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3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061288.X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利用硒镧作为降污剂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其培养料采用现有栽培姬松茸所常用的生料和辅料,其工艺步骤包括:选择新鲜生料晒干备用,选择菇房或培养室,将生料和辅料混合拌匀,灭菌装袋,消毒接种,移入培养室上床培养,出菇前后的管理和采收,其特征是:在每100kg干培养料中添加有含硒和稀土元素镧组成的硒镧降污剂组合物作为清污助剂,所述硒镧降污剂组合物是由4-10g的亚硒酸钠和3-10g的氯化镧所组成。本发明能降低姬松茸子实体中多种重金属的含量,其中镉含量降低5mg/kg以下,又增加有益元素含量,能明显改善姬松茸营养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274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42833.0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其特征是:所建菇房或菇棚为座北朝南结构,菇房的两条长边位于一南一北位置,皆为东西方向,每间菇房内设8-10个菇床,在菇房内部建有2~4个室内加热炉灶以形成内置式加温炉灶结构,每个炉灶灶体为竖向直立的桶形结构,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通到菇房中,炉灶的灶口选在朝南方向开设,且灶口离菇棚南侧棚壁边至少20cm;在每个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在排热烟气出口处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通孔。利用本发明进行二次发酵或进行巴氏灭菌消毒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能杀灭胡桃内状等有害杂菌,灭菌消毒效果好,作为菇房加温设备的炉灶建造数量少,有利改善和减轻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77636.2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播种和复土阶段管理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消毒播种步骤是指:将培养料进行干热式的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分床、料温稳定在25℃以下进行播种,播种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促使菌丝往下生长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走到底后,在复土之前每床喷20-40斤清水;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复土步骤是指:均匀复粗土,厚度为3-3.5公分,复粗土后关紧门窗,促使菌丝均匀上土,待菌丝浓密针状均匀后开始通风炼菌3-5天,促使菌丝往横向生长,出现菌丝集中后进行复细土,厚度为0.5-1.0公分,复细土后再次开门窗通风炼菌,并让姬松茸原基均匀长到粗细土之间。本发明能方便解决在播种期间和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的培养料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出菇整齐产量高,每500m2菇房可增收1600-3200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60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10111076.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能降低姬松茸病虫害的培养料堆积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将培养料堆料进行第一次发酵即前发酵是指根据堆积发酵的原理,采用多小堆复式集合堆积法将培养料多排堆积进行一次发酵处理,该堆积前发酵的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预堆步骤、建堆即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将培养料进房上床进行第二次发酵。采用本发明能克服分散堆制时边料暴露出太多、草料易干燥造成的湿度和温度不够,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生物能以利于有益微生物正常发酵的弊病,促进了对姬松茸有益的放线菌等菌类的大量繁殖,从而堆制出优质的培养料,利于姬松茸菌丝、子实体的生长,并解决了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大面积的胡桃内状菌等杂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提高产量30-50%,既能提高产量,又能省工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61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77636.2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姬松茸播种和覆土阶段管理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消毒播种步骤是指:将培养料进行干热式的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分床、料温稳定在25℃以下进行播种,播种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促使菌丝往下生长后关紧菇房门窗,待菌丝走到底后,在覆土之前每床喷20-40斤清水;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步骤是指:均匀覆粗土,厚度为3-3.5公分,覆粗土后关紧门窗,促使菌丝均匀上土,待菌丝浓密针状均匀后开始通风炼菌3-5天,促使菌丝往横向生长,出现菌丝集中后进行覆细土,厚度为0.5-1.0公分,覆细土后再次开门窗通风炼菌,并让姬松茸原基均匀长到粗细土之间。本发明能方便解决在播种期间和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的培养料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出菇整齐产量高,每500m2菇房可增收1600-3200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4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42847.2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干热式二次发酵法及干热式加温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内置式炉灶产生的干热烟火烟气对菇房内的培养料直接加温以完成二次发酵工作,其方法为:所建菇房座北朝南;在每个菇房内部建造2~3个加热炉灶,各个灶台位于菇房南侧,每个灶台位置位于较靠近中间的两菇床床架之间并离两床架端头20-50cm;将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后即可加热,让热烟气直接进入菇棚中加温,当温度升到56-58℃时,要保持48-52小时,然后调降到40-45℃保持72-120小时,干热式加温设备或装置为桶形灶体的内置式炉灶,灶口朝南方向开设,在灶体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炉灶数量少,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60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111076.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能降低姬松茸病虫害的培养料堆积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将培养料堆料进行第一次发酵即前发酵是指根据堆积发酵的原理,采用多小堆复式集合堆积法将培养料多排堆积进行一次发酵处理,该堆积前发酵的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预堆步骤、建堆即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将培养料进房上床进行第二次发酵。采用本发明能克服分散堆制时边料暴露出太多、草料易干燥造成的湿度和温度不够,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生物能以利于有益微生物正常发酵的弊病,促进了对姬松茸有益的放线菌等菌类的大量繁殖,从而堆制出优质的培养料,利于姬松茸菌丝、子实体的生长,并解决了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大面积的胡桃内状菌等杂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提高产量30-50%,既能提高产量,又能省工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006762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610045572.7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的高产栽培方法,它包括备料:按常规配比量称取各种原料,选择好菇房,并对菇房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后备用,按照常规配方配比量制成培养料后装袋并灭菌,将料袋移入接种室消毒并接种,移入培养室的培养床上进行培养,待菌丝走透后覆土,原基成形且菌膜未破前,采收成品菇,其特征是所述菌丝走透后覆土,覆土后待菌丝爬到覆土层上后,按每平方米取干稻草0.5~1kg的用量,用水浸透滴干后进行均匀稀疏遮盖在菇床上,稻草的含水量控制在55~65%之间。本发明采用菌丝爬土后稻草稀疏覆盖,可保证覆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进行从菌丝营养阶段顺利转到生殖阶段的关键湿度调控,确保原基形成对水分的需要,解决原基形成少,容易死菇的问题,表现出菇体整齐,产量高,并且菇柄粗壮等优良农艺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279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10110987.1
申请日:2009-02-0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G1/04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大杯香菇子实体产量和单位SOD酶活量的栽培料组合物,以大杯香菇常用培养料为基础主原料,其特征是还添加有作为辅料的无机钾盐、镁盐和调节剂锌盐按比例混合而成,其培养料配方各原料中碳、氮、钾、镁的有效重量份分别为:碳1984--2088,氮45--48,钾7--8,镁1--3,调节剂锌盐用量是每100kg栽培料添加2--6g。采用上述的专用栽培料,是根据大杯香菇在生长过程中对碳、氮、钾、镁等的具体需求而定的,不仅能提高大杯香菇子实体产量达40%以上,而且菇朵圆整,美观,还有利于改善子实体品质和提高单位SOD酶活量(可提高2.9倍左右),增加产品附加值,每万袋可增收7500元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40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242847.2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干热式二次发酵法及干热式加温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内置式炉灶产生的干热烟火烟气对菇房内的培养料直接加温以完成二次发酵工作,其方法为:所建菇房座北朝南;在每个菇房内部建造2-3个加热炉灶,各个灶台位于菇房南侧,每个灶台位置位于较靠近中间的两菇床床架之间并离两床架端头20-50cm;将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后即可加热,让热烟气直接进入菇棚中加温,当温度升到56-58℃时,要保持48-52小时,然后调降到40-45℃保持72-120小时,干热式加温设备或装置为桶形灶体的内置式炉灶,灶口朝南方向开设,在灶体的排热烟气出口上方设有能分散烟气的顶罩。具有操作简单,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炉灶数量少,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