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0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2745.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修饰载药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药物,然后基于聚多巴胺的粘附特性将抗菌剂和载药层状双氢氧化物同时修饰到聚乳酸材料的表面。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且能有效负载和缓释药物,可实现抗菌剂早期释放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药物随着层状双氢氧化物的降解而缓释。在药物为成骨成血管化药物时,应用于骨修复,可在中后期长效促进血管的生成和骨组织愈合,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骨缺损的效果。而且,本发明涉及的材料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436055.2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骨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甲壳素晶须修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由基材、粘结层和修饰层构成,所述基材为聚乳酸,所述粘结层为聚多巴胺,所述修饰层由带正电的甲壳素晶须和带负电的甲壳素晶须层层交替自组装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表面的甲壳素晶须层厚度及其带电性可控,从而可以灵活调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表面的生物学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细胞亲和性、成骨活性和抗菌性能,而且,其力学性能和表面的生物功能性可调控,有望在骨组织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7922.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甲壳素晶须的制备;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甲壳素晶须与交联剂配制成甲壳素晶须/交联剂混合悬浮液,其中甲壳素晶须/交联剂混合悬浮液中甲壳素晶须的质量浓度为3wt%‑20wt%;步骤三:对混合悬浮液超声均化处理至液晶态,获得初步交联的甲壳素晶须液晶,并将其放置于25℃‑50℃环境中进一步交联,得到甲壳素晶须液晶弹性体。本发明具有原材料来源广、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等显著优点,适宜产业化生产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14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038767.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蛋膜/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具备天然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的鸡蛋膜和原位矿化沉积的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鸡蛋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5%,羟基磷灰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5~5%。本发明充分利用鸡蛋膜天然的蛋白组成和纤维网络结构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并采用反应条件温和的体外模拟矿化方法在鸡蛋膜表面原位矿化沉积一层羟基磷灰石,构建仿人骨成分与结构的一种复合材料。最终获得的鸡蛋膜/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活性,有望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材料易于大批量制备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92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1826.8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是将甲壳素晶须和生物降解聚酯采用静电纺丝法或3D打印成型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再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将壳聚糖纳米纤维网络引入纤维支架中,得到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壳聚糖纳米纤维贯穿于纤维支架的内部及纤维表层的复合材料,其兼具良好亲水性,优异力学性能、细胞亲和性和促骨组织愈合能力,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作为骨组织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3211.8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664 , A61L17/105 , A61L27/18 , A61L27/507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L2300/414 , A61L2400/16 , A61L2430/06 , A61L2430/30 , C08G63/08 , C08G2230/00 , C08G2280/00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线性可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应用。该可调控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线性可降解聚酯弹性体由含侧环醚结构单元的己内酯单体与己内酯共聚得到,所用含侧环醚结构单元的己内酯单体与己内酯的摩尔比为5:95~25:75,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可调控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线性可降解聚酯弹性体粘弹性显著改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600%以上,可溶解于常规有机溶剂中,可方便的通过静电纺丝、三维打印、相分离等多孔支架的构建技术构建三维多孔支架,制备得到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心肌补片、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可广泛应用于软组织工程支架、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385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21335.1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69/00 , C08K9/04 , C08K7/00 , C08K3/34 , D04H1/435 , D04H1/728 , A61L31/06 , A61L27/18 , A61K4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脱水缩聚反应合成表面接枝乳酸或聚乳酸的埃洛石纳米管;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法或静电纺丝法将表面接枝乳酸或聚乳酸的埃洛石纳米管和生物降解聚酯制成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对埃洛石纳米管表面进行接枝改性,有效解决埃洛石纳米管在生物降解聚酯基体中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赋予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94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41879.3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B37/08 , C08G63/685 , C08G63/82 , A61L27/20 , A61K47/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反应介质,脂肪酶为催化剂,使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与丙交酯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本发明操作简便,产物易于分离,在制备和纯化共聚物的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所得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自组装胶束药物载体与血液相容性材料等人体植入生物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8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6499.0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5/08 , B29C45/78 , D06M15/507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壳聚糖纤维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改性壳聚糖纤维与聚乳酸按混合5-20∶95-80质量比混合,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粘均分子量为2×105-1×106,高分子量聚乳酸数均分子量为1×105-3×105;(2)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注模机,温度控制在150-210℃,时间控制在2-20min注模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壳聚糖纤维和聚乳酸各自的良好性能,而且两者之间界面相容性好,力学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9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41879.3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B37/08 , C08G63/685 , C08G63/82 , A61L27/20 , A61K47/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反应介质,脂肪酶为催化剂,使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与丙交酯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本发明操作简便,产物易于分离,在制备和纯化共聚物的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所得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自组装胶束药物载体与血液相容性材料等人体植入生物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