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64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167272.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能量涨落的真空空间推进器及推进方法,其中推进器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对所述推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旋转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若干扇叶,所述扇叶表面设置有若干手性粒子,所述若干手性粒子在所述扇叶表面呈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扇叶以及所述手性粒子绕旋转轴高速旋转,以使所述手性粒子与真空中的热和真空能量涨落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本发明利用真空零点能辅助来驱动空间推进器,解决了传统空间推进器需要携带大量工质,从而导致的发射成本高、服役寿命短以及工作空间范围受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2604.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线性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集成的可调谐高效倍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叉指电极、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微纳光纤;所述叉指电极设置在衬底上表面,所述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覆盖在叉指电极上表面,所述微纳光纤具有双锥形结构,所述双锥形结构区域紧贴于所述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本发明将具有良好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材料覆盖在叉指电极上,微纳光纤与材料耦合激发二阶非线性的同时满足准相位匹配以及局域场增强,实现高效的倍频转换过程,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微纳光纤的直径、叉指电极的周期、微纳光纤与叉指电极的夹角以及基频光波长来实现准相位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67272.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能量涨落的真空空间推进器及推进方法,其中推进器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对所述推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旋转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若干扇叶,所述扇叶表面设置有若干手性粒子,所述若干手性粒子在所述扇叶表面呈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扇叶以及所述手性粒子绕旋转轴高速旋转,以使所述手性粒子与真空中的热和真空能量涨落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本发明利用真空零点能辅助来驱动空间推进器,解决了传统空间推进器需要携带大量工质,从而导致的发射成本高、服役寿命短以及工作空间范围受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3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179960.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21K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包括一种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和装置。所述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液体的表面的上方使用线偏振高斯光束以倾斜角度θ照射所述微纳颗粒,以在所述液体的表面上形成椭圆形光斑,和,以形成对所述微纳颗粒的侧向光力,以使所述微纳颗粒沿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运动至所述液体内的一平衡位置,并停止在所述平衡位置;所述倾斜角度θ为所述高斯光束与所述液体的表面的法线形成的角度;所述侧向光力平行于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纳颗粒分选机制,完全通过光学组件完成分离,无需预先制作特殊的分离液或微纳结构,实现高精度的粒径分选,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79960.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21K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包括一种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和装置。所述微纳颗粒的全光分选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液体的表面的上方使用线偏振高斯光束以倾斜角度θ照射所述微纳颗粒,以在所述液体的表面上形成椭圆形光斑,和,以形成对所述微纳颗粒的侧向光力,以使所述微纳颗粒沿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运动至所述液体内的一平衡位置,并停止在所述平衡位置;所述倾斜角度θ为所述高斯光束与所述液体的表面的法线形成的角度;所述侧向光力平行于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纳颗粒分选机制,完全通过光学组件完成分离,无需预先制作特殊的分离液或微纳结构,实现高精度的粒径分选,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854719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234334.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F1/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线性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米光纤集成的高效倍频器件。包括:衬底、叉指电极、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和微纳光纤;所述叉指电极设置在衬底上表面,所述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覆盖在叉指电极上表面,所述微纳光纤紧贴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上表面。本实施例将具有良好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材料薄膜覆盖在叉指电极上,微纳光纤与材料薄膜耦合激发二阶非线性的同时满足准相位匹配以及局域场增强,可以实现高效的倍频转换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19738974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88449.3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112 , H01L31/0224 , H01L31/0232 , H01L31/032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探测、非线性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集成光学倍频光电探测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基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电探测器探测光波段的范围较窄的问题,具体包括衬底以及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绝缘层、叉指电极、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和具有双锥形结构的微纳光纤,叉指电极的上表面紧贴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下表面,具有双锥形结构的微纳光纤对应紧贴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上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21691105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407993.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纳颗粒的粒径分选装置,包括:样品台、高斯光束发射模块、整形组件、偏振调节组件、光斑处理组件和光引导件,所述整形组件用于对所述高斯光束整形为椭圆形高斯光束,所述偏振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椭圆形高斯光束的偏振方向,所述光斑处理组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整形组件和所述偏振调节组件处理的所述椭圆形高斯光束聚焦至微米量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新的颗粒分选机制,通过偏振调节组件改变椭圆形高斯光束的偏振方向,以及通过光斑处理组件将椭圆形高斯光束聚焦至微米量级,即可实现不同粒径的微纳颗粒的高精度分离,操作简单,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8827161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33781.5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0392 , H01L31/032 , H01L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效应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响应场效应管,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二硫化钨薄膜、电极、绝缘层、栅极和衬底,所述衬底为玻璃衬底。本实用新型的光响应场效应管具有高的电流开关比;同时,与传统硅基光电探测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为衬底降低了可见光入射的角度限制,可接收正反两面的光信息传输,此外,由于玻璃衬底的折射率与光纤相近,还可有利于光纤与该光响应场效应管的集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