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模、控制设备和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4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6603.9

    申请日:2023-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模,不进行狭缝槽的特殊加工就能够缩短温度检测间隔。铸模(12)在钢的连续铸造中使用,其中,铸模(12)具有多个铸模铜板,多个铸模铜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光纤式温度传感器(50),所述光纤式温度传感器(50)沿铸模铜板的宽度方向埋设于在铸造方向上不同的至少两层的位置。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和连续铸造机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5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9253.7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和连续铸造机,能够降低中心偏析在铸片宽度方向上的整体偏析等级,并且能够降低偏析度在铸片宽度方向上的偏差。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利用连续铸造机(1)对钢进行连续铸造,其中,在连续铸造的铸片的厚度中心的固相率即中心固相率至少为0.2以上且小于1.0的范围内,以0.3mm/min以上且2.0mm/min以下的压下速度对铸片施加压下,对铸片施加压下的扇形段(18)的扇形段框架的厚度方向的挠曲即扇形段(18)的挠曲τ满足(1)式:2×τ‑A/(n‑1)≤3.25×2×δ≤1.3…(1),其中,δ:实测鼓肚量(mm),τ:扇形段的挠曲(mm),A:轻压下的压下设定量(mm),n:存在于轻压下带的铸片支承辊对的数量。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0669.2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在铸片内产生的中心偏析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连续铸造机内的铸片拉拔方向,在将从起点到终点的范围设为第一区间时,在该第一区间内的每单位铸片表面积的水量密度为50~2000L/(m2×min)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铸片的冷却,所述起点是铸片宽度方向的最终凝固部处的沿着厚度方向的固相率的平均值为0.8以下的起点,所述终点是所述铸片宽度方向的最终凝固部处的沿着厚度方向的固相率的平均值比所述起点处的固相率大且为1.0以下的终点。

    中间包和使用该中间包的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2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33072.3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且低廉地促进夹杂物上浮的技术。一种中间包,在钢水注入部和钢水流出口之间具备堤堰,所述钢水注入部是来自钢包的钢水注入流与中间包底部碰撞的位置,所述钢水流出口是钢水从中间包向铸模流出的位置,所述堤堰具有壁部和檐状部,所述壁部从四方包围所述钢水注入部并从中间包底部向上方延伸,所述檐状部在该壁部的上端部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所述钢水注入部侧突出,所述堤堰具有一处以上从所述壁部到所述檐状部连续的缺口,在由所述壁部包围的耐火物底部具有第一多孔部,在所述堤堰内和包含所述第一多孔部的耐火物内具有第一气体导入管,所述第一气体导入管与所述第一多孔部连接,所述中间包还任选地在所述堤堰与所述钢水流出口之间的中间包底部具备底部耐火物,该底部耐火物具有第二多孔部和与该第二多孔部连接的第二气体导入管。

    连续铸造用铸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5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80073692.6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一种连续铸造用铸模的制造方法,在钢的连续铸造中使用的铜制铸模铜板或者铜合金制铸模铜板的至少包含铸造中的钢水的弯液面位置的区域的内表面形成多个凹部,在该凹部填充导热系数不同于铸模铜板的金属,不易发生填充金属层的开裂、剥离。填充金属由2层以上的层叠构成,各层从凹部的底部向开口部沿铸模的内表面的法线方向层叠,第2层以后,一边向激光的照射位置供给镍粉末或者镍基合金粉末一边照射激光,将镍粉末或者镍基合金粉末熔融、凝固而形成厚度0.2~2mm的镍层或者镍基合金层,将其以厚度1~10mm多层堆叠得到被覆层。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011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80016126.9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不会在铸片内部产生裂纹或孔隙,并且不需要大的压下能力的设备而能够以较小的压下载荷有效地减少中心偏析,并且消除残存的孔隙。本发明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通过将夹持铸片(6)而对向的铸片支承辊间(D1)的开度朝向铸造方向下游侧扩大,来使在内部具有未凝固层(6a)的矩形的铸片(6)的长边面厚度(T1)在铸模(5)内的铸片厚度(T2)的0.1%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内膨胀,在通过多个导辊(9)压下铸片(6)的长边面(S1)时,在铸片(6)的厚度中心的固相率为0.2以上且小于0.9的范围以及为0.9以上的范围的铸片中,满足规定的总压下量及压下梯度。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6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39666.0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用具有呈恰当形状的铸造空间的铸模且以二次冷却对铸片角部的温度进行控制来可靠地抑制以往仅通过基于二次冷却对铸片组织进行的控制而没有充分消除的铸片表面裂纹,从而提供尤其没有角裂纹的高品质的钢坯。在将钢液装入到铸模、并从该铸模直接拉出铸片的连续铸造方法中,使用具有如下铸造空间的铸模:将由一对铸模长边和一对铸模短边划分出的矩形空间的四角除去,使四角成为上述铸模短边侧的长度b相对于上述铸模长边侧的长度a之比b/a为3.0以上、6.0以下的直角三角形状,在从上述铸模的正下方到弯曲矫正点之前,使上述铸片的至少角部的表面温度暂时降低至Ar3点以下,接着,在使至少该角部的表面温度为800℃以上之后,使其以800℃以上的温度从上述弯曲矫正点通过。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6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80007525.5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提供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即使在改变拔出速度V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凝固完成位置从规定的目标位置大幅波动。以达到冷却水吹附量W0(kg/吨‑铸坯)的方式向铸坯吹附冷却水,并且使拔出速度V为速度V0而拔出铸坯。接着,使拔出速度V从速度V0改变为速度V1,以达到冷却水吹附量W1(kg/吨‑铸坯)的方式向铸坯吹附冷却水,并且使拔出速度V为速度V1而拔出铸坯。从拔出速度V的改变时刻Tc起到经过将目标长度Lt除以拔出速度V0而得到的时间t期间,向铸坯吹附的冷却水吹附量W即冷却水吹附量Wt(kg/吨‑铸坯)满足以下(1)式或以下(2)式,即,在V1<V0的条件下,Wt<W1…(1),在V1>V0的条件下,Wt>W1…(2)。

    连续铸造用铸型以及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5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34001.1

    申请日:2013-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续铸造用铸型以及钢的连续铸造方法。提供能够防止因凝固初期的凝固壳的不均匀冷却而导致的表面裂纹以及因伴随着包晶反应的、在中碳钢中从δ铁朝γ铁的变态所引起的凝固壳厚度的不均匀而导致的表面裂纹的连续铸造用铸型。本发明的连续铸造用铸型(1)在从相比弯液面靠上方的任意位置起到相比弯液面靠下方20mm以上的位置为止的铜铸型内壁面的范围,分别独立地具有热传导率为铜的热传导率的30%以下的金属填充于圆形凹槽(2)的内部而形成的直径为2~20mm的多个低热传导金属填充部(3),并且低热传导金属填充部处的所述金属的填充厚度(H)为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以下、且相对于所述低热传导金属填充部的直径(d)满足下述(I)式的关系,0.5≤H≤d......(I)。

    钢材的制造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81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8899.4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本发明的钢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Ca量调整至满足给定的式子的范围并添加于钢液中。可以在二次精炼后,对钢液中的Al2O3量进行分析,然后将CaSi添加于浇包内的钢液中。另外,使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钢液中Al2O3量的分析,基于多次放电脉冲引起的铝和铁的发光强度比,求出每一放电脉冲的铝和铁的发光强度比,用给定的式子计算出氧化铝分率,将得到的每一放电脉冲的发光强度比按升序排列,将按照升序排列总放电脉冲数的30%以内一定位置的上述发光强度比设为代表铝强度比,接着,由计算出的氧化铝分率与代表铝强度比之积计算出氧化铝强度比(=氧化铝分率×代表铝强度比),再使用氧化铝强度比与由化学分析求出的(钢中)氧化铝量的关系式计算出(钢中)氧化铝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