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96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82736.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18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300/204 , A61L2300/232 , A61L2300/412 , A61L2300/45 , A61L2430/02 , D01D5/003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淫羊藿苷和去铁胺的聚乳酸基骨组织支架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发明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米纤维支架,然后在其上修饰聚多巴胺层,最后用聚多巴胺将淫羊藿苷和去铁胺协同固定在支架上。该支架利用聚多巴胺提高了亲水性能、力学性能和细胞亲和性,利用淫羊藿苷和去铁胺的协同作用大幅提高了成骨性能和成血管性能。通过进一步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在聚乳酸微米纤维支架上复合壳聚糖纳米纤维网络,以此为基础再修饰聚多巴胺、淫羊藿苷和去铁胺,可显著提高支架的力学性能,且有利于血管网的形成。本发明涉及的材料成本低廉,采用的静电纺丝和热致相分离技术方法简单,材料性能易于调控,适合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9663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082736.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淫羊藿苷和去铁胺的聚乳酸基骨组织支架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发明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米纤维支架,然后在其上修饰聚多巴胺层,最后用聚多巴胺将淫羊藿苷和去铁胺协同固定在支架上。该支架利用聚多巴胺提高了亲水性能、力学性能和细胞亲和性,利用淫羊藿苷和去铁胺的协同作用大幅提高了成骨性能和成血管性能。通过进一步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在聚乳酸微米纤维支架上复合壳聚糖纳米纤维网络,以此为基础再修饰聚多巴胺、淫羊藿苷和去铁胺,可显著提高支架的力学性能,且有利于血管网的形成。本发明涉及的材料成本低廉,采用的静电纺丝和热致相分离技术方法简单,材料性能易于调控,适合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49227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1041826.8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是将甲壳素晶须和生物降解聚酯采用静电纺丝法或3D打印成型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再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将壳聚糖纳米纤维网络引入纤维支架中,得到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壳聚糖纳米纤维贯穿于纤维支架的内部及纤维表层的复合材料,其兼具良好亲水性,优异力学性能、细胞亲和性和促骨组织愈合能力,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作为骨组织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86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301346.0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69/00 , C08K7/08 , C08K3/22 , C08G63/08 , C08G63/78 , C08G64/30 , A61L27/44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晶须/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1~60%的氧化镁晶须和40~99.9%的生物降解聚酯。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镁晶须/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骨组织愈合能力,氧化镁晶须的碱性还可调控生物降解聚酯的降解速率,并中和其酸性降解产物,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组织修复材料。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氧化镁晶须和生物降解聚酯为原料的溶液共混法或熔融共混法,或是采用氧化镁晶须和环酯单体为原料的原位聚合法。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低,方法简便,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492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1826.8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是将甲壳素晶须和生物降解聚酯采用静电纺丝法或3D打印成型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再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将壳聚糖纳米纤维网络引入纤维支架中,得到甲壳素晶须/壳聚糖纳米纤维双重增强生物降解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得到甲壳素晶须增强的生物降解聚酯纤维支架,壳聚糖纳米纤维贯穿于纤维支架的内部及纤维表层的复合材料,其兼具良好亲水性,优异力学性能、细胞亲和性和促骨组织愈合能力,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作为骨组织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866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01346.0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69/00 , C08K7/08 , C08K3/22 , C08G63/08 , C08G63/78 , C08G64/30 , A61L27/44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晶须/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含有质量百分含量为0.1~60%的氧化镁晶须和40~99.9%的生物降解聚酯。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镁晶须/生物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骨组织愈合能力,氧化镁晶须的碱性还可调控生物降解聚酯的降解速率,并中和其酸性降解产物,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组织修复材料。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氧化镁晶须和生物降解聚酯为原料的溶液共混法或熔融共混法,或是采用氧化镁晶须和环酯单体为原料的原位聚合法。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低,方法简便,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