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40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242847.2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干热式二次发酵法及干热式加温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内置式炉灶产生的干热烟火烟气对菇房内的培养料直接加温以完成二次发酵工作,其方法为:所建菇房座北朝南;在每个菇房内部建造2-3个加热炉灶,各个灶台位于菇房南侧,每个灶台位置位于较靠近中间的两菇床床架之间并离两床架端头20-50cm;将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后即可加热,让热烟气直接进入菇棚中加温,当温度升到56-58℃时,要保持48-52小时,然后调降到40-45℃保持72-120小时,干热式加温设备或装置为桶形灶体的内置式炉灶,灶口朝南方向开设,在灶体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炉灶数量少,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27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42833.0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其特征是:所建菇房或菇棚为座北朝南结构,菇房的两条长边位于一南一北位置,皆为东西方向,每间菇房内设8-10个菇床,在菇房内部建有2~4个室内加热炉灶以形成内置式加温炉灶结构,每个炉灶灶体为竖向直立的桶形结构,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通到菇房中,炉灶的灶口选在朝南方向开设,且灶口离菇棚南侧棚壁边至少20cm;在每个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在排热烟气出口处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通孔。利用本发明进行二次发酵或进行巴氏灭菌消毒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能杀灭胡桃内状等有害杂菌,灭菌消毒效果好,作为菇房加温设备的炉灶建造数量少,有利改善和减轻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61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77636.2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播种和覆土阶段管理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消毒播种步骤是指:将培养料进行干热式的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分床、料温稳定在25℃以下进行播种,播种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促使菌丝往下生长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走到底后,在覆土之前每床喷20-40斤清水;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步骤是指:均匀覆粗土,厚度为3-3.5公分,覆粗土后关紧门窗,促使菌丝均匀上土,待菌丝浓密针状均匀后开始通风炼菌3-5天,促使菌丝往横向生长,出现菌丝集中后进行覆细土,厚度为0.5-1.0公分,覆细土后再次开门窗通风炼菌,并让姬松茸原基均匀长到粗细土之间。本发明能方便解决在播种期间和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的培养料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出菇整齐产量高,每500m2菇房可增收1600-3200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4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42847.2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干热式二次发酵法及干热式加温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内置式炉灶产生的干热烟火烟气对菇房内的培养料直接加温以完成二次发酵工作,其方法为:所建菇房座北朝南;在每个菇房内部建造2~3个加热炉灶,各个灶台位于菇房南侧,每个灶台位置位于较靠近中间的两菇床床架之间并离两床架端头20-50cm;将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后即可加热,让热烟气直接进入菇棚中加温,当温度升到56-58℃时,要保持48-52小时,然后调降到40-45℃保持72-120小时,干热式加温设备或装置为桶形灶体的内置式炉灶,灶口朝南方向开设,在灶体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炉灶数量少,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2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3241.0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能防止菌种瓶或培养袋中棉花塞潮湿的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生产原种或栽培种时,其工艺步骤为:备料,即包括制作麦粒、木屑、棉籽壳原种的或麦粒、木屑、棉籽壳栽培种的培养基备用,加工防潮盖和取足够量棉花塞备用;按照常规方法将培养基装入菌种瓶或培养袋中,从瓶口处或培养袋的袋口处塞入棉花塞;再从瓶口处或培养袋的袋口处盖上防潮盖作为防止棉花塞潮湿的防潮湿封盖层;之后培养基采用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即可成为原种或栽培种。本发明可以彻底防止棉花塞吸潮现象发生,操作简单,防潮盖可反复利用,使用成本轻,能很好解决棉花塞吸潮难题,防止接种后棉花塞长出红色链孢霉,造成菌种全部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274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42833.0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其特征是:所建菇房或菇棚为座北朝南结构,菇房的两条长边位于一南一北位置,皆为东西方向,每间菇房内设8-10个菇床,在菇房内部建有2~4个室内加热炉灶以形成内置式加温炉灶结构,每个炉灶灶体为竖向直立的桶形结构,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通到菇房中,炉灶的灶口选在朝南方向开设,且灶口离菇棚南侧棚壁边至少20cm;在每个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在排热烟气出口处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通孔。利用本发明进行二次发酵或进行巴氏灭菌消毒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能杀灭胡桃内状等有害杂菌,灭菌消毒效果好,作为菇房加温设备的炉灶建造数量少,有利改善和减轻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77636.2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播种和复土阶段管理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消毒播种步骤是指:将培养料进行干热式的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分床、料温稳定在25℃以下进行播种,播种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促使菌丝往下生长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走到底后,在复土之前每床喷20-40斤清水;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复土步骤是指:均匀复粗土,厚度为3-3.5公分,复粗土后关紧门窗,促使菌丝均匀上土,待菌丝浓密针状均匀后开始通风炼菌3-5天,促使菌丝往横向生长,出现菌丝集中后进行复细土,厚度为0.5-1.0公分,复细土后再次开门窗通风炼菌,并让姬松茸原基均匀长到粗细土之间。本发明能方便解决在播种期间和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的培养料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出菇整齐产量高,每500m2菇房可增收1600-3200元。
-
公开(公告)号:CN201733645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279091.4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培养料二次发酵的干热式加温炉灶,其特征是:加温炉灶是建造在菇房内部,以形成内置式加温加热炉灶结构,该内置式加温炉灶灶体为圆柱体桶形结构或长方体桶形结构;在所述桶形结构灶体底部一侧面开设有可方便送入烧柴的灶口,灶口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结构;在所述桶形结构炉灶体的顶部具有排热烟气出口,在靠近排热烟气出口上方附近设有一个能分散烟气的弧形顶罩,在所述炉灶体顶部的排热烟气出口处均匀分布有若干直径为2-5cm的排气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炉灶数量少,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