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8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068272.4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接枝聚乙二醇复合固‑固相变材料,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聚酰亚胺和氧化石墨烯,通过聚乙二醇与聚酰亚胺前驱体和氧化石墨烯分子间官能团和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再经惰性气氛高温条件下聚酰亚胺前驱体的进一步热交联,形成了稳定的相互交联的骨架结构,本发明材料具有交联多孔的层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酰亚胺前驱体的混合溶液的制备;2)层状交联多孔结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7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57178.9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 C01B21/064 , C01B32/05 ,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豌豆粉双导热基碳气凝胶,以氮化硼、豌豆粉和交联剂为原料,先将氮化硼制备为改性二维纳米片层氮化硼,再与豌豆粉和交联剂经水浴熟化反应、冷冻干燥和低温煅烧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二维纳米片层氮化硼的制备;2)氮化硼/豌豆粉双导热基碳气凝胶的制备。作为相变材料的应用,与聚乙二醇复合得到氮化硼/豌豆粉双导热基碳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39‑55℃,相变潜热为168‑171J/g,导热系数为0.46‑0.58W/(m·K)。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成本低廉、易得且环境友好;2、导热系数提高187%;2、无泄露问题;3、高相变潜热和热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7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114256.0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碱式氧化锰纳米棒泡沫复合相变材料,由三维碱式氧化锰纳米棒泡沫和聚乙二醇采用真空浸渍法复合而成,所述三维碱式氧化锰纳米棒泡沫是以四水合氯化锰、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成碱式氧化锰纳米棒水凝胶后,经冷冻干燥制得。三维碱式氧化锰纳米棒泡沫的微观形貌为平均直径范围为150nm‑260nm的碱式氧化锰纳米棒堆叠而成的三维孔道结构;聚乙二醇具有分子长链结构,与碱式氧化锰纳米棒发生缠绕,形成稳定的结构。所得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效率为89%‑98%,相变温度为39‑60℃,相变潜热为122‑163J/g。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光热转换效率最高达到98%;2、有效解决相变过程中的泄露问题;3、高相变潜热和热稳定性能;4、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62973.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由聚乙二醇(PEG)、异氰酸酯(MDI)、羟丙基纤维素(HPC)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制得,相变材料在80-120℃条件下,发生相变,保温1-2小时仍然保持稳定的固态,且没有小分子泄露;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为固-固相变,相变温度为32-54℃,相变焓值为99.5-130.8 J/g,导热率为0.2494-0.5239 W/m.K。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CO-PEG预聚物的制备;2)交联聚合物的制备;3)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相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2、合成路线简单、无污染;3、具有良好的热储能特性和热稳定性;4、有效的改善了相变材料的导热率,导热率从0.2494 W/m.K提升到了0.5239 W/m.K,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8536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456325.X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导热增强的微胶囊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纳米导热增强材料为氮化硼(BN)、碳纳米管(CNT)或氧化石墨烯(GO)等高导热纳米颗粒的微胶囊芯材为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将相变储能材料、乳化剂、溶剂混合,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基于BN、CNT或GO等纳米颗粒导热增强的微胶囊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其中加入的BN、CNT、GO均经过改性处理使其含有羟基基团。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微胶囊的芯材中同时加入BN、CNT或GR等纳米导热增强颗粒。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具有较大的相变焓、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导热性等,其制备过程简单,结构稳定,包封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360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12306.0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度均匀的锂电池正极材料NCM811的制备方法,该法利用间苯二酚、甲醛与金属乙酸盐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形成凝胶;然后,冷冻干燥。实现金属离子均匀混合,从而合成结晶度高、I(003)/I(104)比值在1.55-1.76之间、粒度大小均匀分布在500-900 nm之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驱体的制备;2)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制备。本发明的优点为:采用凝胶化和煅烧的两步法,获得的正极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程度低;与高温固相法和共沉淀法相比,降低了煅烧条件,减少了杂相生成,降低了对合成气氛等苛刻条件和步骤,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比容量性能优异,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95356.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921 , C01B6/24 , C01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921 , C01B3/0084 , C01B6/243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锂和二维碳化钛Ti3C2混合机械球磨制得,二维碳化钛Ti3C2由Ti3AlC2和氢氟酸反应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二维Ti3C2的制备和步骤2,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制备。本发明的储氢材料在二维Ti3C2催化作用下,初始脱氢温度为43‑68℃,比纯氢化铝锂降低了129‑154℃,其总放氢量达到4.6‑7.2 wt%,其初始脱氢温度比原氢化铝锂降低了148.2℃;在150℃时,15分钟能放出3.7 wt%氢气;在200℃时,15分钟能放出5.3 wt%氢气。因此,本发明的储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储放氢性能,制得的二维Ti3C2能显著改善氢化铝锂的放氢性能,使得其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出优异的放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242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756679.5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增强导热的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主要成分包括聚乙二醇,交联剂,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氮化硼,其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2)采用交联剂对聚乙二醇进行末端功能化改性;3)加入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自组装和接枝聚合聚乙二醇。本发明通过分子链末端功能化改性实现了羟基化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自组装和接枝聚合聚乙二醇,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的三维结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相变过程中保持固态、相变潜热较高和导热性能明显提高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在相变储热和电子材料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3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24153.4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氢化铝钠储氢性能的材料,该材料由氢化铝钠和钛酸锰机械球磨制得。其初始放氢温度为75℃左右,第二步放氢温度在160℃左右,主要放氢在140℃~225℃区间内完成;加热到225℃时该复合储氢材料放出5.1 wt%~5.4 wt%的氢气。其制备方法包括:1)钛酸锰的制备;2)钛酸锰粉体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经掺杂后的氢化铝钠具有较低的放氢温度;2、放氢量较大;3、放氢的速度快;4、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方法及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该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5081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063140.8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 Y02E70/30 ,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定形相变储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质量百分比为70‑85﹪的二元有机相变材料和质量百分比为15‑30﹪的膨胀石墨复合而成;所述二元有机相变材料由质量配比为8:2的正十四烷与正十二醇经超声波分散混合而成。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定形相变储冷材料具有相变潜热大、储能性能稳定、导热性能良好等优点,其制备过程简单,使用安全无毒,不易泄漏,且不需封装。可广泛用于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电力的移峰填谷、空调节能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