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真空能量涨落的真空空间推进器及推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6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67272.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能量涨落的真空空间推进器及推进方法,其中推进器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对所述推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旋转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若干扇叶,所述扇叶表面设置有若干手性粒子,所述若干手性粒子在所述扇叶表面呈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扇叶以及所述手性粒子绕旋转轴高速旋转,以使所述手性粒子与真空中的热和真空能量涨落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本发明利用真空零点能辅助来驱动空间推进器,解决了传统空间推进器需要携带大量工质,从而导致的发射成本高、服役寿命短以及工作空间范围受限等问题。

    用于光声光谱探测的钳式晶振及其气体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97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78015.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声光谱探测的钳式晶振及采用该钳式晶振的气体探测装置,所述钳式晶振包括晶振基底及振臂,所述晶振基底的两侧顶部向上延伸分别设置所述振臂,相邻所述振臂之间开设有第一空隙,所述振臂的内侧开设有圆弧缺口,一对所述圆弧缺口及部分所述第一空隙组合形成圆形空隙。还涉及一种气体探测装置,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光声光谱探测的钳式晶振。本发明的该钳式晶振具有全新设计的结构和形状,经过几何参数设计,使其具备35.6kHz的低频谐振频率,适合于光声光谱探测。基于钳式晶振的光声光谱探测装置具有采样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变换激光器波长,可以实现其它多种气体探测,能够有效提高光声光谱的探测能力。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67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96256.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包括玻璃衬底,所述玻璃衬底上侧设置有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两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及所述金属电极上侧覆盖设置有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层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本发明通过改变施加在两个金属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带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石墨烯薄膜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实现波长选择的电光调制、光电探测等功能,结合了石墨烯薄膜与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波导结构,实现插入损耗低、波长选择调制、多功能化、结构简单等优点。

    一种用阵列电极进行光束偏转的铌酸锂波导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276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134608.7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电光调制器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阵列电极进行光束偏转的铌酸锂波导,由上而下依次为阵列电极、缓冲层、单晶铌酸锂薄膜、绝缘层、金属电极和衬底,所述阵列电极由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微结构电极单元组成,所述单晶铌酸锂薄膜中间包裹有条状的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设置在缓冲层下方并正对阵列电极。本专利制造工艺简单,且损耗低、稳定性强,兼顾器件的高速调制特性和电光效应引起折射率变化的有效性,能够通过电光效应达到光模式偏转和光模场调控目的。

    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03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5758.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头包括经过锚定处理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封装在玻璃基底上,其抛磨区表面朝上,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涂覆有向列相液晶薄膜,向列相液晶薄膜上吸附有磷脂。本申请将液晶作为敏感材料涂覆到SPF上,构成基于液晶光学放大的光纤传感器件,并用于生物分子磷脂酶的检测,可弥补传统的利用向列相液晶取向变化实现磷脂酶传感的缺陷。

    一种基于去芯侧边抛磨光纤的折射率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0508388.5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5 G01N2021/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去芯侧边抛磨光纤的折射率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单模通信光纤依次连接的宽谱光源、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和光频谱分析仪,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由单模通信光纤经侧边抛磨而成,依次包括第一纤芯完整区、第一抛磨过渡区、抛磨平坦区、第二抛磨过渡区和第二纤芯完整区,所述抛磨过渡区是将单模通信光纤的光纤纤芯部分抛磨掉形成的,所述抛磨平坦区是将单模通信光纤的光纤纤芯全部抛磨掉形成的,将去芯侧边抛磨光纤作为传感头浸入待测介质中,宽谱光源发出的信号光经过单模通信光纤后入射去芯侧边抛磨光纤中,发生多模干涉。

    一种用阵列电极进行光束偏转的铌酸锂波导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27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34608.7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光调制器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阵列电极进行光束偏转的铌酸锂波导,由上而下依次为阵列电极、缓冲层、单晶铌酸锂薄膜、绝缘层、金属电极和衬底,所述阵列电极由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微结构电极单元组成,所述单晶铌酸锂薄膜中间包裹有条状的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设置在缓冲层下方并正对阵列电极。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且损耗低、稳定性强,兼顾器件的高速调制特性和电光效应引起折射率变化的有效性,能够通过电光效应达到光模式偏转和光模场调控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