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坐标测量及信息节点关联的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0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9465.7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坐标测量及信息节点关联的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测试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线缆交错或缠绕、需要手动录入数据库,寻找传感器和通道的对应关系和检查勘误均耗费时间、贴纸易损坏、实验结束后拆除设备成本高的缺陷问题,用于坐标测量及信息节点关联的系统包括:测量仪器(3)、传感器(4)、机器人(5)、机器人(5)上设置有相机(6)、激光发射器(7)、采集装置(1)、线缆(2)和计算机(8)。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建立关联信息,提高实验效率;测量技术简单,测量精度高,降低人力成本,降低实验前的准备时间,适用于各种实验环境,适合实际工程需求。

    一种面向电测法的传感器快速连线与故障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57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6310.8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电测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面向电测法的传感器快速连线与故障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接线盒、信号灯开关控制盒和计算机组成。接线盒的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标准接口,实现传感器与测量仪器的快速连线。接线盒与测量仪器、信号灯开关控制盒固定连接,增强电测系统的搭建效率。现有千根级大规模的电测通道使得电测系统调试和故障排查的时间成本剧增,无法快速准确找出故障位置,严重影响大规模复杂电测试验效率。本发明可根据应变仪采集的异常数据所对应的导线编号,点亮信号灯,实现异常连接导线的迅速锁定,大幅提高大规模复杂电测试验系统调试和排查效率。另外,本发明具有重复使用的特性,可大幅提高大型电测试验的搭建效率。

    一种基于敏度分析的试验结构装配精度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7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6206.9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结构加载试验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敏度分析的试验结构装配精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得试验平台关键几何标识信息,获得装配件关键几何标识信息,获得装配件在试验平台坐标系下实际位置,计算装配件的装配精度,判断装配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装配结构上和试验平台上基准点坐标,以获取装配件在试验平台坐标系下的关键几何标识信息;并分析装配结构关键几何标识与设计位置的敏度信息,获得向量形式的装配件位置调控方案,从而实现试验系统装配精度监控。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系统间装配误差和测点位置误差所带来的测试精度损失,提升试验精度。

    一种复合材料折痕管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50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30758.2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折痕管的成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折痕管成型困难、纤维比强度差等问题。所述的装置主要由内部模具、外部模具和外部固定装置。内部模具置于外部模具内部的空间内,内部模具与外部模具之间的间隙根据制备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折痕管进行调节;内部模具与外部模具一同置于外部固定装置内部的空间,并进行固定。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为:模具装配;预热模具,涂脱模剂;加热模具和复合材料,敷设复合材料;紧固模具,加热加压,固化定型;抽芯拆除模具,脱模,完成成型。本发明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可设计性强,可应用于汽车、火车等工业装备中复杂复合材料管吸能结构的加工制造。

    一种基于剪纸图案设计的碰撞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109664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30793.4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防撞结构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剪纸图案设计的碰撞吸能盒,在薄壁管件的制作过程中依据不同设计需求,去除多余材料,引入剪纸图案,最终引导特定的变形模式。相较于普通的碰撞吸能盒,本发明中的一个薄壁管沿轴向可分成若干类似模块,在每一个模块的角部区域进行剪纸图案的加工制作,从而依据不同的剪纸图案形成不同角度的折痕纹路。本发明通过引入剪纸图案去除多余材料,实现了碰撞吸能盒功能的同时满足低峰值力、高平均力的需求;本发明的剪纸图案便于切割加工,整个结构可通过一块薄平板切割后成型,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且加工的精确性也可提高。

    一种面向数字摄影获得的薄壁壳实测三维形貌点云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22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714898.8

    申请日:2016-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结构主承力构件设计领域,提供一种面向数字摄影获得的薄壁壳实测三维形貌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薄壁壳三维形貌测量过程中,通过多次测量获取薄壁壳的完整的三维形貌点云数据,采用坐标变换方法对三维形貌点云数据进行坐标变换;2)将第一步坐标变换后得到的三维形貌点云数据采用滤波方法进行滤波处理;3)薄壁壳三维形貌点云数据的精简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针对数字摄影技术特点,保留薄壁壳结构几何缺陷特征,提高曲率求解效率,实现薄壁壳实测三维空间坐标点云数据的高效处理,进一步提高网格加筋柱壳结构分析预测效率,有望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三维形貌测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种基于自供电的高速旋转机械信号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79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57051.5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供电的高速旋转机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压缩机叶轮的转速信息的转速计;采集压缩机叶轮的应变信息、振动信息和流体压力信息的传感器;接收所述传感器传送的信号信息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处理单元;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压缩机的旋转轴上,当压缩机工作时切割磁场产生电流提供电源的交流发电装置,当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调控电路可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实时调节交流发电装置中定子线圈绕组的电流强度,由于交流发电装置发出交流电,则需要通过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转化为直流电,供给后面的单片机AD转换电路,从而稳定该装置提供的供电电压,保证该电压在后续电路的要求范围内。

    一种运载火箭线式捆绑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85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661105.5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线式捆绑分离装置属于航空航天结构设计领,该运载火箭线式捆绑分离装置以分离板式膨胀管为分离系统,为一种整体近似于“工”字型截面的沿火箭轴线方向放置的板结构,包括四组捆绑分离结构,连接火箭芯级的箱间段和助推器的斜头锥。每组捆绑分离结构由四个“工”字型的方形板组成,每个“工”字型的方形板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分离板、金属扁平管、填充物和导爆索;金属扁平管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内放置填充物,填充物内部放置导爆索,用于分离时提供能量;两个分离板用于将两个连接板两侧腹板端部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具有传力均匀,减轻重量,增加火箭运载能力,以及承载能力高、分离可靠性高、分离无污染冲击小的优势。

    一种体现制造几何缺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修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2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12399.5

    申请日:2016-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17/5095 G06T19/20 G06T2219/2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结构主承力构件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体现制造几何缺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修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光学测量方法测量得到三维点云信息;2)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噪声;3)建立不考虑三维点云信息的完美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4)在三维点云信息的基础上,或者对得到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放大、缩小处理后,采用插值方法对完美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修调,体现制造几何缺陷。本发明能够增强有限元预测模型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有限元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能够保证对已有有限元模型的充分利用,实现自适应缺陷幅值缩放和位置选择,工作量极小,有望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种抗冰导管架平台立管防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6699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200510.3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冰导管架平台立管防冰装置,该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立管所在桩腿的大锥体和大锥体上附加的半圆形小锥体,小锥体的数量与该桩腿上的立管数量相同。整个防冰装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锥体为上小下大的锥体,下锥体为下小上大的锥体。小锥体的上下小口均为180°半圆弧形。小锥体锥面与大锥体锥面之间如果相交则以大锥体表面为小锥体锥面边界,小锥体锥面与大锥体锥面不相交的空隙以平板补充。平板多余部分切除,仅留有焊接工艺尺寸边界。本发明在降低海冰对抗冰平台作用力的同时,能完全保护立管不受海冰的直接作用,防止立管在海冰直接作用下发生断裂而引起的生产事故和环境灾难。

Patent Agency Ranking