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01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850672.4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以硝酸钴、硝酸镍、尿素和PVP为原料,以DMF为溶剂,经静电纺丝法固化得到Co‑C前驱体,再经剧烈搅拌油浴法制得。所得材料中,碳元素以直径为0.5‑1微米的碳纤维结构存在,作为蚕茧状的核心;NiCo2O4作为蚕茧状的外层结构,包覆在碳纤维的表面形成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静电纺丝原液;2)静电纺丝法制备Co‑C前驱体;3)剧烈搅拌油浴法制备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900‑2000F/g。本发明的剧烈搅拌油浴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便捷无危险的特点;原料相容性好,毒性低,制备条件温和,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98397.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Ni比为1:3的羧基化CNTs负载CoNiB复合材料,以羧基化CNTs、六水氯化钴、六水氯化镍、三乙胺、无水乙醇、水和硼氢化钠为原料,采用在冰水条件下硼氢化钠原位还原的方法,其中三乙胺起到将金属预锚定于羧基化CNTs的作用,其中,所述六水氯化钴和六水氯化镍的质量比为1:3;所得材料的微观形貌为,CoNiB生长在羧基化CNTs表面,羧基化CNTs贯穿于整个复合材料之中;其表面积为70‑120 m2 g‑1,孔径分布为3‑5 nm和30‑35 nm。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900‑2300 F g‑1;在电流密度为10 A g‑1时,在5000圈循环后的比电容为初始比电容的85‑90%。
-
公开(公告)号:CN1124900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514038.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包覆Zn‑Co‑S针簇状核壳式复合材料,由碳布、Zn‑Co‑S、聚吡咯组成,经第一次水热处理,得到具有Zn‑Co‑O修饰的碳布,再通过第二次水热处理将其硫化,得到Zn‑Co‑S修饰的碳布,最后再通过电化学沉积在Zn‑Co‑S修饰的碳布上原位生长聚吡咯壳层;其中,所述碳布的作用为作为基体材料,使Zn‑Co‑O针簇均匀分布生长;所述Zn‑Co‑S的作用是提供较高的赝电容;所述聚吡咯的作用为作为缓冲保护区域,防止层次化团簇状结构的破坏并提高材料整体的循环稳定性。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000‑1500 F g‑1;在放电电流密度为8A g‑1时,在5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为100%。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7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707466.3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IF‑8掺杂镍、钴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由ZIF‑8材料掺杂Co、Ni离子后,进行高温煅烧、去除ZnO制得。以掺杂了镍、钴的ZIF‑8材料为前驱体,采用一步煅烧法,将镍、钴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在多孔碳的孔道内。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ZIF‑8加入NiSO4和CoSO4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前驱体;2)将前驱体煅烧;3)用强碱溶液去除ZIF‑8中残余的Zn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比电容为1500~2000 F/g。本发明不仅表现出双电层电容性能,而且表现出法拉第电容性能,因而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2138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469472.5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负载钴银合金材料,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再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钴粒子,然后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钴银合金并负载到纳米纤维上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2)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先制备钴粒子;3)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钴银合金并负载到纳米纤维。本发明材料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时,40 min完成放氢,放氢速率高,循环测试表明,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纳米纤维以圆柱状的形式存在,具有高比表面积,性质稳定,钴银合金均一、稳定地负载到纳米纤维上,分散均匀且不发生团聚,能快速地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因此,在制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68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039768.3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LiH‑金属氧化物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铝粉和添加物球磨而成,所述添加物为LiH和金属氧化物;铝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添加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50%。其制备方法包括:(1)按一定质量比称取铝粉、LiH和金属氧化物,连同磨球一起加入球磨罐中,密封;(2)球磨得到制氢材料;(3)取出制氢材料。本发明具有产氢性能好,在氢气制备领域、大规模能源储存、便携式移动氢源、燃料电池供氢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1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29982.X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184 , C01B32/194 , G01N27/30 , G01N27/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05 , C01B32/184 , C01B32/194 , G01N27/302 , G01N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镍掺杂的碳基复合材料,采用Ni离子作为催化剂及前驱体,由固化柿子单宁吸附了Ni离子后,经一步碳化法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氧化镍掺杂的碳基复合材料,所得材料中的氧化镍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10nm,所得材料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4V和0.3V,峰电位之差 p=100mv。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化柿子单宁粉末的制备;2)前驱体的制备;3)氧化镍掺杂的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的应用时包括以下步骤:1)过氧化氢浓度与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检测方法;2)待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检测方法。所得响应电流所需要的时间少于5s;线性检测范围为1.2×10-7-4.2×10-2 mol/L-1,相关系数R范围为0.95301—0.9804。具有工艺简单,性能良好,操作便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44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425065.4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片状Co‑Ni‑Mn氧化物复合材料,由氯化钴、氯化镍、硼氢化钠、过硫酸铵和硫酸锰在有机溶剂中合成,采用两步法化学还原得到三维纳米片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1)称取CoCl2·6H2O和NiCl2·6H2O溶于入有机溶液中,超声分散;2)将NaBH4溶液逐滴加入到1)溶液中,搅拌均匀,反应,然后超声分散;3)称取(NH4)2S2O8和MnSO4·H2O加入到水中,得到含有MnO4‑水溶液,然后缓慢滴加到2)的溶液中,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物;4)将3)得到的产物煅烧即可得到三维片状Co‑Ni‑Mn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比电容可以达到800⁓900 F/g。因此,本发明得到了片状的纳米颗粒,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特性,可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10254.3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342 , C01B32/05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微球,由葡萄糖与含氮化合物经水热反应后活化制备而成,其比表面积较m2 高g-范1,孔围径在分11布6均0~一17,9且1 微孔含量高。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氮前驱体的制备,将葡萄糖与含氮化合物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后,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含氮前驱体;2)含氮前驱体的碳化和活化,将含氮前驱体和碱性无机物混合,浸泡在水中,搅拌、烘干后煅烧活化得到氮掺杂改性的分级多孔碳微球;3)氮掺杂分级多孔碳微球的后处理,将氮掺杂改性的分级多孔碳微球用盐酸溶液浸泡、洗涤、过滤、烘干、研磨即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时,比电容值范围在248~407 F g-1。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10253734.0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阻式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一侧具有导电胶的铜片贴在制备好的氢敏感纳米复合材料上;然后用导线连接铜片,检测复合材料电阻的变化来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该氢气传感器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定量检测氢气的浓度,而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本发明所制备的电阻型氢气传感器采用层层电沉积的方法制备聚苯胺、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在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上电沉积聚苯胺,提高了在室温下氢气检测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