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6814.4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K14/375 , C12N15/31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锈菌糖转运蛋白Pst2566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糖转运蛋白表达基因Pst2566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糖转运蛋白具有蔗糖和多种己糖转运能力,在条锈菌诱导下基因Pst25662上调表达。本发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基因Pst25662沉默的转基因植株,并验证了转基因干扰植株对条锈菌表现出抗性。本发明丰富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小麦条锈菌碳源获取的新认知,对后续研究小麦抗条锈病品种及可持续调控提供了思路,对生物防治的药物靶标设计具有实质性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623673.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TaDTG6基因与抗旱性相关的单体型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210个小麦品种组成的自然变异群体中与抗旱性相关的基因TaDTG6遗传变异分析,找到了形成小麦不同抗旱性的所述多态性位点(InDel574),该多态性位点仅存在两种单体型。实验证明,通过检测所述多态性位点的情况,即可找到抗旱性相对较高的小麦。本发明为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在培育抗旱小麦品种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709589.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抗病相关蛋白TaBZR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为如下(1)或(2):(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发现的TaBZR2基因受条锈菌诱导表达,且将TaBZR2基因导入小麦中得到的转基因小麦,其对条锈菌多个生理小种的抗性高于野生型小麦。本发明提供的蛋白和基因为人为控制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了基础,将在培育广谱抗病的植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531114.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病品种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编辑小麦感病基因植株获得及在抗病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在小麦中有B,D和A三个拷贝。获得了两个遗传背景的TaRIPK1的RNAi突变体。本发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TaRIPK1的基因编辑植株。接种小麦条锈菌发现两个遗传背景的TaRIPK1 RNAi植株菌对条锈菌毒性小种CYR32有显著抗性,对TaRIPK1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现TaRIPK1基因编辑植株抗病性显著提升。对小麦条锈菌和叶锈菌主要的流行小种抗性显著,可用于小麦抗锈病遗传改良的种质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31153.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防治与微生物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寄生真菌分离、鉴定及菌剂,本发明中所鉴定使用的重寄生菌株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现的菌系,该重寄生菌是从小麦条锈菌表面的白色寄生菌及灰褐色寄生菌分离得到的,能有效地抑制小麦条锈菌对小麦植株的侵染和危害,该分离物还降低了小麦条锈菌的产生和活力;在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此种寄生菌能够显著的抑制小麦条锈菌的生长发育和孢子的产生,并且,该重寄生菌培养方式简单易操作,是潜在能够广泛应用的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新型菌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106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897352.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烯丙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防治小麦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实验研究表明,特比奈芬对小麦纹枯菌及赤霉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发明在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预测出纹枯菌次生代谢核心酶‑角鲨烯合成酶,以此为靶点,利用烯丙胺类药物‑特比萘芬进行药效测试,发现该药对小麦赤霉菌和纹枯菌具有有效效果。该靶点不同于目前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DMI类药剂,能有效解决DMI引起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68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49579.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Q1/6851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麦抗锈病品种改良的转录因子及其筛选获得方法,转录因子为TaWRKY19及二穗短柄草中的WRKY转录因子BdWRKY67。TaWRKY19的编码ORF序列为SEQ ID NO:1。二穗短柄草WRKY转录因子基因BdWRKY67的编码ORF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WRKY转录因子的RNAi突变体,接种短柄草锈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现BdWRKY67的RNAi植株抗病性显著提升。TaWRKY19转录因子的沉默植株小麦抗病性显著提升,而瞬时过表达植株对条锈菌的抗性也是明显减弱,可以用于小麦抗条锈病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14777.0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该标记位于小麦1B染色体第326913074-326914227位,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该分子标记WRS1633有利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的建立所述的分子标记与Yr26基因为共分离,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简便、快速、高通量地应用于小麦分子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83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02259.4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小麦主效抗病害基因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利用小麦苗期分小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分子检测筛查抗病基因的存在性;2)在步骤1的基础上,结合小麦成株期抗病表型进行对比验证。本发明公开的鉴定方法将小麦品种的宏观表型和微观检测相结合,能够有效确定小麦品种的抗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669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10021081.2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lavendulae)xjy,该菌株已于2007年8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CMCC No.2130。还公开了该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方法、xjy菌株的抗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活性物质的分析结构鉴定及xjy菌株代谢活性物质对蕃茄叶霉病、黄瓜白粉病、辣椒疫病的防治试验和对植株长势的促生试验。xjy菌株分泌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为核苷类抗生素,具有效果持久、不会产生药害等特点,对蔬菜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和一定的促生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