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9548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811414.7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微球的双注射系统。所述的制备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微球的双注射系统,包括双通道注射泵、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具有三通结构的T型管和接收容器;所述的具有三通结构的T型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部端;第一端部的一端和第二端部的一端均与第三部端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轴线平行;第一端部与第一注射器连接,第二端部与第二注射器连接;接收容器位于第三端部下方;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固定在双通道注射泵上。该系统应用于制备聚合物载药微球,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乳液与凝固液的流速与接触时间,进而方便控制微球的粒径与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1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811263.5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湿法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该湿法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纺丝注射器、静电发生器、旋转电机、凝固浴装置和接受转轴;其中,纺丝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纺丝注射器的针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旋转电机与接受转轴连接,带动接受转轴旋转;接受转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连接;接受转轴的下端位于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纺丝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利用该装置,纺丝原液在剪切力和静电力共同作用下逐渐拉长变细,纺丝液中的溶剂逐渐扩散到凝固浴中,纺丝液逐渐固化为纤维,最后被接受转轴接收形成取向纤维膜,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纤维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368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51917.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蛋白质药物传输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亲性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溶解于水中,并用有机溶剂稀释;(2)将蛋白质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配置成溶液;(3)将步骤(2)制备所得溶液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超声分散,并旋转蒸发成膜;(4)将步骤(3)所成膜加入溶剂重新分散,得纳米粒子溶液,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包载蛋白质药物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可保持蛋白质药物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能够在蛋白质药物制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90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094042.2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骨修复材料是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的孔表面包裹两层膜,从内至外,第一层膜主要成分为骨生长因子和壳聚糖;第二层膜主要由骨生长因子和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按质量比(0~0.001)∶1混合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浸入骨生长因子/壳聚糖溶液中,晾干,再将其浸入骨生长因子/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中,晾干,得到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实现多种骨生长因子的持续缓慢联合释放或序贯释放,提高了骨缺损组织的修复效果,在骨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89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85088.4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液晶的制备: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于丙酮溶液中,加入丙烯酰氯,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清洗3-5次,透析,干燥;然后将得到的产物溶于丙酮中,滴加辛酰氯,反应,清洗,透析,干燥,即得到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2)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的制备:将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液晶溶于四氢呋喃中,取此溶液成膜,然后加入肝素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清洗,得到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80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193944.4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支架的基体是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均匀分布有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利用第一次相分离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然后将其内孔充满壳聚糖醋酸溶液;利用第二次相分离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并均匀分布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得到仿生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相类似,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有效地促进骨细胞的迁移、生长和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782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193831.4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47/36 , A61K31/7052 , A61K31/7072 , A61K31/7068 , A61K9/19 , A61P31/12 , A61P31/1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苷磷酰化偶联壳聚糖衍生物纳米前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核苷磷酰化偶联壳聚糖衍生物溶解于稀酸中;(2)将聚阴离子物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聚阴离子溶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溶液缓慢加入步骤(2)制备的溶液中,室温搅拌;(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核苷磷酰化偶联壳聚糖纳米前药粒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实现核苷磷酸酯靶向性及控制释放,避免核苷药物的爆释,改进核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抗病毒及抗肿瘤效果,可应用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制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90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94042.2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骨修复材料是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的孔表面包裹两层膜,从内至外,第一层膜主要成分为骨生长因子和壳聚糖;第二层膜主要由骨生长因子和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按质量比(0~0.001)∶1混合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浸入骨生长因子/壳聚糖溶液中,晾干,再将其浸入骨生长因子/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中,晾干,得到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实现多种骨生长因子的持续缓慢联合释放或序贯释放,提高了骨缺损组织的修复效果,在骨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4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10193945.9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大分子液晶和聚合物组成,所述大分子液晶是将小分子胆甾型液晶偶联于聚含氢硅氧烷分子链形成的大分子偶联物;所述聚合物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小分子胆甾型液晶和聚含氢硅氧烷分子链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大分子液晶;再将大分子液晶与医用高分子溶于共溶剂中,配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通过溶剂相分离法制备成液晶/聚合物复合膜或者采用表面涂覆方法固定于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及制品表面,形成仿生涂层。本发明的材料具有类似生物膜及血管内膜表面的液晶态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并且能有效避免小分子液晶从复合材料中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73643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14403.5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壳聚糖用酸溶解成壳聚糖溶液;(2)将步骤(1)所得壳聚糖溶液进行相分离;(3)将步骤(2)所得产物冷冻干燥、洗涤、再冷冻干燥即得到壳聚糖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基纳米纤维可生物降解,具有仿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在组织工程、临床创伤修复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