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微扰动电磁滤波结构、调控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946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10329.1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微扰动电磁滤波结构、调控方法及设备,包括沿空间电磁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两层频选结构,每层所述频选结构均包括电致伸缩基层和设置在电致伸缩基层上的频选膜,在两层所述电致伸缩基层上分别加载有方向相反的控制电压,两层电致伸缩基层随加载的相反的控制电压其位移方向相反,两侧频选模随电致伸缩基层移动产生错位,两层频选膜的重叠位置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电磁带隙,实现滤波频段的偏移与控制。本发明对空间电磁滤波电路工作频点进行可控调控,主要应用在雷达罩频率切换及电子对抗中,相对于传统空间电磁滤波结构,实现了电可控,相对于新型智能蒙皮结构,更具实现性。

    一种三发射线圈阵列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3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08018.6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发射线圈阵列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为:在发射线圈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侧放置铁氧体,使得三发射线圈的磁感线尽可能的汇聚在接收线圈区域;对接收线圈附近区域形成的磁场进行均匀采样,获取采样点的磁场强度值B;每个采样点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建立权重分布公式,通过公式BZ=∑B·P计算均匀采样点的磁感应强度值权重累加和,通过对比磁感应强度累加和BZ的大小,逐步调整发射线圈的分布位置,当BZ取值最大的时候,既线圈阵列排列方式最优。该三发射线圈阵列解决了单发射线圈由于器件限制导致功率无法提的问题,三发射线圈的充电稳定性更好。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图像复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692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06864.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图像复原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网络输入中的目标帧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并对第一帧及其相邻帧光流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二特征,将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进行级联,得到浅层特征;采用迭代式上下采样的方法对浅层特征进行特征提取和细化,得到多个输出第一特征和多个输出第二特征;对所述多个输出第二特征进行特征解码,将解码后的特征按通道维度进行级联,得到多次级联后的特征;对多次级联后的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得到最终特征,利用最终特征对图像进行复原。本发明可以有效帮助提高图像质量。

    一种用于预测车辆行驶路线和防碰撞的智能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989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859973.4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车辆行驶路线和防碰撞的智能评估系统,包括通讯基站,服务器,以及安装于对应车辆上的信息获取和通讯装置;所述信息获取和通讯装置与通讯基站通过ROLA技术或NB-IOT技术通信,包括GPS系统、北斗系统和IMU系统,用于测定对应车辆当前经纬度坐标、车辆行驶速度、三轴姿态角、加速度以及对应车辆与周围物体距离信息;所述服务器通过通讯基站接收上述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对区域内所有行驶车辆的未来行车状态和路线进行预测,并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周围车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于车辆上述信息预测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并将信息反馈给周围其他车辆,以提示本车辆和周围车辆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驾驶员做出规避措施。

    一种仓库搬运自动引导车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3838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221267.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瑞 羊箭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仓库搬运自动引导车,包括:车体主体;托板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车体主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相连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至少设有两个安装槽;定位组件,其包括与所述承载板相连的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相连的翻板、设于所述翻板上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传动相连的传输辊;所述翻板至少有两个且均与所述安装槽活动相连,至少两个所述翻板于承载板上围成一个定位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板组件与定位组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货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引导车运输货物类型种类单一的问题,在运输不同规格的货物时提供更灵活的定位和传输功能。

    一种扫描可视一体化探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824695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192754.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描可视一体化探测设备,包括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相机机构,包括第一基板和相机,所述相机安装在第一基板上;雷达机构,包括第二基板和雷达,所述雷达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雷达和所述相机的探测端同向设置且中轴线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安装有剪叉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升降机构使得所述相机和所述雷达在所述中轴线上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地在物理层面连接激光雷达与相机,降低数据处理复杂度。

    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漏磁检测探头

    公开(公告)号:CN21053406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0993716.4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漏磁检测探头,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所述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之间夹设有三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周期结构,每个所述周期结构内开设有自其顶部到底部的圆柱形孔,三个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圆柱形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一个虚拟的等边三角形;用于检测漏磁的探头设置在三个周期结构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纵向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检测探头在一定提离值下,检测到更强的磁场信号,并且此信号强度高于贴近被测物表面时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完成在高温等复杂环境下的非接触式的实时漏磁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爆高压环境下基于共形天线设计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192196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089753.5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羊箭锋 周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爆高压环境下基于共形天线设计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密封盖共形天线、密封圈、测试模块、电池、保护装置,所述密封盖共形天线作为所述保护装置的上盖与所述保护装置相匹配,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共形天线和所述保护装置之间,所述测试模块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内,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保护装置内。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化高爆高压环境下飞弹等性能参数测试装置的设计,可以实现实时参数采集及处理,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一种风沙监测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20354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670073.2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沙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沙监测装置,包括:支撑体、集沙盘、中心转台、测厚仓、网格状托板、支撑柱、鸭嘴衔接装置、倾倒舵机和斜坡,所述集沙盘与中心转台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端,网格状托板与支撑体之间焊接有V字板,斜坡设置在支撑体上,支撑体四周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测厚仓安装在支撑体上,测厚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转动舵机、舵机支架和测厚仓保护壳,转动舵机固定安装于测厚仓保护壳的内侧顶部,转动舵机与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舵机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高了整体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装置主体结构简洁,易于装卸和搬运,提高装置维护效率,减少了装置损耗和维护成本。

    一种超大视场推扫式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57636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2314819.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视场推扫式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它采用级联式光学成像结构,由初级同心球透镜、次级中继转像微透镜组和三级同心分光成像透镜组构成,初级和三级系统分别位于孔径光栏两侧;初级同心球透镜采用四片式同心不对称结构,次级中继转像微透镜组采用改进的匹兹伐结构,三级同心分光成像透镜组采用同心全反射结构;初级、次级系统可独立地消除自身大部分几何像差,再经整体联合优化,可进一步平衡残余像差;三级系统集成于一块光学玻璃基底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适合于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谱成像系统克服了视场与狭缝长度相互制约问题,实现了超大视场分光成像,且系统集光本领强、稳定性高、成像性能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