测Pb(Ⅱ)时的荧光猝灭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显著提升了Pb(Ⅱ)的线性检测范围、灵敏度和检出限,且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有效解决了水中微量Pb(Ⅱ)难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3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23208.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纳米团簇的荧光变化程度低、检出限高以及特异性和抗干扰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包括铜纳米团簇和附着于铜纳米团簇上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铜纳米团簇以聚乙烯亚胺为模板制备得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包括Cu2+、聚乙烯亚胺和抗坏血酸的第一混合液;(2)第一混合液反应一段时间即得到铜纳米团簇分散液;(4)将铜纳米团簇分散液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即得到检测材料。经验证,本发明的基于BPEI和SDS的四环素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实用性强,非常适合于在实际样品的四环素检测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160779.3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喹诺酮类传感液的组合物及方法。该制备喹诺酮类传感液的组合物包括模板分子、有机溶剂、功能单体、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羟基硅油和改性剂,其中,所述模板分子为待检测的喹诺酮类,所述功能单体通过化学键与模板分子连接,携带模板分子的功能单体、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和羟基硅油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聚合物以及与该聚合物通过氢键连接的模板分子,所述聚合物具有亲羟基官能团,所述改性剂去除所述聚合物中的羟基。该制备喹诺酮类传感液的组合物简单易获取,且所得喹诺酮类传感液非常适合用于制备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操作性的喹诺酮类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38696.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荧光检测2019‑nCoV mAb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Ag@Au NPs‑NCP抗原,所述Ag@Au NPs‑NCP抗原具有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第二组分,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石墨烯量子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第一组分和制备第二组分,其中,制备第一组分包括步骤:(1)获取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溶液,即Ag@Au NPs溶液;(2)将Ag@Au NPs溶液与NCP抗原溶液混合,低温搅拌得到混合液;(3)向混合液中加入BSA溶液,继续搅拌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4)将沉淀物分散于PBS溶液中,即得到Ag@Au NPs‑NCP抗原。可见,本发明的荧光检测2019‑nCoV mAb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原料易获取,成本低,制备得到的组合物使用方便,在检测2019‑nCoV mAb时具有高选择性和良好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1814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213982.5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荧光基底、复合荧光基底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复合荧光基底包括凝胶和附着在所述凝胶的孔隙表面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凝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来附着MIP材料;由于基底具有凝胶,凝胶具有粘性且为固状,当凝胶与MIP材料协同作用时,不仅能够通过切取的方式随取随用,而且还能通过擦拭待测样品表面的方式快速富集目标物,并利用固体表面荧光可直接测定固体样品的优势,快速取样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快速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