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13453.1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显性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测序的草菇屏优一号2种单孢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2种单孢的共显性标记引物、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草菇屏优共显性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共显性标记PCR产物的检测;所述共显性标记引物为屏优F5'-CAATCACTCTTCCGAGGCTC-3’,屏优R5'-GGATACGCATGTTAAAGTGG-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解决了草菇单孢菌株鉴定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214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71773.3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灵芝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亲本菌株选择、菌丝培养、再生培养基配制、菌丝裂解、单细胞再生、单核细胞分离、单核体杂交,杂交菌株培养并筛选。由于灵芝孢子的细胞壁很厚,在人工条件下几乎不萌发,难以进行杂交育种,本发明通过菌丝裂解形成单细胞,并萌发成单核菌株进行杂交育种,整个过程不超过20天即可完成,单核细胞的获得率不低于35%,具有杂交育种的速度快、成功率高、后代遗传性状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3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072379.1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金顶侧耳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为金顶侧耳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登记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菌种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80585.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G18/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品种‘农万金15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所述金针菇品种‘农万金15号’分类命名为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11月18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600。所述金针菇品种‘农万金15号’具有菇帽大小适中且均匀、单产高、菇柄颜色较均匀等优良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且为独特的深褐色,改良了其亲本‘农万金12号’单产低以及另一亲本‘TB’菇帽大、易开伞的缺点;平均单产比其亲本农万金12号增产28.0%。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8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890313.4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针菇菌种‘农万金9号’,属于金针菇属(Flammulina velutip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9号’菌种具有菇体洁白,菇帽小、内卷、整齐均匀、菇根紧实、纵切面孔隙均匀,菌柄硬等优良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0321菌盖较薄,菌柄偏软;以及另一亲本F0323栽培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菌被、顶芽等缺点;比对照菌株平均单产比‘农万金8号’高12.9%(差异显著),比‘农金3号’高56.2%(差异显著)。‘农万金9号’商品外观良好,适合于市场需求,综合性状优良并适合进行工厂化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11238.3
申请日:202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拮抗食用菌病原真菌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L‑B16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L‑B16,已于2021年12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15。该菌株能有效地抑制食用菌病原菌生长及孢子萌发。该菌株的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生长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食用菌病原菌的的防治中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44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76753.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实验用无菌操作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实验用便携式无菌操作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上侧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由具有自锁功能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座框的上侧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水层、风幕框体、降温框体、滤菌膜、分流板及上罩盖,所述上罩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分流板、降温框体、风幕框体及座框之间设置有通入操作板的新风通道以及使座框四周形成风幕的风幕通道,所述降温框体上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风幕框体上设置有改变风幕方向的风幕换向机构。该无菌操作台能够折叠,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860991.6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姬菇菌株农万真1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01。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1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细、短、硬度好,耐贮藏,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白玉菇)菌种的品质特点。且‘农万真1号’在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菇产量达到275.9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高10%以上(差异极显著),菌盖厚度、菌柄直径比B01小(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白玉菇进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83582.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所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其分类命名为:金针菇(Flammulinafiliformis)农万金10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42。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10号’菌种具有菇帽圆润、均匀整齐,菌柄直挺,菇体为黄色,根部颜色略深,菇根较紧实、横切面有孔洞、孔隙小等优良黄色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V2单产较低,菌柄弯曲;以及另一亲本C06生长周期偏长,菌盖较大的缺点;平均单产比对照菌株‘杂19’高34.4%。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40275.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开伞的黄色金针菇菌种‘农金49’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金针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白色金针菇‘农金7号’和黄色金针菇‘G‑20’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稳定性好,菌盖浅黄色、不易开伞,单根子实体间不易粘连,菌柄长、整齐度好,产量高,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黄色金针菇‘农金49’菌株。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91019。同时提供了该菌株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