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固定装置及车辆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1314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2692639.9

    申请日:2021-11-04

    Inventor: 李超 董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固定装置及车辆,该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上沿、下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沿和所述下沿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上沿和所述下沿分别连接有夹持臂,且两个所述夹持臂均具有自由端;卡板,设置有两个卡接孔;两个所述夹持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所述两个卡接孔并与所述卡板卡接配合;所述卡板、所述连接端以及两个所述夹持臂合围形成容纳空间。该管路固定装置通过卡板和两个夹持臂从三个方向同时对管路施加夹紧力,实现对管路的夹紧,减小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拆装过程。

    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4366389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364860.7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盖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护盖和第二护盖,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接插件相连接,第一护盖的第一端口的轴线与第二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一护盖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的第三端口的轴线与第四端口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二护盖的一端与第一护盖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护盖能够进行自身的旋转,第二护盖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波纹管。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护盖组件,采用第二护盖和连接件分别和第一护盖进行转动连接,使得护盖组件能在两个自由度上进行旋转,使得发动机线束的出线和接插更加容易。

    管夹组件以及车辆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13175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2725366.3

    申请日:2021-11-08

    Inventor: 李超 董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夹组件以及车辆,包括:管夹,所述管夹为中空结构以容纳管状零件,所述管夹包括具有开口的管箍以及于所述管箍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卡接结构;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管夹,所述固定件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本申请在现有技术的管夹设计基础上,将管夹与固定件卡接配合,而不使用螺栓及螺母,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另一方面安装过程比螺栓拧紧过程简单,减少了安装工时。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6811858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0879771.8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发动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歧管,每个歧管中,歧管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法兰,第一固定法兰上具有与歧管连通的进气口,且沿第二方向,第一固定法兰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固定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排气总管,排气总管与多个歧管背离第一固定法兰的一端连接,且每个歧管内部均与排气总管连通;排气总管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一固定孔的弯折部;与排气总管连通的取气支管。排气总管上具有避让第一固定孔上安装的螺栓的弯折部,从而使排气总管上的螺栓避让坑的尺寸减小或取消,改善排气歧管螺栓避让坑处断裂的问题。

    一种传感器组件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85712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284770.1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和传感器座,其中:传感器具有信号端和接线端,信号端包括信号部和设置于信号部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用于与传感器座连接的第一卡接部;传感器座设有用于安装信号部的安装孔,并设有与第一卡接部对应的第二卡接部;信号部插设于安装孔中,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该传感器组件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与传感器座采用螺栓固定,拆装不便的问题。

    一种油底壳框架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32768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14065.3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的顶面设有第一法兰面,第一法兰面上设有多个机体连接孔;框架本体上设有凸出框架本体侧面并向框架本体底面延伸的延伸部,框架本体的底面和延伸部的底面共面并形成第二法兰面,第二法兰面上设有多个储油箱连接孔,储油箱连接孔以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均对称设置。从而安装在油底壳框架底部的油底壳储油箱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布置,有效提高了油底壳框架的配套范围和通用性,大大减少了油底壳框架和油底壳储油箱的设计数量,进而大大降低了配套开发成本。

    发动机前端盖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25633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638626.5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端盖,包括前端盖本体,所述前端盖本体上设有信号盘安装孔,所述信号盘安装孔内设有凸轮轴信号盘,所述信号盘安装孔靠近所述前端盖本体的边缘,所述前端盖本体的边缘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凸轮轴转速传感器,所述凸轮轴转速传感器沿着所述信号盘安装孔的径向延伸,所述信号盘安装孔上安装有信号盘安装孔盖板,通过将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安装在前端盖本体的边缘,既方便安装节省成本,又节省了安装空间,防止轴向干涉的情况。

    活塞及发动机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3680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644788.0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及发动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冷却通道和冷却槽,活塞本体包括燃烧室,燃烧室具有喉口部;冷却通道沿活塞本体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状结构;冷却通道用于容纳冷却介质,以对活塞本体进行冷却;冷却通道的顶壁向活塞本体的顶部方向凹陷以形成冷却槽,冷却槽位于喉口部的一侧,以使冷却槽内的冷却介质对喉口部进行冷却。本申请的活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因额外增设内冷油道而导致其制造工艺难度较大的问题。

    传动机构、发动机及车辆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49503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517719.7

    申请日:2023-03-13

    Inventor: 李超 马伟 董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发动机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前端轮系结构,前端轮系结构包括第一惰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和液压泵带轮,第一惰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和液压泵带轮呈三角布置,传动机构还包括前端盖板,第一惰轮连接于前端盖板上,前端盖板上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第一惰轮朝向液压泵带轮的一侧。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传动机构,能够避免作业人员在传动机构的安装过程中将传送带的缠绕顺序弄错,即能够对缠绕在第一惰轮和液压泵带轮之间的传送带进行干涉,进而使得作业人员能够通过传送带对第一惰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和液压泵带轮进行正确的连接,提升了可靠性。

    一种汽化器加热系统及应用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54899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507363.9

    申请日:2023-03-13

    Inventor: 李超 董朵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化器加热系统及应用其的车辆,包括:车辆尾气排气管;总进水管;连接总进水管的控制阀;连接控制阀的第一支路进水管;第一支路进水管接触车辆尾气排气管设置;连接控制阀的第二支路进水管;第一支路进水管和第二支路进水管连接汽化器。从而在本申请中利用第一支路进水管接触车辆尾气排气管设置,可以利用尾气中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尾气温度高加热快,水的温度得以快速升高,之后高温水流入汽化器对天然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保证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的天然气汽化顺畅,充足天然气供给,避免发动机启动困难。通过不接触车辆尾气排气管的第二支路进水管起到对汽化器的温度进行调控的作用,防止水温过高而可能造成的汽化器的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