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13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65457.4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原料准备和原料处理步骤时,其生产用的栽培料组合物,即各原料配方组合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杏鲍菇废菌渣400-700份、木屑200-300份、玉米秆300-500份、棉籽壳100-200份、麸皮200-350份、石膏10-20份、石灰15-15份、白糖10-15份。还在每100kg干培养料中添加有适量的亚硒酸钠作为清污助剂。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做到废料利用,降低原料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原料来源容易解决,工艺简单,管理省工省力,达到稳产高产效果,添加有少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清污助剂,因而还有利于降低秀珍菇成品中的镉含量,有利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2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3263.7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常规工艺步骤:备料、原料处理、选择菇房并对菇房进行消毒、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并进行第二次发酵、分床并播种、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采收成品菇,其特征是: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步骤时,是使用漂白粉代替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所述漂白粉消毒材料的用量是每平方米菇床使用1.25-1.75公斤。本发明采用漂白粉取代福尔马林作为食用菌覆土材料的消毒剂用,能实现减少甚至避免福尔马林的农残问题,以及解决覆土后易出现大面积的霉菌和胡桃内状菌等杂菌的感染造成减产或绝收的问题,且该方法操作容易无污染,消毒用料成本轻,有利环保及有利高品质食用菌的丰产栽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2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3241.0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能防止菌种瓶或培养袋中棉花塞潮湿的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生产原种或栽培种时,其工艺步骤为:备料,即包括制作麦粒、木屑、棉籽壳原种的或麦粒、木屑、棉籽壳栽培种的培养基备用,加工防潮盖和取足够量棉花塞备用;按照常规方法将培养基装入菌种瓶或培养袋中,从瓶口处或培养袋的袋口处塞入棉花塞;再从瓶口处或培养袋的袋口处盖上防潮盖作为防止棉花塞潮湿的防潮湿封盖层;之后培养基采用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即可成为原种或栽培种。本发明可以彻底防止棉花塞吸潮现象发生,操作简单,防潮盖可反复利用,使用成本轻,能很好解决棉花塞吸潮难题,防止接种后棉花塞长出红色链孢霉,造成菌种全部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9907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7575.2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利用钴60辐射处理提高子实体产量和氨基酸总量的秀珍菇菌种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生产母种、生产原种、利用原种生产栽培种,其特征是:在生产母种时,其制作步骤为:备料,包括制作母种培养基,将母种培养基装入试管中;从秀珍菇子实体中提纯复壮后获得母种,将母种菌丝体接入母种培养基上;菌丝体满管后进行钴60辐射诱变育种处理,辐射诱变时间为30-60分钟、辐射剂量掌控为0.4KGY-0.6KGY。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可明显提高秀珍菇子实体产量和各类氨基酸总量,包括硫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甜味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5050.4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无覆土工厂化生产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备料;原料处理,即将培养料堆积24--48个小时;选择车间作为菇房并消毒;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瓶或装入栽培袋中,从瓶口处或栽培袋的袋口处塞入棉花塞,并采用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即将接种后的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放置于车间床架上进行培养和其他管理;六是采收成品菇,其中所述的玻璃栽培瓶为1000毫升规格的广口瓶,所述的栽培袋为塑料栽培袋,选用规格:直径×高×厚度为17×33×0.05cm。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化、操控容易、有利减少成本、能源消耗少,有利环保,避免农残问题和杂菌感染问题,有利提高子实体品质和实现周年大批量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1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5457.4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原料准备和原料处理步骤时,其生产用的栽培料组合物,即各原料配方组合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杏鲍菇废菌渣400-700份、木屑200-300份、玉米秆300-500份、棉籽壳100-200份、麸皮200-350份、石膏10-20份、石灰15-15份、白糖10-15份。还在每100kg干培养料中添加有适量的亚硒酸钠作为清污助剂。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做到废料利用,降低原料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原料来源容易解决,工艺简单,管理省工省力,达到稳产高产效果,添加有少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清污助剂,因而还有利于降低秀珍菇成品中的镉含量,有利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274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42833.0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其特征是:所建菇房或菇棚为座北朝南结构,菇房的两条长边位于一南一北位置,皆为东西方向,每间菇房内设8-10个菇床,在菇房内部建有2~4个室内加热炉灶以形成内置式加温炉灶结构,每个炉灶灶体为竖向直立的桶形结构,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通到菇房中,炉灶的灶口选在朝南方向开设,且灶口离菇棚南侧棚壁边至少20cm;在每个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在排热烟气出口处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通孔。利用本发明进行二次发酵或进行巴氏灭菌消毒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能杀灭胡桃内状等有害杂菌,灭菌消毒效果好,作为菇房加温设备的炉灶建造数量少,有利改善和减轻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41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95779.6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用于高品质姬松茸生产的栽培料组合物及无粪化稻草生料栽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料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稻草1000-1500份、碳酸氢氨33-45份、过磷酸钙35-45份、石膏35-40份、石灰34-50份,稻草生料栽培法包括备料、原料处理,即堆料进行第一次发酵、选择菇房并消毒、将培养料进房上床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处理、接种培养、覆土及出菇管理,在进行原料处理步骤时,即进行第一次发酵处理时,还包括特别的预堆、建堆、翻堆步骤。本发明能有利和有效减少姬松茸中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在栽培料中采用碳酸氢氨作为氮源肥料,有利避免氨害,工艺简单,管理省工省力,姬松茸菇原基整齐菇形好,产量高品质好,有利扩大姬松茸人工栽培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286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77654.0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球盖菇生产的栽培料组合物及全干稻草栽培法,其特征是:当每亩地原料配方组合为:干稻草7000-8000kg、谷壳500-1000kg、石膏粉10-15kg时,原料处理只需在下料播种前将谷壳和石膏粉拌匀,原料配方组合也可为:干稻草8000-10000kg和石膏粉10-15kg,还可用全干稻草8000-10000kg作为单一原料,在下料播种前将稻草晒干备用即可;其栽培方法中,在下料播种时直接将大部分干稻草整齐地在水稻田上铺成畦,畦宽40-50cm,稻草厚度为15-35公分,在覆土和灌水浸泡时,覆土厚度为4~6cm,覆土后再铺盖一层3~5cm厚稻草,然后灌水浸泡36-58小时后将水排干。本发明避免使用大量杂木屑,能大幅减少原料数量,省工省力,栽培方法简单,同样能达到稳产高产和能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77636.2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播种和复土阶段管理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消毒播种步骤是指:将培养料进行干热式的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分床、料温稳定在25℃以下进行播种,播种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促使菌丝往下生长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走到底后,在复土之前每床喷20-40斤清水;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复土步骤是指:均匀复粗土,厚度为3-3.5公分,复粗土后关紧门窗,促使菌丝均匀上土,待菌丝浓密针状均匀后开始通风炼菌3-5天,促使菌丝往横向生长,出现菌丝集中后进行复细土,厚度为0.5-1.0公分,复细土后再次开门窗通风炼菌,并让姬松茸原基均匀长到粗细土之间。本发明能方便解决在播种期间和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的培养料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出菇整齐产量高,每500m2菇房可增收1600-3200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